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山区风电勘察浅谈

2020-04-19常强陈潇刘祥刚张宁穆龙

风能 2020年9期
关键词:物探岩溶风电场

常强 陈潇 刘祥刚 张宁 穆龙

我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丰富,作为清洁能源,风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贵州省作为云贵高原省份,风能资源分布较集中,属第Ⅳ类风能资源区。由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风电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根据贵州省“十三五”风电规划,2020年其总体目标为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

随着风电项目的发展,风电勘察设计技术日趋成熟,作为风电设计建设的基础,勘察十分重要,然而我国各地地质特征各异,现有勘察参考规范方法及手段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日趋显现。面对勘察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唯有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勘察手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合理的成本下,达到理想的勘察效果。贵州山区风电项目因其自身特征,主要采用在地质测绘前提下,以物探为主、钻探为辅,配合室内试验的方法进行勘察。此外,后期应注意施工地质。

本文以贵州山区某风电项目为例,针对风电场招标设计阶段风电机组机位的勘察工作,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遇到的问题。

贵州山区风电项目特征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平均海拔在 1100米左右,境内山脉众多,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因此,不同于平原或其他山区风电项目,贵州山区风电项目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风电机组多布置于地势较高地带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省内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为了借助山地天然优势更好地利用风能,风电机组多布置于独立山包顶部,或地势较高山脊沿线地形突出地带,整体地势高。

(2)地基多为碳酸盐岩地层

贵州山地居多,地层多,岩性分布不一,多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岩中以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地层分布最为广泛。地形演化过程中,受不同地层岩性差异影响,地势较突出处多以灰岩、白云岩、燧石灰岩、石英砂岩等硬质岩为主;地形平緩低矮区多以泥岩、页岩等软岩为主。风电场布置时,风电机组多位于以硬质岩层为主的地势较突出处,尤其是在灰岩地层中布置居多,该地层多存在岩溶发育现象。

(3)风电机组基础多为天然扩展基础

贵州山区风电机组多布置于地势较高地带,该区地表多见基岩出露,或地表分布浅层覆盖层,场平及基坑开挖后,基础多位于岩石地基上,承载力及抗变形能力强,多采用天然扩展基础。

(4)机位处地下水位深

山区风电机组因多布置于地势较高处,与周边低矮处相对高差大,风电机组机位处地下水位深,地下水对风电机组基础无影响。

勘察技术标准在贵州山区风电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风电勘察技术规范总体不够成熟,面对不同地区的风电项目,勘察手段及方法针对性不强。贵州山区风电勘察,主要依据《陆地与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NB/ T 31030-2012),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及贵州省地方规范《贵州省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J52/ T046-2018),三个规范对于贵州风电项目勘察同样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1)勘探孔数布置

根据《陆地与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NB/T 31030-2012),一台风电机组至少布置1个主孔,地质条件复杂时,需布置辅孔或坑探。结合贵州山区风电项目特征,风电机组机位地势较高,交通不方便,勘探施工用水困难,钻探难度大,成本高;机组多位于碳酸盐岩地层区,岩性变化不大,层面相对稳定,地层岩体结构特征大体相同,应重点关注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情况。笔者认为,处于同一地层内的风电机组,考虑到勘探难度、成本及预期达到的勘察效果,可适当减少钻孔数量,达到查明地层岩性特征即可;加强地表测绘和物探测试,重点查明岩溶发育情况;针对物探异常区,补充钻孔验证。

(2)勘探孔深设置

根据三个规范要求,孔深原则分别为“在基岩和浅层岩溶发育地区,基础底面下土层厚度小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时,一般性钻孔应钻至较完整~完整基岩面,控制性钻孔应深入较完整~完整基岩面3~5m”,“对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结合建筑物对地基要求,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控制性钻孔深度可根据探测目的确定,最大深度以查明溶洞空间分布为目的;一般性钻孔用以查明地基建筑条件,孔深宜进入持力层3~5倍基础短边宽度且不小于5m”。

