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雅言》中“谏议心相”之隐喻与组织认同

2020-04-18○马

文艺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舆论书法文化

○马 明

《书法雅言》不仅仅是明代帖学书法领域冲破赵孟頫书风笼罩,走向个性解放的反思,还是万历二十七年的社会晴雨表,反映了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谏议则贵有正道格君之心,謇谔不阿之相。”①书如其人,书法审美品位正则人心正,人心正则世道正,世道正则天下大治。当社会受享乐主义、奢侈主导,不满情绪支配下,往往出现像《书法雅言》这样具有反抗、治理社会与批判性质的准“民主”美育作品。“文化反作用的方式,它以其对全部社会的渗透力发挥作用。”②书心贯通,项穆在深化完善晋唐一体化的帖学传统的同时,通过《书法雅言》的刊刻与传播批判言官心相及其忠诚问题,试图以文字的视觉力量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发动自下而上的重振大明王朝的准“文化改良”运动。“谏议心相”隐喻项穆和万历东林士大夫群体以谏为忠、以谏救世理想,以及对夺情、国本、考成法、京察、开言路等社会问题的关怀,对皇权、儒家正统审美态度的维护。中晚明政局混乱,朋党之争激烈,世事无常,如一局书作。“浮躁”“沽名”“妄言”的项穆和万历东林士大夫最终对自我价值实现方式产生怀疑,政治角色归属感有所迷惑。

一、明代监察与传媒

有明一代,监察制发展成一个严密、多层、多元的制度网络,使皇权高度强化。君主集皇帝于一人之手,导致政府运转愈加依赖监察机构。“可以说朝中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都有科道官的加入,凡是谋取过分政治权力的臣僚,都受到监察官员的弹劾,不久即败。”③给事中和御史合称为言官,其组织机构是六科和都察院。“所谓言路,如字面所示就是言论的通路之义。但是,这里的言论,并非一般的言论,原来是言官的言论之意。所谓言官,在明代是指给事中以及御史。”④言官又名台谏官、台省官,或六科给事中的科、十三道监察御史的道,即科道官。“御史为朝廷耳目,而给事中典章奏,得争是非于廷陛间,皆号称言路。”⑤设给事中,以监督方式牵制废宰带来的六部权力过重问题。置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设都察院,御史隶属于都察院。至明代,台谏合一趋势加强,给事中、御史职权混同,即纠劾百官。“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官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核。”⑥“(六科给事中)稽查六部百司之事。”⑦台谏合一最终消弱了给事中的谏议、监察权,致使这一制度名存实亡。言官建制随君主集权程度深浅而变化,规模空前扩充。“其组织之密、职权之广、权威之重、委寄之深,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⑧传统社会之监察制走向顶峰,监察过程、方式严密。“明代监察法规的立法涵括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责任条例、风宪总例、督抚建置、各道分隶、纠劾官邪、考核百官、急缺选用、奏请点差、出巡事宜、照刷文卷、回道考察、问拟刑名、追问公事、审录罪囚、监礼纠仪、抚按通例等等,对监察机构的性质、地位、职能等予以详细界定。”⑨明代言官官品低、权重、责任广,掌控法纪,是以内治外、以小制大统治策略的体现。“对朝廷来说,言官位卑容易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对政府官员来说,言官权重使其有所顾忌,不敢妄为;对于言官本身来说,秩低权重使其自励,没有包袱,竭忠尽力。”⑩言官纪律严明,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必须端肃谨慎,遵守礼法,铁面无私,秉公办事。

明代统治者以“重典治吏”为基本国策,对监察官的职务犯罪给予充分的防范和打击。正常行使职权可维护、加强皇权,制约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长治久安。同时,是封建社会政治民主公开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官员间的互劾,使皇帝知道很多事的底蕴,使其免受蒙蔽。言官需自律,正人先正己,治下先自治。惩罚与防范相结合,指示性和禁止性相呼应,教化性手段与威慑性手段相配合,程式性规范与个别性规范相补充。纠劾行为不可随心所欲,“其纠举之事,需要明著年月、指陈实迹、明白具奏。若係机密重事,实封御前开拆,并不许虚文泛言。若挟私搜求细事,及纠言不实者,抵罪。”⑪言官享有特权,同时要承担义务和责任。需发扬传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之传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建功立业。处罚过失言官的方式繁多,轻者夺俸,再者外贬,致仕,重者谪戍边卫、夺官为民、逮下诏狱、廷杖或酷刑下丧命。“明代中叶以后,权力有所下放,只需将流刑以上案件报请皇帝批准……在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结构的沿革变化进程中,与相权不断被消弱、贬低和剥夺的情形相反,监察权却得到不断强化和提高”⑫。

