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苗木繁育技术
2020-04-19武国岳
武国岳
黑果腺肋花楸又名不老莓、野树莓,是蔷薇科腺肋花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集园林、食用、加工、药用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特色经济林树种。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黑果腺肋花楸經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
黑果腺肋花楸苗木繁育有扦插繁殖、组培育苗、嫁接繁殖,但考虑到繁育成本,非特殊的脱毒苗,一般采用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2种方式。栽植前1年,采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2种方式繁殖苗木。
1 苗床准备
苗床长15米、宽1.5米,基质为细河沙,厚度为0.1米。喷灌设施为中国林科院生产的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装置,扦插前1~2天用0.2%~0.3%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淋床面,喷药量3克/平方米,喷后24小时用清水充分淋洗。一般淋洗3~4小时后扦插。
2 插穗制作
硬枝扦插插穗:冬剪采集的插条,宜采用沟藏法贮存,挖宽1~1.5米、深1.2米的贮藏沟,长度根据插条数量确定。贮藏插条时,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最上层插条距地面20~30厘米,最后覆土略高于地面3~5厘米。春季剪取黑果腺肋花楸1年或2年生枝条作插穗,穗长15~20厘米,按100~150根/捆,于4月上旬采取大垄双行和床作进行直插。
嫩枝扦插插穗:插穗的剪取应避免阳光直射。插穗剪截成带2~3个芽的插条,将最下部一片叶子去掉,其他叶片保留,条长15~20厘米。按100~150根/捆,堆放在阴凉处喷水或立放在水池里,下端浸水保湿。
3 激素处理
采用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ABT1号生根粉配成相应浓度,浸泡1小时后扦插,能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发根快,根系好,幼苗生长迅速。
4 扦插
朝阳地区硬枝扦插在4月上中旬进行,嫩枝扦插在6月下旬进行,密度400~500株/平方米,深度2~3厘米,插后及时喷水。湿度和空气湿度达到80%~90%,基质温度保持在20~25℃,约15天逐渐减少喷雾。
扦插后可喷施营养液(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用量250克/平方米,每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生根后,追施氮磷复合肥1~2次,单次用肥量60克/平方米,施肥后立即喷水,适时进行松土、除草、灌水。
5 营养杯育苗
待黑果腺肋花楸扦插苗全部生根后,将其移栽至大棚营养杯中,继续生长,移栽后灌透水,后期正常管理。7月苗木高生长速生期,追施磷酸二铵20公斤/亩,分2次施入,冬季在大棚中埋土防寒。翌年惊蛰后1周,起防寒土,起完浇透水,以后每2天浇一次水。待缓苗完成,追施磷酸二铵20公斤/亩,扦插苗高度达到40~60厘米。
6 肥水管理
6.1 施肥
应用平衡施肥技术,1~2年生黑果腺肋花楸施磷酸二铵30克/株,3~4年生黑果腺肋花楸年施磷酸二铵50克/株;5年生以上黑果腺肋花楸应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最佳配比为1∶1∶0.5,年施肥量氮肥30克/株、磷肥30克/株、钾肥15克/株。春季施肥的方法是对称两点施肥,隔年轮换施肥点。
6.2 灌水
黑果腺肋花楸虽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但需要依据每年的降雨量进行灌水。涝洼地以及降水量≥600毫米的地区修筑排水沟。灌溉降水量<600毫米的地区每年灌溉2~3次。早春浇化冻水,入冬浇封冻水。
7 苗木造林标准
表1给出了黑果腺肋花楸Ⅰ级和Ⅱ级相应标准。由表1可知,黑果腺肋花楸荒山造林苗木规格至少满足Ⅱ级苗,即苗龄至少2年,高度大于35厘米,分枝数大于2条,地径大于0.5厘米,根系要求根长10厘米以上、侧根数3条以上。
8 病虫害防治
黑果腺肋花楸具有很强的抗病性,虫害以黄刺蛾为害偏重,需冬季人工剪除虫茧,减少经济损失。其他虫害较轻微,主要靠自然调控,一般不予防治,不会影响树体发育和产量。一般不使用化学防治,个别危害严重的植株,特别有蚜虫和桃小食心虫发生严重时可实施全园或单株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