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网信产业热点回顾
2020-04-18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张辉
◎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 张辉
网信产业作为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的代表,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也让人目不暇接。2019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人工智能、5G、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网信产业中的热点已经成为牵引产业发展的方向标。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科技产出迅速增长
近年来,主要经济体均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布局深耕,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美国2016年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日本、加拿大等国2017年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欧盟、法国、英国、德国、韩国等国家与组织2018年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2019年,世界各国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布局进一步深入。美国在2月发布了由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美国人工智能倡议》(American AI Initiative),要求政府机构将人工智能的研发投资作为优先事项,强调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方面的领导地位;6月又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更新版,确定了优先发展的基础研究、人机协作、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安全、公共数据和环境、标准、人力资源、公私合作等八大战略方向,助力美国继续引领世界前沿人工智能的进步;此外,在《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国家安全战略》等国防战略文件中,均强调在事关安全的关键新兴技术、国防领域加大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的投入。德国政府2019年出资5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并将在2025年底累计投入30亿欧元主要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社会对话、评估以及数据应用等,以落实其2018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战略;还计划在2022年之前为本国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提供1.28亿欧元资金支持。另外,其他国家也在积极跟进相关政策,丹麦、西班牙等国于3月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俄罗斯、荷兰等国则先后完成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初稿;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规划或重大计划。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积极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首次加入国家战略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三步走”战略目标、六方面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发布,科技部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工信部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等,人工智能产业的配套政策保持了密集跟进。2019年,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科技部先后印发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探索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新方式,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海量的搜索数据、开源社区的技术交流、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广泛的行业竞争优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从应用实践看,在2019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上,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等企业,分别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智能视觉方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集中亮相,展示我国人工智能产品应用的最新成果。在第六届世界通讯社大会上,新华社AI合成主播亮相,在外型、口型、声音和姿态方面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引起与会者浓厚兴趣。从产业结构看,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是较为成熟的市场领域。从企业发展看,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自2012年起迅速增长,截至2019年3月,全球共监测到人工智能企业5386家,其中我国1149家,仅次于美国的2169家。此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热潮与投融资热情在逐步回归理性,在融资轮次中,种子轮/天使轮融资占比进一步缩减,B-E轮融资占比提升,这说明随着人工智能市场板块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投资轮次后移,这表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经历创业爆发阶段后走向成熟。
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关科技产出也跃居世界前列。从论文产出方面看,2009年至2018年十年当中,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论文发表量逐年增加,中国占比逐年增加。从专利申请方面看,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10月,中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百度、腾讯、微软、浪潮、华为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前五,其中,百度以5712件位列第一,并包揽了深度学习技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驾驶等多个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第一。
5G商用开局良好,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9年被认为是5G商用元年,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5G被多个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部署方面,韩国在2019年年初宣布5G进入商用;美国特朗普总统于4月在白宫发表重要演讲,拟投入2750亿美元建设5G网络;欧盟于2018年开始预商用测试,提出2020年各个成员国至少选择一个城市提供5G服务。在产业应用方面,摩纳哥在全球首先实现了全境覆盖5G网络;美国运营商AT&T、三星奥斯汀半导体工厂和三星美国公司共同发布了5G工业应用试验;Telefonica德国公司与爱立信合作,在梅赛德斯奔驰位于辛德芬根的56号工厂建设用于汽车生产的5G移动网络;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研究所与爱立信等合作伙伴一起,启动了欧洲迄今最大规模的5G工业应用研究项目“欧洲5G工业园”,在专用的5G频段(3.7GHz-3.8GHz)探索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以落实德国“工业4.0”战略。
5G网络将带来高速率大宽带、低延时高可靠、低功耗海量连接的网络环境,促使移动互联网向万物互联转变。从5G的细分行业来看,车联网、物联网(IoT)以及以虚拟现实设备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是5G发展的重要应用场景。在芯片、运营商和通信等厂商共同推进下,5G将支撑千亿量的连接,不仅会掀起新一轮的移动通信方式变革,并结合云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社会变革,进入一个万物感知的智能社会。
随着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5G网络建设大范围铺开,我国5G商用形成了良好的开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开通5G基站12.6万个。2020年我国将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在标准制定方面,我国厂商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掌握较高比例的核心标准,在5G标准推进速度、推进质量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占34%,居全球排行榜首位。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5G专利申请聚集地之一。截至2019年9月,在5G关键技术领域,全球范围内已公开专利申请总量为7万多项。其中,向我国提交的申请量为19334项,约占总数的27%。在经济效益方面,5G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高速持久的经济增长,带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达8.4万亿元;就业贡献方面,预计到2025年,5G将直接创造310万个就业岗位。
5G使得海量数据的有效传输成为可能,为垂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很多垂直应用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在既有网络下暂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5G的多种连接技术可支持海量机器类通信,满足机器类通信所需的低成本和低功耗要求。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5G网络传输在2019年春晚深圳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间传输实时的4K电视信号,这是我国首次实现4K超高清内容的5G网络传输,相关技术应用于同年的两会新闻中心;此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2019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会场设置超高清互动体验区,成功实现我国首次8K超高清电视节目的5G远程传输。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公司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本次手术跨越近3000公里,实现5G远程手术操控,开启了远程医疗的新篇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后,实现机场航站楼5G网络全覆盖,实测速率超过1.2Gbps,并建成基于5G的智慧出行集成服务系统,这是5G千兆网在民航领域应用孵化的样板试点,为旅客构筑立体化的智慧出行服务。这些案例表明:5G可以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向新媒体、远程医疗、智慧交通垂直行业领域加强渗透,为垂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垂直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在万物具备互联能力的基础上,大连接、低时延的5G网络可以实时传输前端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提升数据采集的及时性,为流程优化、能耗管理提供网络支撑。5G具有媲美光纤的传输速度、万物互联的泛在连接和接近工业总线的实时能力,足以助推城市的智能升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提出到2022年,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遴选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12月,宝武集团鄂城钢铁信息化业务平台联调成功,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鄂城钢铁正式迈入“5G+智能制造”时代。