同时,国家最高新闻传播机构亦由皇帝直接管辖,改都奏院为通政司,为中央政权服务。“它是为了皇帝能够耳聪目亮,能够从许许多多的渠道中,广泛地全面地了解帝国的各方面情况,了解执政的得与失和政策的落实程度等等,从而有利于皇权的稳定和巩固。”⑬皇帝允许言官发表高谈阔论。言官通过中央新闻传播机构发出有威慑力的声音,使皇帝不至于蒙在鼓里。同时,给予很大程度上的出版自由,“明代有完善的出版体系,官刻、翻刻、民间梓行,三元并进”⑭。邸报式大明官方新闻传播机构,是明代士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承担了舆论动向和上、下情流通工作,使皇帝掌控天下民情,百官动态。《书法雅言》采用民间刊刻、传播形式。“邸报具有较高的政治透明度,还表现在它敢于揭露朝廷弊政和官场上的黑暗,从而起到了监督政府和官吏的作用。”⑮然而,明中后期,言官群体掀起的社会舆论,捣乱、消耗而摧残了明代政治,无限制的言论自由和新闻传播自由同被限制的言论自由和新闻传播自由是同样危险的。监察官卷入并充当党争工具,监察后果的不确定性导致跌宕起伏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

二、谏诤

言官通过弹劾官僚监督政治。《卧碑文》《大明会典》中的相关制度表明,不仅允许言官发表言论,只要与天下国家利益相关,即使是草莽匹夫亦可上言。即,通过最大限度扩大从下到上,或者说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言论渠道方式改革政治。“比较贤明的统治者都不以言论罪人,反而鼓励人们发表政治议论”⑯,“天下无不可言之人,无不可言之事”⑰。这一政治构想与首辅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完全对立。通政司为了讨好张居正,不送呈对张居正不利的奏折,使言路受阻。而《万历疏钞》提出开言路,保障言官言路、独立监察权,使天下舆论在政治上有所反映。以顾宪成为首的万历东林士大夫认为,不仅是在朝官员,天下人皆可自由批判政治。

万历三年,南京给事中余懋学疏《陈五议以襄化理疏》,认为张居正应对“直臣”“敢言之士”从宽处理,不可因言论逆耳加以处分。遂遭削职。张居正门生河南道御史傅应祯奉《陈肤议光圣治疏》,言重君德、苏民困、开言路,言考成法强化民众收夺。遂下傅诏狱,好生打着问,后流放定海。万历四年,张居正门生巡按御史刘台疏《恳乞圣明节收辅臣权势疏》,代言天下之公,全面批判考成法,斥内阁集权,言言官不敢批判政治,无独立监察权。遂遭削籍,后流放广西,连坐兄弟。至万历五年,言官已丧失独立言论批判政治机能。史官翰林院编修吴中行疏《因变陈言明大义以植纲常疏》,批夺情,言纲常。遂杖六十。翰林院侍讲张位、赵志皋、张一桂、于慎行、李长春、田一俊,修撰沈懋学、习孔教疏救吴中行。次日,翰林院赵用贤疏《星变陈言以维人纪以定国是疏》,论夺情。杖六十,除名。再次日,刑部侍郎艾穆、刑部主事沈思孝疏《容辅臣守制以植纲常疏》,抗夺情,责张居正。各杖八十,戍边。二十二日,刑部办事进士邹元标上《亟斥辅臣回籍守制以正纲常疏》,言纲常,论刑罚苛刻。遂杖八十,戍边。

