例谈学科融合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0-04-20王义东
【摘要】本文论述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科融合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提出进行跨学科思维融合、跨领域数感融合、跨地域方法融合等教学建议,从而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科融合 课程统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A-0124-02
学科融合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在当下学校课程统整的环境下,切实关注学科融合教学,促进各个学科间的积极联系,借鉴各个学科的优质资源和特色,帮助本学科更好地教学,是所有一线教师值得深思和实践的课题。学科融合是多门学科的参与和介入,但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学科融合虽涉及不同学科元素的参与,但不是几个学科的大杂烩,而是在坚持主导学科个性和特质的前提下,有统整、有主次、有多门学科知识的融入,这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数学与科学、体育,以及后续学习的物理、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这些学科中都有相应的元素可以借鉴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器具等帮助学生学习比较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多元特色和魅力,让数学教学更高效,教学成果更丰硕。
一、跨学科思维融合:变抽象为具象
对单位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学习单位的知识时,学生除要理解单位类别、试用范围、之间进率等要素外,还要重点学习基本单位量,比如单位长度1厘米、1分米、1米等,单位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基本单位量,可以让学生对单位的学习更加丰满,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助于对单位类别和进率等要素的学习。可见,抓住基本单位量非常关键。而基本单位量的建立是与操作密不可分的,操作就会用到器具。有些单位的学习要采用更加科学、复杂的器具,科学课中的一些工具会在这些单位的教学中发挥用武之地,如《升和毫升》的教学。
升和毫升作为一种容量单位,其教学的难点在于对升和毫升的感知、毫升与升之间的关系的建立。这两个单位,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从“看得到”入手,将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准确验证1升=1000毫升的進率关系,这就要求所采用的教学工具科学、可观测。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科学课堂中经常会用到的量杯、量筒以及滴管等工具,根据教学的重点,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相应操作:(1)分别用两支量筒量出1毫升和1升的有色液体(方便观察),让学生从“多少”的量化角度观察这两部分的液体,让学生对单位升和毫升之间的大小关系有初步的了解,即“升较大,毫升较小”。(2)量出1毫升、10毫升、100毫升的液体,通过10个1毫升是10毫升,10个10毫升是100毫升,10个100毫升的是1000毫升的操作过程和相应的数学演算,验证出1升=1000毫升的进率关系。这样的操作最显著的特征是可观测,能够让单位的学习从单纯的演算变成可以观测到的量化过程。同时,所选用的工具有准确、误差小的特征,这让验证过程更加具有说服力,学生对于升和毫升的直观感受更加清晰,学生对两者之间的进率关系也更加印象深刻。
二、跨领域数感融合:变无声为有声
音乐学科是一个具有美感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以符号为基础的学科,其中的音符是一种极具学科特色的符号,也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资源。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循环小数”知识点时,笔者利用了音符的特点奠定基础的循环小数的数学表象。
循环小数的特征和形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在课堂的开始突显出循环小数的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注意到,循环小数的表象建立重在体现“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特点,而且体现的方式越直观、浅显、清晰越好,因此,音符就有了用武之地。音符的书写简单、清楚,是以“1(哆)、2(唻)、3(咪)、4(法)、5(嗖)、6(拉)、7(西)”的简单形式体现的,另外,音符具有简单的发音,浅显又朗朗上口,如果用这样简单、直观的方式演示“重复出现”,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循环小数时,笔者采用的导入方式是在上课之初,借助简单的乐器(如钢琴)或者音乐软件,重复发出“1313131313……”的声音,先让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这样的声音有什么特征,然后让学生描述声音的特征。这样设计教学的意图有两个:(1)用声音“哆咪哆咪哆咪……”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感受“重复出现”,这样的感觉直观、清晰、有趣,相比较数学性的导入方式,这种方式的导入效果要显著得多。(2)让学生描述声音的特征,其实是想让学生把听觉感受转化为语言表述,得出相同音符重复出现的结论,这样,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之前,就已经了解了“相同成分重复出现”的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借助音乐学科的音符让学生感受循环小数的特征,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跨地域方法融合:变静态为动态
体育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教学区别很大,一动一静。体育学科的“动”是系统的动,是有条理、有规范的活动。在数学课堂中,也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活动来获得相应的数学结论,但限于课堂中的场地、时间等原因,这些活动有时无法开展。引进体育学科的相关项目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获得相应的数学结论,实践证明这是切实可行的,如教学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属于典型的实际问题类型,对学生而言学习困难较大,尤其是其中的“折返问题”或含有折返元素的问题,则更具有思维挑战性。在教学中,最为普遍的是画示意图来解决此类问题,或者课件演示,但效果不够理想。笔者认为,数学学习要让学生有参与感,因此,在教学“折返问题”时,笔者将数学课堂移到田径场上,带领学生完成了体育课上的常见项目“折返跑”,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观察、思考“相遇、第二次相遇”等行程问题中的名词。在观察和实际参与中,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学生分析、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想取得更好的学科融合教学效果,也可以将其他学科教师引进数学课堂,让他们和数学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这样的措施,主要的考量是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学科素养会弥补数学教师在借鉴其他学科时不专业、不科学的操作。
学科融合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课题。笔者认为,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借助其他学科的“东风”,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从而衍生出跨越学科边界的“中性”学科,这将是未来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简介:王义东(1991— ),江苏高邮人,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学科融合教学等。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