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应用

2020-04-19郭桂培刘俊涛蔡志荣杨宏海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

郭桂培 刘俊涛 蔡志荣 杨宏海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的背景下,积极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热门话题之一。通过对中学教师的访问可知,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压力过大,部分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导致教学的效果非常不理想。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积极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教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中学生做的调查访问可知,现阶段的中学生存在性格冲动、情绪化、甚至忧郁等不良心理现象。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为了促使中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教师必须重视积极教育在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应用。针对积极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应用,本文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应用措施,以供更多的研究者参考。

1.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当前,因学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部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失落焦虑心理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任课教师片面注重学业成绩的对比和比较,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部分中学生而言,会让他们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最终导致产生失落焦虑的心理。另外,部分教师对分数和成绩的过度看重,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差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成绩虽然很好,但也会有考试失利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的释放心理压力,也会导致心理出现严重的落差,甚至产生紧张,失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1.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主要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与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中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行为上我行我素、以自我为重心,对教师的规劝和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学生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会阻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学生遇到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时,教师应运用平等对话和用心倾听等比较温暖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1.3早恋心理

中学生早恋也成为了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通常会对异性产生懵懂的感情。此时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和疏导,让中学生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业上。相反,如果教师和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缺少关心与理解,部分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在心理极度脆弱时,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学生就会寻找新的情感寄托,对异性表达出强烈的心理安慰需求,通过与异性交往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依托,满足自我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进而与异性迸发出强烈的情感,而早恋的心理也就滋生出来了。

2.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积极教育应用措施

中学生心理良性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能够促使教育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因此,面对中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必须通过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去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2.1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积极教育

教师应转变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理念,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积极教育。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意,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成绩优异偶尔失利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弥补学生因成绩下降的心理落差,激励学生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路上的各种苦难。而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耐心细致的为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关爱的同时,提高对学习的信心,并产生积极心理。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学生在接受和吸收知识上存在差异。教师要运用积极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及时制定更合理化的教学方法。

2.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体验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积极品质和情感体验,运用积极教育和欣赏教育的方式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使学生的身心长期处在一个更好的积极状态。这种体验式的情感互动是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等积极品质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树立在学生心目中良好的教师形象,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2.3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优秀教师的综合素养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积极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积极教育教学的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此外,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具有包容的心态,有聪慧的头脑,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冷静的处理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培养和挖掘自身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能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总之,教師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教育教学中面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和关心学生,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丽丽.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

[2]刘孟.山东省中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8

[3]李振华.以学生为本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 (44)

作者简介:郭桂培(1981-09)男,汉族,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