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04-20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广东广州510317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 (广东 广州 510317)
张 力 洪文松 吴丹进 黄召辉 陈兵锋
鼻咽癌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对患者的鼻咽部位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将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据报道[1]放射治疗的控制率在90%左右,治疗效果较优。放疗的杀伤力较强,可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导致患者进食困难。本研究将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放疗治疗鼻咽癌的同时改善口腔黏膜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50例,纳入标准:①经鼻咽病理活检诊断为鼻咽癌;②初次确诊为鼻咽癌;③未出现肿瘤转移现象。排除标准:①放疗前已存在口腔溃疡等;②患有其它恶性肿瘤者;③重度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诊断标准参考 WHO颁布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标准[2]进行分级:0级表示黏膜和症状反应不明显;1级表示黏膜充血红肿并伴有疼痛感;2级表示有点状溃疡出现;3级表示白膜出现,疼痛感严重;4级表示黏膜大面积溃疡坏死,进食困难。将出现1级反应的患者36例定为轻度组,2~4级114例定为重度组。
1.3 调查方法 通过查看病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烟酒史、口腔卫生状况及pH值、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情况。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本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标准取0.05。
2 结 果
2.1 两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 放疗后两组均发生了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100%),轻度36例(24.00%),重度114例(76.00%)。
2.2 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性别、年龄、是否饮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重度组低(P<0.05)。见表1。
表1 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单因素分析[n(%)]
2.3 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多因素分析 以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后的轻重作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后得到的有意义(P<0.05)的自变量赋值,吸烟(1为是,0为否)、口腔卫生(1为良好,0为较差)、口腔pH(1为≤7.0,0为>7.0)、使用抗菌药物(1为是,0为否),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3.1 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较高,但放射治疗时往往会损害口腔黏膜,有研究发现[3],鼻咽癌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其中轻度占29.30%,重度占70.70%,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接受放疗的患者均出现了口腔黏膜反应,轻度占24.00%,重度占76.00%,原因可能是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受多种相关危险因素影响。
烟草中含有的酚类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长期吸烟后会降低口腔自我修复能力,故放射治疗时更容易并发口腔黏膜反应。有研究发现[4]吸烟是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与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一致。
口腔卫生较差的患者口腔中有大量的食物残渣,使口腔长时间处于消化分解的酸性环境(pH≤7.0)中,使口腔细菌生长旺盛,导致口腔黏膜炎发生。有研究发现[5],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是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与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一致。 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本研究显示对放疗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较未使用者出现的口腔黏膜反应症状轻,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娄佳宁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放疗治疗时预防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措施 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危害较重,应提前做好预防。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护理措施对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做好口腔清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忌烟,饮食上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流质性食物)为主,从而减轻口腔黏膜反应。
3.3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对症护理 对于出现了口腔粘膜炎相关症状者应采取0.9%氯化钠溶液漱口或用棉球进行口腔护理,已出现溃疡者酌情使用黏膜保护剂,严重者在放疗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庆大霉素、甲氰咪胍、糖皮质激素类)治疗,以此来尽可能改善鼻咽癌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危害情 况[7]。
综上所述,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与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密切相关。勤漱口、清淡饮食、忌烟、保持口腔清洁度和pH、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改善放疗后的口腔黏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