京察,翰林习孔教、援护张程以及刑部诸官员因“浮躁”遭处分。御史赵应元未参列张居正葬仪归乡,受处分。户部员外郎王用汲揭张,遭削籍。申时行废止考成法后,言路持续闭塞,采取顺从神宗之意的态度。万历十四年,大学士申时行疏请立国本。给事中姜应麟疏请立东宫,遭贬谪。吏部员外郎沈璟、同员外郎李懋桧、刑部主事孙如法等上奏定国本,或贬谪,或拟贬谪。神宗诏曰:百官出位越职。掌控言论上达范围,即封杀立太子问题之言论,变相考成法。顾允成殿试,在对策中言国本,神宗不可以对郑贵妃宠爱之私掩天下之公。王锡爵未将此对策给神宗过目,列第三甲二一三位,以迎合神宗。万历十五年,办事进士(“太学生”)顾允成与同年办事进士诸寿贤、彭遵古等上《邪险宪成扫灭公论疏》,拥护海瑞,言天下之公,模仿古代“击鼓上书”。夺三人冠带,强化管理制度,不许越职妄言。沈思孝上《遵祖制开言路以养士气疏》,支持顾允成“出位”批判政治,言言论通道阻塞。受警告处分。李懋桧上《谏官失责阻塞言路疏》,明言官任务,针对给事中邵庶禁“出位”言论。受降级处分。京察中,御史高维崧劾工部尚书何起鸣,受转配处分。吏部员外郎顾宪成上《恭陈当今第一切务以回人心疏》,言言官恐惧妄言批判时政,朝廷未倾听言官以外官僚“出位”言政,缺少宽容性。遂贬职。王德新上《乞广言路节权佞以定国是疏》反对处分批判时政的御史。下诏狱,革职。万历十六年,王锡爵之子王衡和申时行之婿李鸿等乡试成绩遭质疑,考官黄宏宪遭劾,左都御史吴时来等阻止弹劾。吏部给事中史孟麟、吏部主事姜士昌、吏部员外郎赵南星等“出位”批判内阁。内阁鼓动吏部给事中陈与郊、李开春弹劾赵南星和姜士昌。神宗留中上疏。遂史孟麟上《乞解党锢以杜谄谀疏》,言“出位”应贬职、廷杖处分,言官逆神宗之意要受贬职、廷杖处分。十六年末,给事中李沂劾宦官张鲸专政,遂遭廷杖六十。次辅王锡爵上《因事陈言疏》,反对贬职、廷杖言官。史孟麟疏不应留中送六科抄写的批判政府的上疏。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奏《恭进四箴疏》,批判神宗应戒酒、戒色、戒财、戒气,同时批判言路回避言论问题。神宗怒。申时行劝神宗做留中处理,言路进一步堵塞。这种死谏精神并未打动神宗,反而使皇帝盛怒之下对大臣奏章置之不理。

