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0-04-18陈红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红英

摘要:数学教学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活动,它联系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具体教学,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已然成为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对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阶段的数学对幼儿思维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幼儿对这个世界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心智还处在发育阶段,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还未真正发展起来,为了使小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需要多多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102

对学生展开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思维训练和思维逻辑的培养,会使得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当前阶段学生数学教学的内容,灵活应用多种数学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彻底的塑造。

一、设置探究问题,激活学生思考的欲望

问题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探究性数学问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进入到探究思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更全面的了解。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探究性教学手段设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营造出探究学习的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并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厘米和米”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常用的一些物品的长度吗?比如你所用的铅笔、数学课本、橡皮以及你的课桌高度、宽度。”学生对这些事物很熟悉,但一时之间被教师难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利用直尺或者盒尺去测量,并从操作测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厘米”和“米”这些单位的概念。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后,再让学生思考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于是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究,尝试利用测量的方法进行探索,并大胆地猜想分析,无形中对这部分知识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探究,无形中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思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动机,总体来说当人心理出现需求的时候就会出现动机,也可以说动机是人的一种心理,也是人行为活动的潜在动力之一,所以要想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就必须要将学生思维动机充分激发出来。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充分发挥自己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和价值,要想做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需要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使数学教师的思维训练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数学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将生活引入其中,这样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激发其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动机。例如,在对“比例分配”问题进行讲解时,数学教师可以先在课程导入环节阐述比例分配的教学背景,因为平均分配的不合理而导致了比例分配的出現。一个车间需要生产300个零件,将这个任务分别交给了张师傅和李师傅,300个零件的加工费用是600元,加工结束后张师傅加工了2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100个零件若将这600元平均分给张师傅和李师傅是否公平合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对比例分配的问题进行思考。数学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要将生活与数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

在学生学习数学时难免会出现思维障碍,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思维进行梳理,将障碍解决掉,使学生能够顺利度过思维的转折点。例如,张师傅和李师傅一起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张师傅加工的数量是李师傅加工数量的3/5,而加工完成后王师傅只比李师傅多加工了30个,只占到李师傅加工数量的1/2,张师傅和王师傅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学生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将3/5、1/2、30这个关系明确划出来,这都是以李师傅的加工数量作为标准的,在这个问题中比例关系并不相等,这就会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一定的障碍,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一问题,必须要对学生思维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顺利转换思维。

四、渗入数学思想,活跃学生学习思维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关键,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指引学生更好地分析数学,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学生的思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这一学习资源。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中渗入数学思想,充分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知识内容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问题:“有一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5cm、6cm,问这一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在思考一定时间后都纷纷给出了答案。有一部分学生给出周长为16cm,有部分学生给出的结果是17cm。很明显,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考虑得不够全面。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来思考这一问题。很快,学生便想到当三角形的两个腰的边长是5cm时,它的周长是16cm,当三角形的两个腰的长度是6cm,那么这一三角形的周长是17cm,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准确地解决这一问题了。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并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总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搭建思维训练的平台,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质,促使学生融入课堂,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215618)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