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农业综合执法现状及难点

2020-04-19姜利剑

新农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业种植

姜利剑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所以在此背景下对农民自身的利益进行维护成为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相关难点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并展开相应的探讨,通过各种措施对农业综合执法的现状进行改变,并对行政管理机制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以此让行政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农業综合执法;农业种植;现状解析

1 农业综合执法的现状

1.1 法制机构得到了完善

建立执法机构和农业法制工作机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得到了农业部门的充分认识,并将其中的改革契机牢牢抓住,经过各级的编委批准后,将农业专职执法机构和农业法制工作机构建立起来,使之前分散式的执法逐渐转变为综合执法,且已经基本形成农业法制执法体系。

1.2 执法队伍的扩大

组建了作风过硬、政治合格以及业务精通的农业执法队伍,同时在农业的不断发展中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得到了有效发展。

1.3 农业执法新形象的树立

对综合执法进行实施前,相关农业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执法形象不好和执法水平过低以及执法地位不高等情况。在此情况下通过对行政综合执法进行实施,可以让行政执法队伍的社会形象有效的树立起来,并提高在社会中的地位。

2 农业综合执法的难点

2.1 执法队伍素质偏低

在农业综合执法的过程中执法队伍是其中的主要执行者。农业综合执法的具体效果会受到执法队伍自身素质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多数农业执法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其主要是因为综合执法机构本身就不具备一定吸引力。在展开综合执法工作时,需要掌握的东西有很多,不但要熟练的掌握相关法律,而且还需对各种农业问题详细了解。所以此工作,属于一种专业性很强且综合性很高的工作,对于相关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很高。如果队伍中不能吸纳和培养优秀的人才,那么就会导致执法服务人员的素质无法提升。

2.2 执法经费问题

实际展开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综合执法的成本过高主要受到农业性质的严重影响。执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质检农资和相关农产品,想要高效的展开此工作,则需要对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其费用相对较高。

3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的对策

3.1 加强各区域的协作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进行展开时,为了可以将执法效率进行提高,需对各个区域之间的协作进行加强,以此对执法的效率进行保证。为了让这一目标有效实现,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完成。首先,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起来,在此平台中将相关信息发布出去,执法人员在进行综合执法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关信息,并按照平台中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执法操作。利用这种信息共享方式可以让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以此提高执法效率。其次,农业综合执法开展时,各个区域在固定的时间开展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中提出执法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困难,通过集体交流的方式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另外在此交流会中,各个区域之间还可以进行合作执法,还可以和公安部门或是相关农业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合作管理,以此让农业综合执法开展时的联动震慑力以及检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还可以对相关违法犯罪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3.2 完善保障机制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进行展开时,为了可以让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需将相关保密机制不断完善。但是个别区域并没有财政部门对综合执法提供一定财力支持,这样的情况就直接导致了执法部门进行执法时缺少相应的执法设备,甚至整个执法效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为了可以让执法团队更加标准化,需对队伍的建设进行加强,在团队的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同时在此基础上投入相关基础设施。让综合执法变得更加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让农业综合执法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了让我国农业综合执法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相关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需不断强化,同时对执法设备进行完善,让整个执法过程变得更加具有规范性。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可以让综合执法效率得到提升,对相关执法程序进行规范,维护我国农业市场的稳定发展。此外,执法时,执法人员还需具备良好的执法能力以及责任心,保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的安定和谐。

猜你喜欢

农业种植
开展校园农业种植,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实现农业种植的预算管理
浅谈玉米种植技术
论述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
试论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合理运用
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农业种植方式对土壤中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浅谈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