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山茶”意象
2020-04-17张敬雁
摘 要:山茶是原产于中国,喜温暖湿润的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位列于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之珍品”的美称。因山茶花期为冬末至初春,可耐零下十度低温,又有美名为“薮春”,“耐冬”等。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群中,除山茶之名外,海榴也指山茶花。山茶意象虽不及牡丹、莲花、菊花、腊梅等意象被广为称颂,可也是具有一定文化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花意象之一。因其花期特殊,诗人往往将其与腊梅,松柏类比,与人的气节和品格相联系。又因其花朵如同牡丹雍容,又有桃花的艳丽,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关键词:山茶;意象;惜春
(一)“山茶”意象的渊源
山茶最早出现在文献之中,是出自唐代《南昭画卷》,其中记载了两棵云南的山茶古树的样态,那时山茶被成为“瑞花”,因佛家认为山茶是祥瑞之花。在《四库全书》所辑张翊所著的《花经》中也有“山茶”的记载,因查证张翊为三国时期人,山茶的最早文献记载也就提前到了三国时期。《花经》是第一部以“九品九命”等级品评花卉的著作,张翊将山茶定为“七品三命”。
山茶最早作为诗歌意象进入中国古代诗歌之中是在南朝时期,最早写山茶诗的是南朝陈代人江总(519-594),其在《山庭春日》中写道“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河边的垂柳将河水映成绿色,红色的山茶绽放将春池映照成红色。这也间接地说明南朝时期山茶已经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具备了一定的观赏价值。隋炀帝杨广(569-618)的《宴东堂》中也写过含有山茶的诗句“雨罢春光润,日落瞑霞辉。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
(二)“山茶”意象的赏玩之趣
山茶花有牡丹姿态,又不似牡丹硕大华丽,有“小家碧玉”之感。山茶花有梅花“凌寒独自开”的习性,又不似梅花零星掩于雪中。在古代诗人笔下,“梅花”意象往往清高独绝,品质倨傲,难以亲近。而山茶同样忍受寂寞风雪,却在栏杆内盛放得荼靡,为人们带来春之讯号。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中将常见的三十六种花分为三类,称为“十二师”,“十二友”和“十二婢”。山茶被列于“十二友”之中,山茶等十二种花“或风流自赏,或清芬宜人,此十二种品列中等,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杯,不独蔼然可亲,真可把袂共话,亚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为友”。在古代诗歌中,山茶便扮演着“蔼然可亲”的友人角色。
宋朝诗人董嗣杲的《山茶花》中详细描写了山茶的样态。
老树苍枝翠子乾,烂红搀向雪晴看。
绿攒劲叶身边刺,金凝纤须腹内丹。
鹤顶剪开霞瓣暖,骊珠遗下日亡寒。
几多名品中州有,染透春风十二阑。
诗中描绘了山茶树之“苍翠”,花瓣红如鹤顶,光泽如同骊珠遗落于世。“十二阑”即指曲曲折折的阑干。山茶种满了栏杆之内,迎着春风吐露芬芳,足以看出时人的赏玩,喜爱之情。
苏轼曾在《邵伯梵行寺山茶》中写道“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诗人与山茶花相对相怜,苏轼也选用了“烂红”一词来形容山茶的红的程度,与残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山茶的可爱。宋朝诗人杨冠卿的《山茶》诗写道“绿叶巃嵷衬渥丹,疏林残雪尚班班。先驱特为东君至,怕向春风桃李间”,描述了山茶的生长时节,又将山茶比做东君先驱,春之信使。
(三)“山茶”意象的借景抒情
古代诗人常用春花的意象来表达赏春,惜春以及伤春之意。陆游就曾在描写卖花翁的诗中言“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表达花是春日不可缺少之物,自己也频频沉浸在春光中赏花醉酒。宋太宗也在《缘识》诗中说道“寒销暄盛同天色,花柳逢春谁不惜。几许人心达久长,光阴知道留难得”,用“春花”与“春柳”表达对春光的喜爱之意。
辛弃疾也曾与客人同赏山茶花,并对一朵忽然落地的山茶加以描摹,引出伤春与惜花之感。如下:
《添字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堕地,戏作》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酒宴过后的情景,以“孙寿堕髻啼妆”来形容山茶花的娇美。下片引出伤春之意,花期有尽时,又不堪风雨摧残,终究是留不住身,也留不住春。本有那么多盛开的山茶花可写,却偏偏对一朵残落在地上的山茶青睐有加,对于山茶本身所蕴含的诗意与情感,可窥见一斑。
(四)“山茶”意象的托物言志
用“山茶”意象托物言志的诗句可谓不胜枚举。因山茶花的生长习性与梅花相似,花朵娇艳,耐久耐寒更胜梅花,“山茶”便成为了诗人们赞赏的对象。陆游以“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盛赞山茶的隐忍若君子;宋代诗人郭印写道“枯林独秀染胭脂,不使群芳次第窥。月桂殷勤来并色,江梅寂寞许同时”,在他看来山茶花远远超越百花,连月桂也殷勤地攀比颜色,梅花也不甘寂寞愿与山茶同放,用一系列的侧面描写烘托山茶所具的品格;明代诗人曹义也写道“一枝娇艳雪中开,醉怯寒风傍腊梅”,山茶以娇艳之姿傲立雪中,非但不突兀,反而多了一分闲适之意,以醉态依傍在腊梅身边。
詩人们不仅将山茶的习性与君子的品格相联系,还频频以山茶自比,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不与众人同流合污,自愿尝受风雪折磨,也要守住心中之志。明代诗人黎扩的《山茶》诗这样写道“叶苦寒摧绿,花愁雪妒红。自知荣适晚,不敢恨春风”,山茶守时守节,耐得住寂寞,并不为别人的催促与嫉妒所动摇,也不对春风心生怨念,只本本分分的守护自己心中的“道”,这也是诗人“本我”的体现。
结语
“山茶”是可供文人墨客赏玩和描写的客观植物,同时,又作为一个花的意象,作为一个情感与形象的融合体出现在诗歌之中。诗人们使用“山茶”意象抒发惜春,伤春,歌咏春天的情感,也将“山茶”的习性和样态与人的品格和状态相提并论,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诗歌的意象群有了山茶花的加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诗歌有了山茶的点缀也更含蓄,更蕴藉,更有耐读性。
参考文献
[1]王剑冰.2015中国年度散文[M].张昆华.名人名花名山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俞香顺.海榴辩[J].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
[3]马慧珍.诗歌的意象蕴意及审美[J].青海民族学院.2008
[4]付蕾.植物意象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价值[J].山西大学.2015
[5]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
作者简介:
张敬雁(1997年-),女,汉,黑龙江省绥化市,硕士研究生在读,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