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2020-04-20周季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7期
关键词:护患雾化例数

姚 丹,李 荣,汪 霞,周季花,韩 玮△

1.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二科,陕西西安 710002;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陕西西安 710002;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妇幼保健院,陕西西安 710002

在儿科中,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痰、咳嗽。如果不及时控制,易诱发肺部疾病,严重者会导致全身性疾病,对儿童身体健康有较大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雾化吸入疗法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此方法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具有显著疗效,但由于部分患儿在治疗时依从性较差,因此需要在治疗期间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1~8岁,平均(4.9±0.1)岁。纳入标准:(1)患儿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资料完整。(2)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以及肺部啰音,并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3)患儿无雾化吸入治疗禁忌证,治疗过程中有家属陪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为1~6岁,平均(3.8±0.2)岁。研究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7岁,平均(3.6±0.1)岁。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口服药物治疗(镇咳药与抗菌药物),并且在同一时间内给予患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患儿身体状况确定庆大霉素以及糜蛋白酶与生理盐水的配比,每天两次,每次持续吸入15 min,吸入量保持在15 mL以下[1]。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方法,协助患儿调整体位,以及为患儿进行动作示范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环境护理。营造安静、舒适的雾化环境,保持温度在22~25 ℃,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增加患儿舒适度[2]。(2)心理护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在首次与患儿沟通时,护理人员应该保持温和的语气,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减轻患儿的恐惧。护士需及时与患儿及家属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问题,及时进行回应,帮其建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用小贴纸的形式鼓励与赞美患儿可以独立完成[3]。(3)姿势干预。雾化吸入治疗在改善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烦躁、哭闹的患儿应由家人斜抱,抬起头部进行治疗;对于年龄较大与具有舒适自定位置的患儿,尽量采取坐姿或半坐姿,以免影响出雾量,雾化器可垂直握持,不应摇晃避免液体起泡,从而延长雾化处理时间。(4)雾化吸入护理。观察与评估吸入前患儿的生命体征,并采取适当照顾。在症状缓解后,给予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过程中注意排水以避免窒息,控制流速,确保药物可以被完全吸收,并且改善吸入效果。(5)饮食指导。为患儿制订高质量的饮食计划,沟通时告知患儿家属多吃易于消化、营养丰富、保证营养均衡的食物[4]。(6)健康教育。通过讨论与建立微信群等方法,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的原因与治疗的过程以及患儿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等,以便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和咳嗽等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患儿体温明显下降,肺部啰音和咳嗽等症状显著改善为有效;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未获得改善,且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满意度 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来进行问卷调查,由患儿家属在患儿出院前亲笔填写,并当场收集,调查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3肺功能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经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35/43),低于研究组的97.7%(4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7%(42/43),高于对照组的88.4%(3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2.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支气管肺炎又被称为小叶性肺炎,冬季与春季是高发季节,在我国南方也有夏季发病的表现。小儿易出现支气管狭窄等症状,从而导致肺组织发育不良,血管充血,肺泡数量减少,肺内容量增加。对于低龄患儿,该病的主要诱因是缺乏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同时,细菌、支原体及病毒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常见病原体[5]。病原体可以通过呼吸道或儿童的血液入侵肺部,在其影响下患儿的支气管黏膜出现水肿,分泌物充满患儿的肺泡腔,从而对患儿的肺换气与肺通气功能造成影响,导致二氧化碳潴留与低氧血症。除了咳嗽、发热外,典型的小儿支气管肺炎病例伴有肺部啰音,导致患儿发生烦躁不安与其他全身症状[6]。

护患沟通可以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护士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沟通越多,所收获的信息就会越多,可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患儿资料,从而提高医生为患儿诊断的准确度以及治疗的成功率,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7-8]。护患沟通可保持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充分知情,第一时间内让患儿家属得知患儿病情、治疗目的以及治疗方式、检查目的、有关费用,以及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告知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利于提高患儿及其家庭对治疗的配合度[9-10]。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预防能力,通过与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交流,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引导他们放弃不良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11]。

临床上,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是在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护理模式以患者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全面实施护理责任制,可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之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可以进一步说明,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与传统的护理相比较,可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通过与患儿及家属的积极沟通,使患儿及家属增加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不仅提高了患儿依从性,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将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应用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更好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患雾化例数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