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湿货市场”的认识误区

2020-04-20

环球时报 2020-04-20
关键词:华南商户海鲜

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网站4月18日文章,原题:我们对中国的“湿货市场”及其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联系有什么误解全球媒体的头条新闻天天提到它。但中国的“湿货市场”到底是什么?与致命的冠状病毒疫情有关系吗?

很多专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起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因为很多早期确诊的病例与那里有过接触,但首先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湿货市场。

湿货市场是许多中国人几乎每天必光顾的地方。它大体上与欧洲的农贸市场相似,供应水果、蔬菜、新鲜肉类、海鲜、草药和香料等,且都是露天展示的。作为与朋友和邻居闲逛、聊天的地方,湿货市场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实惠的食物来源。

虽然一些湿货市场有活鱼和家禽,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禽流感暴发后,中国很多地方都禁止销售活禽。

卫生专家真正担心的是中国的“野生动物市场”。许多传染病都起源于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密切接触,而目前科学家们初步认为新冠病毒起源于蝙蝠。动物被饲养在狭窄、肮脏的笼子里,病毒很容易通过体液传播给饲养者或顾客。

华南海鲜市场据信有一些卖野生动物的商户。网上爆出的菜单显示,某商户出售100多种活体动物,有狐狸、孔雀和果子狸等等。这种就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湿货市场,而是野生动物市场。不过,有关部门已采取行动遏制非法野生动物销售。华南海鲜市场已于1月1日停业,1月底中国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野生动物。

有迹象表明,野生动物交易和“野味”消费可能没那么容易禁止。养殖野生动物仍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疫情暴发后,数万家野生动物养殖场停业,许多家庭可能陷入贫困。另外,全面禁止可能会迫使该行业转入地下。专家称,大部分交易通过网络进行,加大了监管难度。

对中国野生动物交易的担忧不应变成价值判断或歧视,这一点很重要。西方媒体报道——更不用说一些政治人物——有传播对中国人的攻击性成见的风险,其用词让人联想到中国人早期移民美国时的“黄祸”论。▲

(作者彼得·比奇,乔恒译)

猜你喜欢

华南商户海鲜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Grammatical Devices of Cohesion Analysis in Text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A Case Study on PUZZLES IN GEOGRAPHY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海鲜马拉松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海鲜馆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