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分离焦虑该如何处理?
2020-04-19袁阿潭
袁阿潭
大约从1岁开始,小宝宝们便会呈现出分离焦虑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担心母亲的消失,在母亲即将离开的时候嚎啕大哭、焦虑不安。分离焦虑会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一直到幼儿园大班甚至小学都有可能发生。
分离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源于婴幼儿对母亲产生的情感依恋,另一方面是由于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没有产生“客体永存性”的意识。“客体永存性”指的是儿童可以理解物体是作为独立的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不出现在眼前,物体也是存在的。而对于还没有发展出“客体永存性”的婴幼儿来说,消失在眼前的事物會被他们认为真的“消失”了。
如果您家中的孩子现在有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不要担心,这是婴幼儿阶段的正常现象。家长绝对不能使用恐吓、欺骗、忽视的方式处理孩子的情绪,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呢?
提前预演告别流程
家长在每次出门之前,不要收拾好东西突然就走,突然消失会让孩子没有心理准备,失去安全感和控制感。如果是早上出门上班,尽量稍微早起一点,多留一点时间陪宝宝。在出门之前,提前跟小朋友说“妈妈一会要上班去了”“妈妈再过5分钟就要出门了”类似这样的话,让孩子提前预知到事情的发生。
对于小宝宝来说,还可以用平时教他的再见手势,示意他和妈妈一起摇手,提前预演告别时的流程。这样经过几分钟的铺垫再出门,孩子就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提前预演需要持续训练一段时间,以在婴幼儿脑海中构建起对于“分别”的具象化认知,让他知道每天到了这样的时刻,就是妈妈即将要出门离开的时候。
设置亲子之间的“信物”作为情感联结
对于婴幼儿来说,新异的事物比较吸引他们的兴趣。妈妈即将离开之时,可以从口袋或者包包里拿出一样比较吸引孩子或者孩子一直喜欢的东西(如食物、小玩具或小卡片等)给他。如果是食物,可以告诉他:“妈妈要走了,这个给你,你如果肚子饿了就吃这个”;如果是玩具,可以告诉他:“你在家的时候就跟它一起玩”。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会创造出一个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所以,在处理分离焦虑时以某个物品作为中介,这一物品作为“信号”的出现,能起到提前预示妈妈即将离开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他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母亲对孩子爱的传达,可以成为亲子之间的“过渡性”情感联结。
用拥抱为孩子提供安全感
心理学上著名的“恒河猴”实验结果显示,与母亲隔离的小猴子们更倾向于接近为它们提供温暖感受的“毛绒妈妈”身上,而不是接近为它们提供食物的“铁笼妈妈”身上。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依恋的产生不是建立在食物上的,而是建立在安全感的提供上。所以,妈妈的拥抱可以为孩子提供极高的安全和温暖。
因此,在每次回家之后,妈妈最好蹲下身子,轻轻地安抚和拥抱自己的孩子。与此同时,表达对她的赞赏,如“宝宝真乖,可以在家自己玩”。对于言语发展水平不高的孩子,母亲还可以同时帮助孩子表述出他的感受,如“宝宝在家一定是想妈妈了,是吗?”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孩子提供信任和可靠的感觉,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
用语言传达“妈妈还会回来”的信息
对于一些1岁出头的已经有分离焦虑的宝宝来说,虽然他们大部分还不会讲话,但是一般大人所说的简单的句子和指令,他们是可以听得懂的。家长千万别认为孩子不会说话,就忘记使用言语沟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所以,处理分离焦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向孩子传达“妈妈还会回来”的信息,同时准确地告知孩子妈妈大约在什么时候会回来。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和告知,可以在孩子脑海中逐步建立起对分离的认识,确定母亲能够再次出现,从而在内心构建起希望感,提高自身对分离焦虑的对抗能力。
让孩子“送一送”或“迎接”妈妈
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母亲出门的时候,让其他照料孩子的亲属带着宝宝到门口送妈妈一段路程,再做告别。如果母亲总是在家门口离开,由于孩子尚未产生空间和时间的认知思维,他们可能会认为妈妈的消失是一瞬间的事情,并会导致他充满了不安定感。
而由其他亲属带领孩子送妈妈到楼下,或者在路边看着妈妈离开,会让孩子慢慢知道妈妈的离开不是一瞬间的,从而产生一定掌控感。同样,在妈妈下班即将回来时,也可以带孩子到楼下或公交站、地铁站等地方等待妈妈。
这种“送和接”的方法比较适合稍微大一点的幼儿,此时她们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从而开始慢慢会构建起空间和时间的观念。知道妈妈是逐渐离开,并且过一段时间还会回来。
总之,以上方式主要围绕着这样几个关键点:让孩子在认知中构建起“分别”的流程、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没有妈妈陪伴时有一个情感寄托、传达给孩子妈妈还会回来的信息。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就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而不是压抑和忽视孩子的情绪,让其与母亲的分别成为她今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结”,导致其形成不安全的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