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科学实验课的实效性

2020-04-18陈丽曼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

陈丽曼

摘要:实验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检验科学规律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由于当前科学实验课没有明显效果,因此在科学实验课中应尽量做到改进教材实验,提高教学效果,从不同角度探索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關键词:科学实验;兴趣实验;探索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7711(2020)11-0114

科学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多角度的创造可以使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悟出科学的真谛,得出结论,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然而,实验课的效果并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在生源差的中学,基本上很难达到有效教学。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地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严重影响科学课程的深入推进。本文立足于当前初中科学实验课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科学实验课的实效性。

一、改进教材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如此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以下是笔者对八年级第二章《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二课时中“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的改进。

教科书上是用一个装有干豆芽的塑料袋,用夹子夹住橡皮管,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暗处放一晚上,将里面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由于这个塑料袋的口很大,只能做一次实验,非常浪费,万一不成功就需要再花一个晚上,因此笔者对装置做了改进(装置如下图)。实验装置由呼吸瓶构成,呼吸瓶是透明的塑料杯和半截饮料塑料瓶口部黏合而成,杯底左右许多小孔,瓶口塞有没有打动的橡皮塞,另外有带有导管的橡皮塞。操作:黑暗处理后,将瓶塞换成有导管的橡皮塞,手拿呼吸瓶,瓶口略向上放,转动瓶底,使瓶口慢慢朝下,轻轻晃动小试管的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有利的地方:植物的材料放置和取出都很方便,使用时不会受到挤压,这个装置可以多次进行实验,这也是这个实验最大的优点。

二、改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1.七年级第二章《摩擦力的利与弊》第一课时中,原本是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但是这样大大降低了题目本身的难度和意义,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它们有关。因此,笔者将这节课设计成探索课,“关于摩擦力的探索研究实验”的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探索的初步结论:A.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大;B.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C.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D.滑动的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小;E.物体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探索实验需要材料:长木板、长玻璃板、长毛巾、带挂钩的长方体木块(几块)、弹簧秤、米尺、砝码、天平、秒表、量角器……教师提供学生所需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索,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验证初步结论的正确性。学生做的实验各种各样,总结分类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块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分别用相同的速度在木板和毛巾上拉,发现毛巾上的摩擦力大。(2)分别用长方体木块的不同表面(面积不同),再按(1)操作几次,发现接触面积不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几乎不变。(3)两块木块重叠,再按(1)操作一次,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比(1)的大;三块木块重叠,再按(1)操作一次,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比之前更大。(4)一块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秤水平匀速(速度较大)拉动木块,观察弹簧秤读数,用弹簧秤水平匀速(速度较小)拉动木块,发现弹簧秤读数几乎一样。教师分析学生实验探索的二次结论,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如实地记录,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②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科学实验的现象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三、开设家庭趣味实验,发挥实验功能,增加实验兴趣

为了给学生营造宽松、自主、融洽的学习氛围,培养其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将学到的实验技能加以施展,笔者开设了家庭趣味实验。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寻找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完成小实验,这样不但加强了知识点的学习,也可以巩固学生课堂动手不足的缺点。如自制小鼓的实验。取一只空矿泉水或洁净水瓶,剪掉两头留下中间一段。取玩具气球的胶皮膜两块,蒙在剪好的洁净水瓶子的两头绷紧,并用细绳扎牢。轻轻敲击胶皮膜,就会振动发声,小鼓就做好了。取一个小漏斗(可以用硬纸片做),罩在小鼓一头的胶皮膜上,这时用手轻轻叩击另一头的皮膜,使漏斗口对准点燃的乒乓球,我们会发现乒乓球的抖动。

还有很多实验比如吞鸡蛋、筷子提米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增强了科学实验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综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有能力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教师要多多让学生动手,亲自探索,使其经历知识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创新实验改进能力,钻研实验探究方法,准备充足的实验仪器,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325000)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部分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现状及对策
如何提高科学实验探究实效性
上好科学实验课优化课堂教学
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策略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教学
小小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