办事进士薛敷教上《大臣公肆党欺疏》,劾左都御史吴时来弹压言路,倡言官独立性。左副都御史詹仰庇认为,办事进士批判政治使上下等级崩溃。耿定向《乞骸疏》、王麟趾《乞斥邪臣以清政疏》、许弘纲《纠劾老悖大臣以开言路疏》、王孟煦《明执掌以开言路疏》、顾允成《客问》等分别参与讨论。万历十八年,皇长子已九岁,首辅申时行请立太子,不允。遂百官上疏不断。神宗下旨:“待过十岁,朕自有旨。册立出阁一并举行,不必烦言催渎。”⑱十九年册立,禁言国本。万历十九年,星变,神宗先下手夺言官一年俸。再次钳制言官言国本问题。汤显祖上《辅臣欺蔽如故科臣贿媚方新疏》对弹压言路、言官夺俸提出抗议,言申时行勾结言官问题。遂贬至广东徐闻县为典史,慰留申时行。工部主事张有德上《大礼届期祈宣示以昭大信疏》,奏成立太子礼仪注,获“烦言催渎”罪,建储时间延后一年。内阁斥太子礼延期,次辅许国与阁臣王家屏纳张有德请仓促具疏,首列申时行名,施压于神宗。随后,申时行密揭。内阁中书舍人黄正宾疏《皇储册立尚虚辅臣奸计可据疏》,揭露密揭问题。遭清议,打着究问。礼部给事中罗大弘上《险臣私揭欺君蓄叵心测疏》,迫使取回密揭,神宗大怒,贬为边地杂职。营救罗大弘之给事中锺羽正等人夺俸。御史钱一本疏《论相》《建储》,批申时行专断,不能匡正,主张公选内阁。万历二十年,首辅申时行致仕,次辅许国致仕,王锡爵因母病假归。吏部尚书陆光祖因申时行无视廷推制度,密荐大学士赵志皋、张位入阁而提出抗议。孙承泽上疏,言矿税之祸始于赵志皋、张位入阁,事因申时行秘荐而起,并力挺陆光祖。御史郭实劾备倭经略宋应昌“七不可”,遂因“阻扰国是”被贬。首辅赵志皋举国是五大困难,即国本、国防问题引发的政府批判风潮,使国是难以确定,国家难以安宁。次辅张位从“众论”角度论国是,认为“众论”认为“是”实为“非”,“非”而实为“是”时有发生,舆论不足为据。国事由各管辖部寺发表意见,将不同意见推送天子,最终行政决定权在天子。应肃正纲纪,强化上下管理体制,形成政治安定。顾宪成上《辅臣党诬同事乞戒饬以杜奸萌疏》,论国是和纲纪。刑科给事中史孟麟上《专职掌广言路以防阻塞以杜专擅疏》,主张六部对具体问题应有决定权,阻止内阁集权,限制君权。赵南星上《复新建张相公定国是正纪纲疏》,认为国是在众论中方能成立,众论之外无国是,天子亦不可在众论中选“合吾意”。张纳陛支持赵南星,上《邪官巧迎当路阴中受事铨臣疏》,建议内阁、六部、台谏为掌握国家大权。吏科给事中禄中立抗议高攀龙、安希范被贬,上《正人多斥乞顺舆论以公用舍疏》,重人事权,言朝廷代天下行权力,其决定权在于天下是否(舆论)之公。

围绕国本问题,政界争论不休。万历二十年,吏部给事中李献可和吏部诸臣请皇长子讲学,遭降级、夺俸半年处分。大学士王家屏反对,批判、引怒神宗而致仕。冯琦、郭正域盛赞王家屏。吏部给事中锺羽正、舒弘绪,户部左给事中孟养浩等支持李献可。遂杖孟一百,锺等除名。万历二十一年,二次入阁的王锡爵按神宗之意作三王并封诏书,引发顾宪成、顾允成、项德桢、岳元声、于孔兼、张纳陛、史孟麟、曾风仪、钟化民、薛敷教、朱维京等对王的批判,罗大纮等对申批判,三王并封罢。京察大计,反内阁派受组“党”非难,罢免下野。吏部尚书孙鑨遭夺俸处分,考公郎赵南星降三级,高攀龙、王汝训、于孔兼、魏允贞、陈泰来、顾允成、张纳陛、曾乾亨、贾岩、薛敷教等遭贬谪,顾宪成遭削籍。“鉴于顾宪成和东林党其他三四位领导人的极高声誉,全国的学者和维护该事业的官员云集东林书院并以讲学的形式开启了政治批判的风尚。”⑲项穆便是维护该事业的乡绅之一。“作圣述明……况学术之经纶,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⑳他恳求挽回天心,批判现实,展现了救世精神。万历二十七(1599)年,撰《书法雅言》,东林党人沈思孝撰《书法雅言叙》,姚思仁撰《书法雅言后续》。万历二十八年《重刊书法雅言》,东林党人项德桢(弟)发镌,沈思孝撰《书法雅言叙》,姚思仁撰《书法雅言后续》,陈懿典《重刊书法雅言》。万历三十三年,项穆与岳元声、姚思仁、项利宾、陈泰交、项德芬、朱大启、朱大烈、李培、沈希声、嘉兴知府车大任、知县郑振先等共建东林书院网络中的嘉兴府仁文书院,项穆捐义田千余亩。他们这场批判的本质甚至是当下新闻事业所关注的话题。

