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扶贫路径的若干思考
2020-04-19李龙江
李龙江
摘 要: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初心和时代使命。如何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的民生福祉,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从“给物”向“立人”的延伸、从“输血”向“造血”的递进、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从“一时”向“长远”的发展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文化扶贫;路径研究;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1-0272-02
在传统社会里,贫困长期被我们视为一种自然现象,一类经济问题,这种想法不但由来久远,而且还十分古老。然而贫困更主要的却是一种深层社会文化现象,贫困不仅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有关,而且与人文环境、人文生态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科学素养,以及地区的开放程度包容程度,早已从更深层次上决定了该地区人们是否贫困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困不仅是物的缺乏,更是人的愚钝;贫困不仅是物质资源的匮乏,更是教育文化的缺憾;贫困不仅是道路交通的不畅,更是思想观念的封闭。
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部署,强调“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初心和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甘肃是脱贫攻坚主战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甘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如何彻底解决甘肃贫困群众的民生福祉,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从“给物”向“立人”的延伸
记得一位英国社会学家曾经说过:社会制度乃是社会“基本问题的冷冻答案”。虽然有些夸张,但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我们发现,任何社会问题都必然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背景相联系。随着理论界对贫困问题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解析贫困问题,从物质的层面深入到文化的层面,并自觉做到“以人为主体”加以考察,这相对于过去那种单一的、“见物不见人”式的研究进步了许多。人是世界上的“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作为最有智慧的存在物,“就在于人在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存和高速度的发展中,能够越来越自觉地处理和驾驭自己与世界的大关系”。目前贫困地区的人们要摆脱贫困有两大障碍,一为交通不便,二为信息闭塞。
而归根结底还是信息和观念问题,也就是文化的贫困。文化的贫困直接导致经济发展缺少潜在能力。虽然文化贫困不再只是关注单一的经济问题,但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贫困。因此文化扶贫,在这场战争中就顯得尤为关键。文化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旨在通过文化精神和现代观念的渗透、信息的输入,使贫困人口素质得以提高。说到底,文化扶贫中扶的关键是“立人”、扶持人、造就人,如果人立不起来,再多的物资对于贫困也就只能解决一时。所以“扶贫扶人、扶智扶文。”
2 从“输血”向“造血”的递进
梁漱溟先生在其拟订的《山东邹平实验计划》中谈到:“吾国民生穷困,其要点实在于知识技能之缺乏,纵有资金,亦难运用;且因循而流于懒惰,以致利弃于地,力余其身。”“智力与金钱与权势三者原是相连环的:愈愚,愈弱,愈贫;愈贫,愈弱,愈愚。”因此他主张“乡村建设之教育一面,眼前可作之事甚多,而要民众教育为先,小学教育尤在其次”。因为“民众教育随在可施,要以提高一般民众之知能为主旨,经济一面、政治一面之得有些微进行,统赖于此”。
文化扶贫就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及人们以观念和智力上帮助和开发。其意义就在于提供物质技术援助“输血”的同时,更为要紧和必要的就是提高贫困人们的“造血”功能。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就谈到“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观念的落后和教育的缺失,既是物质贫困的结果,又是物质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的人们真正走出贫困的中心环节只能是开拓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加强自身的能力。只有人脱贫了,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脱贫,“造血”机制才能真正形成。通过国内外大量事实,我们发现通过向贫困的人们提供取得高收入所需的教育机会,这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治理贫困的重要手段。所以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治贫之计首先是治愚。”因为“贫”是“愚”之果,“愚”是“贫”之根。推进文化扶贫,教育是前提和基础,知识才是关键。
3 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治标”与“治本”原是中医的名词。标,表面的病征;本,引发病征的源头。现在引申为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而二者之辩证法,我们不妨用《三国演义》中“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即可明了。看来“扬汤止沸”的方式只能“治标”,“标”虽好治,却难以在从“本”上求得彻底的解决。只解决了表面上的问题,并不能解除内在的危机,舍
本逐末的方法是不足取的。那么什么方式才是“治本”之策呢?那就是“釜底抽薪”。
著名反贫困理论专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认为:“贫困与民众宿命论观念、对改变观念与制度、维护现代技术、改善卫生条件等的麻木和冷漠相关。”我们从贫困地区的精神面貌的角度研究,发现不同贫困地区在精神和观念上的表现具有同一性。人们的经济状况与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开化程度紧密相关。为了有助于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在路径的选择上,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分析。文化扶贫涵盖两层次的内容:就宏观而说,就是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下,搭建政策平台、吸收社会资本、引进相关人才,为当地扶贫提供物质保障;就微观而言,就是通过观念和文化的教育,培养和造就有信仰、有道德、有技术的人,实现根本脱贫。文化扶贫,就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对贫困地区的文化进行改造,加快贫困居民固有习惯、风俗、心态及价值理念的解构与重构,从根本上实现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使形成的文化力反作用于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4 从“一时”向“长远”的发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简单说来就是传授给人那些既有知识,还不如传授给人如何学习知识的方法。其寓意深刻,长期有鱼吃才是目的,学会钓鱼是手段,几条鱼解决的是一时之饥,而要想解决长久问题,必须学会钓鱼这种本领。“鱼”与“渔”,“一时”与“长久”,二者的辩证关系已然清晰,扶贫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激发人们内在生发的动力和能力。 我们从扶贫开发过程来看,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出现了“等、靠、要”“今日脱贫、明日返贫”、越扶越贫的现象。究其原因,客观因素当然存在,但最根本的还是观念落后、教育落后、文化贫困、精神迷茫。物质经济上的扶贫,虽然能解决一时之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难以解决长远性、根本性问题。事实上,贫穷的人们缺乏的正是教育,教育的不足也是他们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一极端矛盾的现象居然都发生在贫困的人们身上。穷困的人们之所以漠视知识、教育,并不仅仅是由于他们经济的拮据,其实,还有更为广泛的和更为深层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社会的、心理的或文化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贫困的人们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他们往往只關心眼前的利益,而很少、甚至没有热情对教育这样长远利益的事业进行长期投资。
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的,“穷极潦倒者遇事无动于衷,漠然处之……吃了上餐而愁下餐的人不见得会为社会的伟大转变而操心。他们成了边际主义者和渐进主义者,只关心对当前情况作一些微小但又绝对必要的改进”。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文化扶贫关键在“人”本身,关键在“人”本身的志向、决心与坚持。
参考文献
[1] 方黎明,张秀兰.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7,(12).
[2] 王兆萍.贫困文化的性质和功能[J].社会科学,2005,(4).
[3] 贾俊民.河北太行山区贫困文化和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