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式小议

2020-04-19王北平

神州·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意象古诗词诗人

王北平

摘要: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高中语文更偏重于对传统诗词、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一个教学的难点,许多老师认为古诗难讲,学生认为古诗难学。但只要掌握正确的诗歌教学方法,一切就都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校需要培养学生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课上需要在思维、语言、逻辑、文化等方面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要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

诗歌鉴赏属于高考中的必考题,因此许多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时,通常采用了比较功利的教学方法,即直接将每首诗歌的写作特色、写作方法、考点告诉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由意象再到意境,最后到作者情感逐步分析,将古诗词鉴赏变成了灌输式的古诗词教学。并且古诗词鉴赏是最能够展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完美的载体,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体现了工具性,没有用到例如情境教学、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激发学生探索诗歌的内容,挖掘诗词的内涵。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式

(一)善用情景教学,丰富学生情感

诗词是一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文体。诗人、词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采取优美的意象组合成句,表达了自己特定的情感。因此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首诗词都有一个作者想要表现的情景,以及透过情境作者想要传递出的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带领学生运用情境化的方式去展开学习。例如,在人教社部编版下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中,又选取了杜甫晚年的一首诗歌《登岳阳楼》,教师可以将它与在上册学习过得《登高》联系起来导入,因为《登岳阳楼》刚好写于《登高》后一年,两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类似的,教师只需要找准“悲凉”的基调,选取诗歌中突出的意象,营造合理的情景,就能快速带领学生融入课堂。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非常优美的语言去导入课堂,例如在必修一最后的古诗词活动的“古诗词诵读”环节,选取了一篇《涉江采芙蓉》,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情景导入:我涉过江边去采撷那娇美的芙蓉,抬头望见兰泽所在的地方有萋萋芳草。但是我采下这朵芙蓉想要送给谁呢?我思念的人,他离我如此之远。即便如此,我也要与之同老。教师通过描述式的情境导入之后,能够立马激发学生想要去阅读这首诗歌的欲望,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之中,感受到了诗歌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诗歌中的情境采用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丰富他们对于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二)掌握鉴赏方法,促进学生理解

想要读懂一首诗歌,那就要掌握正确的诗歌鉴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通常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记住哪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方法,但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析,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诗歌鉴赏方法。例如,诗歌鉴赏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意向分析法,即从诗歌中提取出关键的意象,对这些意象背后的含义进行探析,透过意象看它所代表的诗人的情感。例如在必修上第三单元杜甫的《登高》中,這样的方法就可以被运用的淋漓尽致。《登高》的首联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里出现了意象风、天、猿、沙、鸟。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意象出发带领学生去分析,每一个意向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如风是急切的风,让诗人内心感觉到更加寒冷;分析“猿”就联系学生之前学过的“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猿猴凄凉的叫声理解孤苦含义;诗人此时是漂泊在外,而鸟雀都要飞回家了,诗人看到鸟再联系自身,自然会感叹自己悲伤的命运。那么这首诗的首联表达的诗人悲伤的情感。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意象分析,就能让学生很快找到情感线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诗歌鉴赏方法,例如,有些诗歌会用到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的手法来描写诗人心情,教师只需要带领学生分析一次,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触类旁通了。最为重要的是诗歌中的练字艺术,这一点也是高考考试中常考的,而练字很讲究,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练字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合理引导,合理解读。例如在《登高》中,诗人在颈联中的“常”“独”二字就用的极具骨力地写出了诗人的悲情。

(三)调动小组学习,发散学习思维

在做古诗词鉴赏时,如果只是教师一直教学生一直学,那么很容易把古诗词鉴赏课上成教师诗歌教学的一言堂。因此教师教给了学生方法之后,也应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用这种方法学习更多的诗歌,这一方面也响应了当今群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并且,学生在实际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进而实现发散他们学习思维的效果。例如,人教社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宋词,也主要收录了宋词两种不同风格,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诗人的作品,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分小组的形式,自己选一个派别研究这个派别其他诗人的作品,对这个词派的特点以及它对后面诗人词人的启发做一定的研究。这样一方面也是将学生的批判思维建立了起来。同样的方式其实还可运用在必修上的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的衔接中,因为第二单元最后一首诗到第三单元是按照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芣苢》开始学习,到魏晋南北朝《短歌行》截止,他其间包含了不同的诗歌风格,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对课堂上的古诗词鉴赏课学习结束之后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朝代做研究,总结这个时代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及它最主要的特点,这样一方面也是丰富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结束语:

教师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诗歌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善于借用情境教学。还原诗歌内容;组织小组开展对诗歌的群文阅读。从思维的提升、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浅析[J].杨斌.文学教育(上). 2019 (07)

[2]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及功能阐释[J].胡华林.课程教育研究.2018 (08)

[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赜[J].张立厚.成才之路.2019 (09)

猜你喜欢

意象古诗词诗人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来自林间的风
“诗人”老爸
愤怒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