三、“谏议心相”“迂忠”之隐喻

“谏议则贵有正道格君之心,謇谔不阿之相。”㉑传统士大夫遵循道高于君的政治理想。君道超越王道,肯定并超越了具体的君主,成为君王的一般性规范,君主成为道论体系中的一环。道高于君理想凝结为政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观念和政治价值标准。士大夫以道事君,道义面前,君臣平等。“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㉒“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㉓道高于君理论赋予士大夫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独立的政治人格的追求。道高于君理论并非否定君主专制,相反起着维护君权的作用。明君尊重政治理性,昏君反之。“道者何?纲常伦理是也。”㉔文官眼里,帝王的一举一动都要遵循规范,违背圣王规范,逾越道德,追求本我的行为都应予以谴责。“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正人心,所以闲圣道也。”㉕项穆以及万历东林士大夫遵循圣人“格君心之非”的价值抉择,敢于谏争,为道舍身。“神宗主要采取如下三种打压措施:第一,言‘国本’者施以廷杖、降调之罚。……第二,将关涉‘国本’之奏疏‘留中’内廷。……第三,以即行建储为由,不准群臣疏陈‘国本’。”㉖在国本之争语境中,士大夫屡陈祖制、礼俗,相关冲突实质上以事君之道为中心,臣当如何自处的舆论导向问题。深层寓意士大夫身份归属感迷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的怀疑。

士大夫以好谏士风著称。“君明则较易接受臣下之谏诤,君昏则往往抑制言路。嘉靖后期与万历皇帝,士之抗争虽愈益激烈,而受压制和打击亦愈烈。”㉗言官群体与神宗之间的对抗,首先在于万历失德。谏张居正夺情的主要原因是维护纲常,认为此举违反祖制、传统伦理,失德。深层原因在于张主张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而万历东林党主张自下而上。言官卷入党争之后,混乱国事,沽名钓誉者甚多,导致神宗对言官缺乏好感,怀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万历对监察官员宣战,最后的胜利非他莫属。党争环境下,京察已成为排除异己,门户斗争的工具。士大夫“谏”某事,常有“直”“极”“切”“讽”等方式,其后为批评的内容。如顾宪成“直言”为行为发生,《直言天下第一疏》构成谏诤内容。在国本之争、矿税之争中被贬谪、罚俸之士,以及冲撞神宗使其大怒等获得了舆论认同。纳谏是圣明帝皇必备德行。而拒谏,或废弃谏臣则常与昏庸、失德、弊政等评述相粘连,甚至使庙堂士风恶化。“以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等‘八法’评定等差,以称职、平常、不称三等定黜陟。”㉘相关制度规定表明,被万历廷杖的诸臣多为“沽名”“妄言”等罪名,皆非实罪,体现出神宗夺臣下尽由其意的思路。万历末年,神宗荒于政务,阁臣与言路势如水火,党同伐异,官吏互劾。谏诤含有违逆皇帝,进行政治批判的意向,伴随冲突意味。

神宗留中百官奏疏,士大夫以伏阙、封还诏书、乞休方式向皇帝施压,形成君臣冲突。士大夫群体的谏诤热情源于对自我政治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以谏为忠的体认与价值判断。“忠臣爱君,死犹尸谏。”㉙士大夫并未探索出有效、合理、正当的谏诤方式,反而造成君主与社会之间的隔阂,统治失控,政局混乱。贬黜、廷杖等措施也不能压制士论声势,反而激发了士大夫谏诤的使命感。“将自我政治角色的归属感系于厚重的历史传统,从而在谏君一事上获得了巨大精神鼓励,他们前赴后继地以谏诤为手段,努力实现以谏为忠的自我角色体认。”㉚但在政治实践中缺乏灵活操作,不知变通,谏言较少被神宗采纳,反而加深了与神宗的抗争。反映出士大夫对公理、文化传统和民众价值取向的守持。“至若放斥苏、米,诋落元镇,更定笔阵数语,乃顷近书家不敢道者。”㉛“只是‘一言以塞责’,不以言论进谏君主,乃‘误国是’,可谓‘不忠’。当此国家危急之日,‘苟且逃难’,只想保全一身,乃是‘弃国’,也可谓‘不忠’。”㉜士大夫关注朝廷事务对公共社会的影响,对民间社会、民风的示范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民言的代言人。

