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性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0-04-18管杰
管杰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建立学生的语言构思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性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语文学习质量影响未来学生的社会发展,对其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其中,实践性教学就是提高语文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叙述实践性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体现语文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语文课堂;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45
近几年来,教师教学观念不断地在转变。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在不断创新,促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传统教学过程往往比较枯燥,脱离生活,学生运用训练偏少,使得教学的内容缺乏实效性,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脱节。通过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性教学使得课堂与生活更为贴近而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实践教学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培养学生通过语文建立文字寄托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听说氛围,培养学生的朗读写作习惯。利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将语文实践活动激活。同时还可以通过出演情景剧、阅读课外图书等途径来丰富和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想象空间。通过思维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提高语文情感认知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融入自身的思维情感因素,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自己的实际相关联,将学习内容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一、实践性教学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意义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够获得知识。”实践性教学就能够满足这一点,通过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连,将语文的教学过程植根于实际生活中,既能够加深对课堂学习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丰富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实践性教学不等于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将导致教学课堂完全脱离课本,导致教师不仅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还会放任学生随意发挥、难以控制。导致学生本身自我约束能力就比较弱,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还会浪费时间,学生收获的知识也非常少。因此,真正的实践性教学目的在于在有效的课堂组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实践性教学的方式
1.创设实践性情境
教师需要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合理的情景,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到创设实践的情境中。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是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寻源、入源、源景、宴请等一系列主题情景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主题中,再引入为什么作者要创作这个故事这一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查找资料,收集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创设情境,通过思维实践、语言实践让学生充分融入人物角色,身临其境,让学生不断地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人物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理和潜在动力,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课本中基本的知识,更能在实践中感受学习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实践性教学方式就在学生的参与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组织多种实践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课程目标以掌握汉语为基础。最终目标以学生灵活掌握汉语,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在实践中应加深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掌握。运用多种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汉语知识。例如,在《最后一次讲演》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主题演讲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演讲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语言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演讲的相关知识和演讲文稿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文章的语言特点。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不仅对于文章内容和文章特点有更多的了解,更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又如,在《马说》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设置辩论赛的模式,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为主题展开辩论,大家在准备辩论赛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准备自己的辩题,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辩论的过程中也是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最后教师可以作为评委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大家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创新发展实践教学
校园时代的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能力,思维上展现无穷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教师应积极创新发展实践活动,建立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实践和学生生活相连接,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紧随社会时代的发展。例如,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把优秀的作文或作文片段通过朋友圈或公众号发到网上,学生可以利用留言进行习作点评,培养学生对文章、文字的欣赏能力。同时还可利用网络上的热点新闻,让学生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书写成为一篇评论性文章。通过这些新型的实践活动,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语言组织、文本创作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三、渗透实践性教学需重视的问题
渗透实践教学,教师要考虑教学实践的科学合理性。应结合多种课堂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价值。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利用其优势指导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首先,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留给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课堂语言交流时间。同时,教师应增加课堂情感行为实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而教师则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活动是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的。实践活动既不能难度过高也不能难度过低,难度过高不利于活动的展开,不具备可操作性,最后实践活动只能流于形式。过于简单的实践活动,则浪费课堂实践,不具有实践操作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实践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过程调整。既要满足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还要满足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实践活动设计调整,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
最后,中学学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在这门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纲领要求。当今教育想要培养学生不断成长、发展,最终取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能力,就要深入浅出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直触灵魂,让学生逐步清晰、领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学会正本清源、守正创新。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双线组元,主题众多,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的建立与完善,为以后个人能力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基础教学,还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因为,與拓展性实践相结合,方能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戴卫红.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J].人民教育,2017(23).
[2]郭建华.浅谈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途径[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4(6).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李松蓢学校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