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措施分析
2020-04-18周兰
周兰
摘要 陶行知先生作为人民伟大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即便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其教育理念与主张仍然经久不衰,保持着强大生命力。其“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诲对于防止教育应试化、功利化,注重教学创新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更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方针。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张及核心内容,分析其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更好的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理念
前言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积极融合了教育学的相关专业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即便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能够继续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引导,具有一定跨时代意义。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下,教学需要跳出传统刻板功利的模式,而是要更加注重德育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和能力的发挥,也与当前主张的“快乐成长”不谋而合,作为我国教育界的瑰宝,其理念和主张值得继续发揚与传承[1]。
一 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
陶行知作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和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开创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到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创设了相关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经过了大量教育实验。其思想教育名称是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一直坚持“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2]。
陶行知先生将教育视为建设民主国家的第一要务。有感于民国成立后社会乱象丛生,认为只有建设民主国家,并依靠教育,而非是军事才能够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因为一个民主的政府,除非选举人和受统治的人都接受过教育,否则这种政府无法成功,因此民主社会既然否定外部权威原则,则务必要用自愿的倾向与兴趣来代替,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形成自愿的倾向与兴趣。此外,陶行知先生注重以平民教育造就现代社会国民。认为平民要能够识字看报记账。还能够具有民主国家所必需的知识,可以真正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爱护中华民国。以生活教育为争取民主自由之教育,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在探讨教学做合一时,通过具体实践表示,培养民众的公共意识集体意识,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和示范效应。
二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尊重个体差异,展现儿童风采
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活动》中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分别为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双眼、嘴、空间、时间“,在应用到素质教育中,也是在课堂上还给其更大的自由,尊重其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因此。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渗透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展现个体的风采。由于每个儿童都是不同的个体。也有着自身的长处,若是一味的按照传统应试教学方法,不仅或禁锢其思维,更会难以解放天性。过于功利的教学模式。并不会在接受教育后能够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尽量还给其更大的舞台。
理论联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理论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认为生活即教育。这说明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而德育教育更是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为儿童指明人生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并非是一味地向儿童灌输大道理。由于陶行知先生表示,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是无效的,德育教育更是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活,这样才能够让儿童有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才能够对儿童今后的成长真正起到深远的作用。因此,不论进行哪一科的教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都可以适当增加儿童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以情景导入的方式提高儿童主观学习积极性。
师生共同进步,营造良好氛围
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德育教育并非是对儿童的要求,在陶行知先生主张下,德育教育应该做到以人教人。师生之间需要共同成长进步,教师更要躬亲共学,成为儿童成长与发展路上的明灯,而非是将自己当成课堂的主宰。因此,在素质教育下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应该做到师生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也与其重视集体生活的理论思想不谋而合。教师与儿童在一起,则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根据陶行知“即知即傳,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例如,幼儿园的大孩子看到小中班的小孩子会萌生关爱之情,再加上个体的差异性,有些幼儿在一些美工、数学的思维等各方面的掌握能力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儿童之间互帮互助。用小孩子之间的语言去帮助对方理解。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教育事业目前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需要正确成熟的理念作为引导。作为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里程碑,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凭借其先进性、多元化等多种特点真正做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可供后人不断研习教育理论的矿山,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参考文献
[1]张金梅. 生活·艺术·教育: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的文本挖掘[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 000(003):85-88.
[2]李俐均, 代俊华. 面向2035:推进"学""育"方式再变革--来自"现代学校改进新思维暨陶行知教育思想新实践研讨会"的思考[J]. 中小学管理, 2019(12):32-35.
苏州科技城锦锋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