“他若偏泥古体者,蹇钝之迂儒。”㉝项穆“愚忠”与今人所言“愚忠”含义完全不同。项穆讲的“愚忠”是以谏为忠,其价值取向是对“公理”的追求,要求皇帝改正不当的政治行为。“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献,立之为节操,宜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㉞力图从正书、议政,走向联合、实践,以改良政事之路。“晚明士风张扬的另一面,是随着政治时局江河日下,士大夫群体逐渐陷入一种无法逆转的政治角色困境中,他们持续实践以谏救世的政治理想,但看似强势的舆论话语权经常游离于具体政治运作之外,无力扭转时局。”㉟一切为了君父的政治意愿,使项穆与东林士大夫在党争之中忽视利益追求。“故而在政治利害、官场纠结的旋涡中,他们可以棒喝当头,急流勇退,随时跳出三界之外,归隐于山林下。于是他们可以逃脱‘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云深不知处’的迷茫,从局外洞观局内,保持了学人的良知,坚守着道的界标,批评时事,臧否当政,成为在野的政治反对派。”㊱今人讲愚忠是缺乏主见,一位按君主之意办事,忽略了传统忠君观中臣之政治角色的原则性与践行精神。项穆和万历东林士大夫的谏诤行为表现出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态度,自信任重道远,期盼仁政、有道之世。他们不避其难,视死如归。然,这种有限主体参与意识并不内涵人的个体独立人格,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参与意识不能相提并论。与趋炎附势、苟且偷生者相比,意义在于,弘扬了精神气质,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与组织认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书法文化传播方式转变,信息处理和舆论引导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左右兴衰,阵地决定存亡,只有增强使命感,行使话语权,引导主流舆论,合理传播书法文化的本质价值,才能确保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践行,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在研究中国文化时,必须重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辩证发展关系。”㊲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之间相互交融和互动,使新媒体具有多样共适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的书法文化舆论引导工作迫在眉睫。例如,有人主张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以确保书法文化与传统的血脉关系不中断。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全盘继承,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的经典具有超越性,永恒性和传世性的智慧,可反复为后人提供智慧源泉。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是具有可变性的。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通过丰富的方式和内容确保书法的文化内涵,以书化人,以美育人,增强文化话语权、民族认同与归属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而不是完全被商业味融化。文化自信不是文化民族主义,更不是文化形态决定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倡导学习任何国家的优秀文化,在文化上相互交流、学习,但拒绝普世主义的救世宏愿,那是赤裸裸的利益攫取。媒体融合环境下,编辑成为书法文化新闻的最后调控者,即新闻观察员、信息过滤器和媒体管家。书法文化编辑需采用多维视角观察,研究、分析、筛选组合,以全新的形式发布,在舆论引导下试图推动政治、文化发展。媒体融合时代的书法文化信息传输趋于漂移性、多元性、丰富性、互动性,大众告诉媒体他们关心什么问题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传统经典中的智慧和道德理想并不都能成为现实。”㊳道德理想教化,是应然而不是实然。文化政策制定者们通过观察社会舆论影响,判断最终的主流书法文化舆论、主旋律和正能量是否被认可。新闻编辑者需加强书法理论和批评的学习,提高专业度,根据被关注、思考的书法文化舆论,重视舆论引导的艺术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大众参与提供机会,并被大众接受。同时,书法文化信息的公开化,可消除大众与公权力之间的隔阂,增强大众对国家政权的信任度。主流舆论引导成为大众意见与公共权力运转的共鸣器,通过舆论的隐喻引导,强化组织成员的审美心理一致性,实现组织认同,产生团结奋进的凝聚力。

