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实践与探讨

2020-04-18石羽茜魏怡真朱惠娟薛华丹罗林枝张抒扬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年4期
关键词:博士后住院医师医学教育

石羽茜,魏怡真,朱惠娟,薛华丹,罗林枝,潘 慧,4,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1.教育处; 2.内分泌科; 3.放射科;4.医务处; 5.心内科,北京 100730)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自2013年底中国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北京协和医院一直积极探索创新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申请并获批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此项目作为升级强化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医学人才。项目内应用的模块式教学法(module teaching method)是以核心胜任力(core competency)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之一。

1 模块式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模式从重视知识输入到重视能力输出的转变,模块式教学方法逐步被公众认知,并且更加广泛的被应用在教育的众多领域。这是一种基于结果推动教育过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其中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模块式技能培训”(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s)和90年代盛行于北美地区的“胜任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两种流派最为突出[1]。

近些年,医学教育实现了从基于结构和过程的医学教育向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training,CBME)的转变[2],中国医学教育在发展“模块式教学方法”过程中,已先后试用于护理教育、医学基础及医学检验技术等领域[3-5],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2 模块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中的实践

传统的教学培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以及授课模式存在耗时长,授课重点不突出,知识梳理不系统等问题[6]。基于“同一功能模块”的教学并辅助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梳理教学内容体系,极大程度上解决了自主学习时间少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积极探索并实施“模块式教学模式”,模块课程作为日常临床培训的重要补充,主要由专科模块课程和公共模块课程两部分组成,需要科室与医院紧密配合,培训内容覆盖不同领域,相互交织,彼此衔接。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科模块

科室需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设计个性化课程,模块课程难度和深度随着培训时间增长而逐步提高,可以分为基础模块与高级模块。以内科学系为例,临床医学博士后在入站第一年需要完成基础理论模块和基础操作模块,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每个亚专科培训内容完成后即进行考核。第二年开始进行高级理论模块和高级操作模块的培训,由集体课堂变为针对性更强的小组讨论学习,由轮转专科的带教小组指导并进行考核[7]。

2.2 基于核心胜任力设计的公共模块

本项目根据住院医师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胜任力设计公共模块课程内容,并邀请院内外知名专家教师参与授课。公共模块设置课程负责人(PI),并采用集体备课,以保证课程设计的同质性与连续性,结合传统课堂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从多维度在住院医师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指导。

公共模块共有5门课程,分别是医学人文素养、临床思维训练、批判性阅读、临床研究设计课程(designing clinical research,DCR)以及医学教育讲座。通过这些公共模块课程,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过程管理,希望着力培养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

2.3 课程开展与评价反馈

2.3.1 临床医学博士后模块课程初步开展:北京协和医院为临床医学博士后在第一年培训期开设医学人文素养公共模块和临床思维训练课程;第二年培训期开设临床研究设计课程及批判性阅读;医学教育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程时间贯穿整个3年培训期。本项目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课程效果与形式进行调研与优化。本文中仅以“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为例,介绍课程开展与评价反馈情况。

2.3.2 初步反馈与课程优化:通过对2016级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座谈与问卷调查,本项目重点针对首次开展的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的内容、讲师评价以及整体课程负担等主题进行了评估与效果反馈。

在全体20名2016级临床医学博士后中,绝大部分学员认为公共模块课程强度适中或稍有强度,只有2位学员认为课程负担较重至难以完成。

对于课程内容与整体效果等维度,本项目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采集课程评价(表1)。大部分学员对课程评价表示满意,且课程收获尚佳。但由于首次医学人文素养模块全部采用线下课程,虽然结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授课形式,但因授课耗时较长,部分课程内容更偏向艺术人文而偏离医学本身,造成了部分学员不感兴趣,课程出勤率和满意度不高的情况。

表1 2016级临床医学博士后对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评价(调整前)

2.3.3 调整后课程设置与评价反馈:在充分了解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建议与诉求后,由于上课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引起的“工学矛盾”成为首要问题。本项目对医学人文素养课程进行了优化与改革。首先,选出主题核心、 形式新颖、 参与度高和综合评价最突出的课程作为线下课程,学员感兴趣的内容包括“医患沟通”“压力管理”“缓和医疗”“外交礼仪”等。随后,开放并更新了大量的线上课程,内容丰富、主题多样,包括“医学电影艺术赏析”“营养与健康”“中国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等,学员可以通过自选的方式完成其他课时的学习。这样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给予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更加自由的培训空间,也更加实现了模块式教学方法所强调的灵活性以及学员参与度。

调整后的医学人文素养课程安排在2017级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期间得以实践。完成此模块课程后,本项目对2017级临床博士后进行同样的座谈与问卷调查,在填写问卷的36位学员中,88.89%的学员认为课程强度适中,仅有4位学员认为课程负担较重。在李克特五级量表中,表示对课程内容、讲师水平、课程组织以及整体收获很满意的学员比例明显高于2016级同期学员评价(图1,表2)。

3 总结与展望

经过两级临床医学博士后的意见反馈,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已逐步优化与完善,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员提供了多彩丰富的课程内容,也保证了学员上课的兴趣度与参与度。但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本项目关注到模块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系统关联,而不应该将相关内容无原则的堆砌。对于医学人文素养,应尽量做到医学与人文学科交叉与融会贯通[8],使住院医师在提高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洞察人性、敬畏生命,更深入地看待自身和职业地位和价值,更坚定地承担起医者的重担。

对于公共模块课程的内容系统性、同质性以及长远的效果反馈,还有待进一步的修订、优化与验证。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针对模块式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构建围绕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有效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整体水平,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猜你喜欢

博士后住院医师医学教育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