但5G通信同样存在挑战,如建网运营成本较高、计费机制不完善、物联网碎片化,以及存在行业壁垒、安全问题等。5G单个基站的价格是目前4G基站的2至3倍,要达到现有4G网络的覆盖水平,基站总数将是4G基站的2至3倍。此外,单个基站的耗电量也较以往大幅增加。新业务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起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需要一定周期。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还面临着存在行业壁垒、跨界融合不充分、“最后一公里”落地难等挑战。目前5G商业模式还是在消费端较多,在企业侧相对较少,共建的合作生态尚未形成。
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倒逼数字治理水平提升
在全球经济缓慢曲折的复苏进程中,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及广泛渗透,在持续催生新兴产业的同时,不断激发传统产业的发展活力,数字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2019年,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实践探索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德国联邦政府9月审议通过并发布区块链战略,明确了金融、技术创新、投资、数字行政、教育科普五大领域的行动措施,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机遇,挖掘其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潜力。韩国政府10月发表了《数字政府革新推进计划》,计划到2022年投入超过7.2千亿韩元(折合人民币43.7亿元)用于革新数字政府,推进便民措施。最快将于2022年全面普及电子身份证,取代现有的实体身份证。此外,部分国家开始探索构建数字税体系: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通过数字税计划或法案,欧盟积极倡导成员国对数字服务收入征税。
2019年,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该法规作为电商领域的基本法,对包括个人在内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行为给予了规范,对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建设,河北省(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接受授牌,着力打造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标杆。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五大要求,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因势利导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继续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为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2017年专门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系统,截至2019年8月4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申请了涉及数字货币的共74项专利。
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创新驱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信息通信业发展势头平稳,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68%,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发展期,目前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9%和50%,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成效明显,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的主引擎。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实现优化。
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动能、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数字经济仍将以高速增长态势驱动全球经济增长,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创新演进升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因此,提升政府数字经济治理水平是当务之急。这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坚持包容审慎治理理念,创新行业治理方式,优化治理手段,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
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迅速,亟需填补人才缺口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快速变化,国际网络竞争博弈加剧、攻防对抗更为激烈、数字经济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升,世界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在2019年持续出台措施强化网络安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于美国网络安全人才队伍的行政令,提出设立联邦政府网络安全人才轮岗机制、开展“总统杯”网络安全竞赛、向优秀网络安全人才颁发“总统级”嘉奖等行政措施。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物联网设备安全改进法案》,该法案通过提高政府物联网设备供应商的标准,利用政府的购买力来推动物联网安全市场的发展。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联合高校建立了欧洲最大的应用型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国家应用型网络安全研究中心ATHENE,德国政府2019年为该中心投入1250万欧元,2026年时年资助金额将增至3700万欧元。欧盟投资6350万欧元启动网络安全能力建设计划,共同构建欧洲网络安全专业分析网络,加强欧盟网络安全产业协同。欧洲议会通过《欧盟网络安全法案》并付诸实施,首次明确提出了欧盟网络安全认证计划,促进欧盟各成员国销售的认证产品、流程和服务满足统一的网络安全标准,为各成员国开发具有互操作性的网络安全产品提供便利。北约总部牵头举办“锁盾-2019”网络安全演习,23个国家的网络部队和大型企业的1200名网络安全专家参与,演习旨在强化各国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网络安全合作,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应急协同能力。
自《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逐步健全,网络安全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行政法规方面,2019年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网络安全行业相关行政法规包括《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定》;在此基础上,《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行政法规先后公布并付诸实施。在相关法律方面,2019年网络安全相关立法计划稳步推进,《电信法》《数据安全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相关研制论证工作有序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已先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些工作使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执法力度持续加强。
随着国家网信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国内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迅速发展,近年来网络安全产业增速持续保持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上,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从企业发展来看,网络安全企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大型IT厂商推进网络安全联盟、协作共同体的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界企业间合作;网络安全企业融资活动保持活跃,市场热度不减;网络安全企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各地着力打造网络安全产业集聚中心。展望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异军突起,成为近期关注热点;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发展态势转好,有望改变过去“重产品轻服务”的局面;产业生态协同方兴未艾,推动产学研共同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下,网络安全产业迎来了风口期,但网络安全人才短缺也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2019年(ISC)2网络安全人力研究报告》估算目前的网络安全从业人员为280万,并预计目前网络安全人才的缺口数量为407万,数据显示网络安全从业人员数量仍需增加145%。其中,亚太地区缺口最高,达到了260万。目前,国外已经开始采取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理念加快人才培养。我国网络安全学科教育培养规模有限,每年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人数仅为1万人左右,人才培养速度远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网络安全市场;同时,从业人员普遍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要求。因此,我国现阶段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网络安全部分岗位人才短缺、技能不足的问题日益严峻,亟需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补齐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目前,我国在高等院校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还通过加大网络安全领域教学资源建设,支持举办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等方式,深化网络安全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探索建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
结语
当前,网信产业处于发展潮头,科技革命的浪潮将颠覆和变革各个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不只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高地,更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2020年,网信产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