重视书法文化的双向互动传播。公众舆论的混乱会使书法文化陷入失调状态,必须理性地、公允地把国家文化战略合理化、潜隐化、组织化,把各种舆论转变为积极信念,维系集体精神、强化社会力量、实现和平渗透。新媒体作为民意表达的公共领域,成为大众和书法文化专家交流的中介。“应该使人民有权对错误的公权力行为行使检举的权利。人民对公权力的不满,如果没有畅通的正常渠道进行发泄,容易造成大的动乱。国家监察为此提供一个有效渠道,人们对公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不满可以向其检举、反映。”㊴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公布实施《监察法》,行政监察向国家监察的转变,为大众意见提供了宣泄口,以利于社会稳定。公共舆论领域是开放交流和舆论聚集的场所,具有监督书法文化健康发展和推动书法文化舆论发展的功能。随着网络传播的碎片化和复杂化发展,潜在的谣言和有害信息对媒体公信度产生负面影响。如病态字库体、书法行为艺术、观念书法等污染审美问题。“媒体融合不是抑制和同化个性信息需求,而是培植和满足个性信息需求。”㊵自媒体网民自主选择公开转发以及熟人圈分享,使我们进入了阅读的新时代,舆论场亦在互动中形成。“有些网络言论倾向迎合部分人的畸形心理需求,进行大量的情感引爆,谣言传播等,降低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公信力,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公民人权。”㊶提高社交媒体的公信力(即权威性、影响力和信赖程度),起到弥合分歧求同存异、强化社会监督和纲举目张关注民意的作用。通过增强舆论引导力、扩大媒体宣传力、运用大数据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政治感召力的途径,重塑媒体公信力。

传统媒体离我们渐行渐远,新媒体与我们紧密相连,社交媒体扩展了舆论传播范围,虚假新闻、网络谣言、信任危机,舆论生态环境日益复杂。增强书法文化的社会舆论引导,建立合理的公共话语空间,理顺网络关系以及搭建新的社会联结,成为人民的期望。舆论作为群众言说,意见表达千差万别,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具有片段性和连续性特征,所形成的意见通过媒体进入公共领域,激发大众跟从意见。群体言说的目的大多追求个体意义和独立价值。“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是为了达到损害一方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还是为了蛊惑,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已经成为了舆论的表现形式。”㊷由此,网络世界的言行因受道德、法律规范的约束,加强治理净化可谓大势所趋。“个人话题会随着微博舆论的出现直接转变为公共话题。”㊸社交网站、微博、博客、论坛、微信、播客等舆论传播工具的持续传播、分享、合作和行动,影响着书法文化舆论发展。“国家需要在理性主导之下进行国民媒介素质教育的规划设计。”㊹网络舆论带来了非理性化和情绪化问题。网民素质的培养,媒体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加强是社交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网络群体中,明确个体的道德责任,表达正确的道德言论,并建立道德共同体,制定网络道德规范,让违背道德的舆论受到惩治。网络舆情监察尤为重要。控制舆论传播源头,营造主动、主流、主体的舆论生态环境,形成一体化现代传播体系。“互联网对社会的这种重新架构和组织就是通过信息和传播的‘穿针引线’,带来资源的对接、匹配、发现、发掘和整合,形成新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社会资源的重新连接和配置。”㊺掌握新媒体舆论的等级持续、相互依赖、可渗透性特点,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微信、论坛、社区、微博、博客、播客中无数的网络串联,制造各种虚假信息,引爆信息点。今天,排山倒海般的人群相信虚拟串联中的文化侏儒和消费享乐主义信息,却少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象者。一个大众拥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媒体的舆论的虚拟串联,使文化殖民、精神生态失衡等文化病症日益复杂,却没有改变国人的文化自卑、失败情结。网络新媒体作为新观念的边界扩展者,应促使公民的政治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增强,形成新的网络政治文化。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国际、国内媒体传播的格局。书法精英化和书法世俗化有机结合,有限度地利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作用,团结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正确舆论导向,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传播秩序特点。“一种是危言耸听地夸大新闻;一种是杜撰虚假新闻以炒作市场。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合法的。”㊻书法批评和理论家的缺失将对舆论引导带来困难,会迫使媒体内部管理体系变革,建立具有协调功能的行业管理体制,以及跨行业管理体制。坚持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掌握准确信息使谣言和不良信息丧失传播先机,通过多角度、多侧面信息形成主流意见抢占舆论阵地,建立主流话语。手机媒体舆论信息管理,需要依靠新闻编辑,发展群众通讯员,才能确保引导舆论方面。

