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视域下探究怎样上好一堂课
2020-04-18肖佳杰
肖佳杰
摘 要:一堂好课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懂得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好的课程包含了众多方面的内容,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师视域下探究如何上好一堂课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堂好课一定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的能力、使得学生积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有效。
关键词:好课;探究;教学;教师;学生
前言
如何上好一堂课?或者是说上一堂好课的应该怎么做?很多教育学家和经验丰富的老师都探讨过“如何上好一堂课”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观點。各家的观点提示我们:在“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问题上,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是众说纷纭,因为对待这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标准,所以大多数青年教师看到这个问题也是十分困惑,对一堂好课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站在教师视域下探究如何上好一堂课是一个及其主要的视角,从中可以得出很多的经验,这样对自己以后进行教学工作起到或多或少的帮助,或对其他和自己相似的青年教师的教学起到借鉴和帮助作用。
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
每一堂课都是有特定的教学任务的,或是学校指定的任务,或是年级组制定的任务,或是老师自己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的教学进度任务。这样的教学任务是教师一定要完成的,但并非是说一定要照本宣科地严格遵守,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弹性变化的,重点就是要遵守学生上完这堂课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这一原则。
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要只是唯分数论,讲求的应该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和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时不光要教人更要育人。
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还要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教学任务与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教师应当注意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安排的任务和规定的目标一定是要在合理区间内,不可要求过低,也不可过高。当教师在教授一堂新课前,就要了解大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如这堂课要讲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就应该把教学的任务重点放在这里,这节课的目标和任务不仅仅存在于教师的心里,在学生的头脑中也要有个大概,让学生提前预习,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事半功倍。
认真仔细地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好课的前提。备课主要做好的就是三方面的工作和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计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当教师把这三方面和三计划都做好后,那么备课这项任务就完美地完成了。
教师教的知识主要就是来自于教材,所以认真钻研教材是必须的。那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三个步骤,由浅入深,一步步地把教材吃透。第一步,浏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在心中有个基本建构;第二步,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音,理解每个词,体会每句话,并了解其背景。第三步,要自己对自己提问:这新知识和旧知识有什么关联?这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怎样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新知识?当完成这三步,教材就已经钻研透了。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教学教的不是物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差异性,这时教师的工作就是关注学生,了解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法,让他们学得更容易。设计教法其实就是教学设计,也是我们熟知的写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教学的众多要素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备课要准备的三个工作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三者互为整体、不可分割,老师们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丰富多样地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上的好不好,教师自己知道,学生心中也有一个标尺。了解了课的类型和结构,我们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进步,但是这些模式教师也不要严格遵守,不然很容易使课堂僵化,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教师讲课的热情下降,所以教师应该活学活用,调动起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每堂课都是好课,学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师生互动频繁。所以教师就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在课上所述的内容富有科学性和思想性,教材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教师不应该是以教材,而是依教材,要学会真正地运用教材,而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讲授都用教材来解决,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兴趣和心理特点。我们教完了基本任务后,可以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开掘和创新,寻找出是学生感到新鲜感的富有研究价值的材料,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那到底什么材料才会让学生有新鲜感,有想要探索的欲望?例如我们在教授一首小诗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可以让我们去探索、去询问、去解答。每堂课的任务都是老师要事先安排好的,一堂课必须是有效率的,有效率不是讲的越快越好,也不是能讲多久就讲多久,而是教师带领学生合理使用课上的每一分钟、统筹运用好教学用品,使学生充分地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并且使每个学生的知识都得到增长。
教师前期做了众多准备,都是为了上课而努力的,实践才是真正的标准,准备的好不是空口白话就能评断的,只有在课程实施中才能看出,而具有吸引力的导入、精确清晰的讲解、 合理有效的提问、凝练升华的课堂小结就会让一节平庸的课变成一节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好课。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好课的主要评断标准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收益是否足够多。老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面面俱到,学生也不可能一直接受教师的灌输,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发现知识,不是说结果不重要,重点是说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发现知识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地明白学习的含义,做到会学习,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是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学生在这里生活着,班级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学生们处在一个轻松愉快、昂扬向上的学习环境中时,学生就会有想要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会在班级中找到自己追赶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不断地努力向上,这样整个班级都在一个和谐友爱的氛围下不断进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应该一味地灌输,可以把关键问题提取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来自主探索或讨论,让学生们合作学习。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当大家在合作讨论时,就会形成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得到更加完美的答案。最后是教师应该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给他们质疑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疑惑,就算学生的质疑在自己看来多么的低级,教授也应该要有耐心,用心去为他们解答。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质疑一些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鼓励他们发言,要敢于发言、敢于质疑,这样学生就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结语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上好一堂课在不同教师看来肯定有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我在这里探究的这些因素是对很多教师来说都很适用的,如何上好一堂课应该包括很多方面,我在这里的探讨也都有所涉及。这几个方面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每个方面都是互动的关系,我们要以整体的眼光看问题,看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重点是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上好每一堂好课,推动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忠敬. 评价一堂好课的“五维度”[J]. 中国教育学刊 课程与教学2011(10).
[2] 孙绪武. 试论一堂好课的标准[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2).
[3] 张丽伟 李晓静 韩丹.浅谈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A].现代交际,2015(09).
淮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