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新发展

2020-04-19张琼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发展教育信息化

张琼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象征着我国教育事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城市中,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智慧教育创新机会全面落实的一个重要形态,教育教学方面的革新,是推动国内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互联网思维和新时代的教育特色已经全面深入到各个城市区域的校园中,智慧校园建设推动着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新发展

本文主要围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针对智慧校园建设展开全面研究,首先介绍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规范,其次分析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新趋向和落实策略,最后阐述了智慧校园应用的新发展。

一、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规范

(一)正确的目标导向

正确的目标导向能够有效引领智慧校园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智慧人才培养策略得以明确,国内众多中学院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智慧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将立德树人作为智慧型人才培养策略开展的核心,在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策略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地方教育机构的中考制度改革。

(二)清晰的建设原则

清晰的智慧校园建设原则能够保证一切工作有序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原则为校园特色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智慧校园建设环节中信息技术的融合具备着一定程度的驱动作用,为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1]。

(三)完善的环境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完善的环境是保证智慧校园具体效用全面发挥的基础条件,环境建设中校园文化、校园人文以及校园网是最为重要的三个内容。其中网络环境又涵盖了网络授课、网络安全以及针对学生方面的网络空间等。此外网络环境建设还涉及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最后,智慧校园环境建设应注重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环境之间的全面衔接。

(四)具体的资源服务

资源服务多为资源共享、课外书籍文献阅读等服务,首先,资源服务所针对的主体为学生和教师,其次资源服务的个性化、全面性是提升智慧校园功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智慧校园建设需做好资源贡献与校园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为校内主体成员提供全面的知识资源,进而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健全的保障机制

智慧校园的建设需具备健全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即包含了校内安全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又涵盖了人才培养机制和薪酬奖励机制。机制的健全与全面落实需校园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协同配合[2]。

二、智慧校园建设新取向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新取向,目前全面发展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深入到校园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信息时代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应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培養,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智能化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保证学生的三观以正确的方向发展,继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智慧校园建设环节中的着力点,同时也能够象征智慧校园的建设[3]。首先,智慧校园建设不应局限于校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校园网络空间的建设,还应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多角度的融合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能够被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其次就是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将学有所用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新取向,侧重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三)推进中考制度的改革

教育信息时代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应针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重整,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保证排课、选课、评课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入翻转课堂、多媒体课堂教学、MOOC以及创客教育等。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张学生懂得协同合作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在智慧校园建设大力开展的前提下助力与我国中考制度的改革。

三、智慧校园应用新发展

(一)生态环境的营造

生态环境多指智慧校园内部教育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如,校园的基础设施、教育教学所应用的系统和软件,再如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智能化的育人环境等等。生态环境的有效营造是保证智慧校园应用效果的关键环节[4]。

(二)融合创新教学

首先,创新教学需要将教师队伍的整合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前提。其次,需要积极地利用新兴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最后,转变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在授课的环节中财务翻转课堂、生成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实践。

四、结束语

最后,教育信息化时代下智慧校园建设应持续深化,并重视数字资源的重构。数字资源的重构方式主要为校园文化课程、德育课程、实践课程以及社团活动的开展,多维立体课程体系的重构为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先提条件。

参考文献:

[1]龚陈.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122.

[2]谢幼如,黎佳,邱艺,黄瑜玲.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63-69.

[3]刘卫华.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7):183-184+188.

[4]于长虹,王运武,马武.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9):7-12.

猜你喜欢

新发展教育信息化
新发展理念下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向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再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