《书法雅言》可以涤荡心灵,抒发东方性情,在实现身份认同的同时通过传播实现社会认同目的,引导群体朝典雅优美的审美目标奋斗。书法文化的舆论引导是为了增强群体凝聚力,统一多元价值观,维持安定的社会持续。“观念错位使得当代书法在缺失文化的情况下走向反文化,在丧失价值底线中反价值,进而造成艺术的视觉暴力和精神盲目。”㊼错误的审美价值舆论引导,会使群体心理混乱,对党的事业失去信心、方针政策不能彻底执行,社会认同遭到破坏。“(认同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㊽按照社会身份论,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历程组成。透过这一历程,获得社会认同,使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社会认同通过组织实现,当个体对组织的生存性、归属性和成功性认同表示高度认同时,个体社会认同同时提高。社会分类操控是处于对国家事务全方位管理的需要,即使工具服务使用者需同服务提供商签订“七条底线”协议,完成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确定“我群”和“他群”,以利于具体舆论引领目标,防止群体话语失范。群体社会比较是对自身状态做出评价,得出振奋或忧虑的社会心态,疏导群体情绪,达到舆论控制效果。通过内群、外群的积极区分,筛选和区分不同群体的舆论,对对立面、不同视角、不同偏好进行理性分析,确定将要形成的意见,提出领导运动的核心意见。“我们不是为了社会本身去寻找社会,而是我们可能从那里得到荣誉和利益。”㊾群体认同动机使群体产生内在驱动力,使其朝可期待目标发展,提高自尊,减低无常感或提高认知安全感,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寻找存在的意义。

书、人、媒介、社会和自然之间是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的互动整体,鼓励五者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共处关系。书法文化舆论生态平衡之意义重大。

①㉑[明]项穆著,李永忠编著《书法雅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93页,第193页。

②㊲㊳陈先达《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页,第4页,第55页。

③⑨丁玉翠《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研究——以〈明实录〉为基本史料的考察》[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第72页。

④⑰㉜[日]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00页,第108页,第174-177页。

⑤⑥⑦[清]张廷玉《明史》(第16册卷178至189-卷180·列传第68,第六册卷64至76-卷73·志第49,第6册卷64至76(志)-卷74·志第50)[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803页,第1768页,第1805页。

⑧张治安《明代监察制度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0年版,第2页。

⑩㉘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第76页。

⑪[明]申时行等修,[明]赵用贤等撰《大明会典228卷(卷163至228)》卷209[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792·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82页。

⑫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⑬⑮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第78页。

⑭聂付生《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1页。

⑯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⑱《明神宗实录(卷205至247·万历十六年11月至二十年4月)》卷228,万历十八年十月甲午[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4240页。

⑲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⑳㉕㉛㉝㉞[明]项穆著,李中礼编著《书法雅言》[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2页,第3页,第1页,第48页,第48页。

㉒《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6页。

㉓[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29页。

㉔[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附年谱四卷(小心斋札记卷九)》[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汇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十四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07页。

㉖㉚㉟李佳《制度与时局——明代阁臣政治角色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18-119页,第99-100页,第102-103页。

㉗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㉙《明神宗实录(卷413至449·万历三十三年9月至三十六年8月)》卷420,万历三十四年四月庚戌[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7952页。

㊱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㊴姚文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9-40页。

㊵㊹高钢《传播边界的消失——互联网开启再造文明时代》[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3页,第183页。

㊶㊸常松《微博舆论与公共情绪的互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74页,第40页。

㊷朱小翠《舆论的隐喻引导与组织认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舆论引导功能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3页。

㊺高海珍《喻国明:站在媒介研究的前沿》[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12/c387571-25451776.html.

㊻㊼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第229页。

㊽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46页。

㊾[美]弗里德曼等著《社会心理学》[M],高地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猜你喜欢

舆论书法文化
书法
书法欣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书法
年味里的“虎文化”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谁远谁近?
书法欣赏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