贵州山区风电基础多为天然扩展基础,基础尺寸较大。基础设计时,为保证基坑开挖和风电机组吊装工作面,通常会削除部分山顶,此时基底大部分已进入山体一定深度,基础已置于岩基之上。笔者认为,贵州地区以灰岩、白云岩为地基持力层时,其强度和刚度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因此,当风电机组基础置于上述地层时,对于一般性钻孔孔深设置,按规范要求,进入地基持力层3~5倍基础短边宽度(风电机组基础多为直径约19~20m圆形基础),深度过大,孔深进入基底下3~5m即可;对于控制性钻孔孔深设置,可结合物探测试成果,当异常区位于基础受力及变形范围内时,孔深达到异常区下3~5m即可。

(3)室内试验

结合贵州山区风电项目特点,笔者认为,岩石室内试验可参考贵州省地方标准,保证每个岩性层或岩体单元参加统计的数量不少于6件,试验内容以查明岩体物理力学性质为主。

贵州山区风电项目,机位处地下水位深,地表基岩多裸露或有少量浅层覆盖层覆盖,当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基础四周均为基岩,不涉及水土腐蚀问题。

(4)物探应用

贵州山区风电机组多布置于山体顶部,或山脊顶部,与周边高差大,且交通条件较差或一般,机位周边地下水深,当以钻探为主要勘探手段时,搬运及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结合贵州山区风电场风电机组多布置于灰岩、白云岩地层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合理控制项目成本前提下,为达到理想的勘探效果,在地质测绘基础上,可采取物探为主、钻探为辅的方式,通过物探手段查明机位处是否存在异常区,通过钻孔查明地层岩性特征及验证异常区。

物探实施时,可参考《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DL/T 5159-2012)6.3.1和6.3.2条,“岩溶和土洞的探测方法可采用直流电法、电磁波法、弹性波法、井中探测法等。地表没有覆盖层时,岩溶探测宜选择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覆盖层厚度较小时,岩溶和土洞探测可选择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瑞雷波法、电测深法、电剖面法、浅层反射波法、浅层折射波法、瞬变电磁法等”。

案例分析

贵州桐梓某风电场共布置24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8MW。场区大部分地区海拔高程在1300~1900m之间,地势开阔,地形起伏较大,场区西面、南面及东北面边缘均为陡崖,总体属侵蚀、溶蚀中山地貌。

场区24台风电机组均位于山顶或山脊顶部,自然边坡一般较陡,无公路及泥结石路直通机位处,交通条件差,山顶及斜坡地带基岩出露多,冲沟强烈发育,覆盖层零星分布。机位处岩层单一,岩性简单,基岩均为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第一段(T1m1)浅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微~细粒灰岩,岩溶较发育。风电机组所在山体地下水埋藏深,大于风电机组基础埋深,地下水对风电机组基础无影响。风电机组机位处地层6~9m范围内岩溶较发育,溶沟、溶槽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风电机组基础均采用天然地基扩展基础,均以完整性相对较好的中风化岩体为地基持力层。

该风电场属典型的贵州山区风电场,招标设计阶段勘察时,结合风电场属灰岩岩溶区特点,考虑到风电机组处道路交通条件差、钻探施工用水困难等因素,勘察以物探、地质测绘为主,辅以钻孔、试验,主要勘察方法及结果如表1所示。

按此方法,在控制勘察成本的基础上,查明了风电机组地质情况及岩体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根据后期施工开挖揭露,地质条件基本与勘察一致,仅局部物探线及钻孔未涉及区,开挖时揭露了少量溶蚀地质缺陷,勘察效果整体满足要求。

结语

我国风电场地质条件千差万别,有必要针对不同的风电场设计不同的勘察方案。本文针对贵州山区风电项目,结合笔者工作经验,阐明了该地区项目特征,并结合特征对标现有规范文件,分析了风电机组机位勘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勘察策略:在地质测绘前提下,以物探为主、钻探为辅,配合室内试验。文中所提问题及策略,可供贵州山区风电勘察技术人员參考。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物探岩溶风电场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与保护
基于自升式平台的某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浅议如何提高金属矿物探工作地质效果
岩溶矿区地下水资源储存与管理
地质调查物探技术发展研究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形势下物探工程造价管理职能作用的探讨
工程勘察中物探方法的应用
《中国岩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