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梅达格胡同》翻译

2020-04-17李颖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期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功能翻译理论在德国开始兴起。该理论关注语言功能、语言维度、语言重点等方面,以此为基础探索翻译方法、翻译行为及翻译目的。本文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梅达格胡同》中译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梅达格胡同》;中译本

納吉布·马哈福兹是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梅达格胡同》是其1947年出版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影响极大。马哈福兹以一条出入口重合的死胡同为载体,将二战结束前胡同居民们凄惨荒诞的生活故事清晰呈现在读者眼前。1985年,由郅溥浩先生翻译的《梅达格胡同》出版,让更多中国读者能够了解到这部作品。本文试图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探究《梅达格胡同》中译本,以此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一、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划分来看《梅达格胡同》中译本

德国功能派出现于对等理论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创始人是凯瑟琳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赖斯借用布勒(Karl Buhler)关于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以及视听类(andiomedial)语篇。《梅达格胡同》表达的是发出信息者的态度,注重审美性与形式,属于表情类文本。

赖斯与弗米尔合著的《转化理论的基本原理》(1984)一书主张,翻译应主要受控于占主导地位的功能,或者受控于原文的“skopos”(希腊语,意为“意图”、“目的”、“功能”)。赖斯建议“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Reissue,1976:20)。表情类语篇的译文应该传递原语的审美性和艺术形式。翻译应该使用“同一”策略,即译者应采用原语作者的观点。若译者在此类型文本中不顾原文,在翻译过程中融入过多个人情感,或不了解原文涉及的文化与宗教背景,或许会偏离原语作者的本意,译文便会失去原文的意趣。如:

“说不准我还是哪个帕夏的私生女呢,哪怕是通过非法途径生的也好。”

句中,作者将“帕夏”一词直接音译,而非对应中国的官级名称翻译,保留了阿拉伯语的特色。

二、从霍尔兹·曼塔利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来看《梅达格胡同》中译本

霍尔兹-曼塔利(Justa Hulz Manttari)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借用了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概念,旨在为很多的专业翻译情境提供一个模式和指导。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和翻译(translation)是不同的概念。翻译行为理论把翻译看作是由目的所驱动、以结果为中心的交际活动。这个理论关注翻译的过程,把翻译过程看作是涉及文化转换的“信息传递综合体”:“翻译并不是简单地翻译词、句或是文本,而是引导潜在的合作,跨越文化障碍,促进功能性的交际。”

如当有政党为拉拢人心到梅达格胡同开展活动时,读者不仅明白了原文的意思,还能从译文感受到哈米黛对新鲜事物的欢喜。再联系前文对哈米黛这一人物的刻画,读者对她的形象便愈加了解。

“她被这迷人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一双美丽的眼睛中闪现出愉快的光芒,嘴角浮现出甜蜜的笑容。她被长袍紧紧裹着,只露出紫铜色的脸庞、小腿和额间乌黑的秀发。”

翻译行为十分注重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功能性交际文本。这就意味着目的语文本的形式和文体应该取决于该形式和文体在目的语文化中是否“功能上合适”(functionally suitable),而不单是复制源文本的各种特征。《梅达格胡同》就是在保留原文特征的基础上,使用更贴合汉语特征的语言表达,令读者更容易融入其中。

三、从“目的论”来看《梅达格胡同》中译本

20世纪70年代,维米尔将“Skopos”一词引入翻译理论。目的论先于翻译行为理论提出,但可视作翻译行为理论的一部分,因为目的论关注的是以原文为基础的翻译行为,尤其是译作的目的,这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何种翻译方法,译者必须清楚翻译的目的以及目的语文本的功能。

目的论有两条基本规则:译文必须内部连贯;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即连贯规则(coherence rule)与忠实规则(fidelity rule)。前者指对译文接受者来说,译文必须与其相关,符合其认知与处境。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要有连贯性。连贯规则优先于忠实规则。

《梅达格胡同》中译本前后语言风格一致,让读者沉浸在同一种语言环境。如当仰慕哈米黛的青年阿拔斯对她表明心意,她本因阿拔斯贫困而对他的爱慕不以为意,但当阿拔斯告诉她自己要去参军时,她开始觉得阿拔斯可以出人头地,自己也能迎来新生活,译文接收者也能体会到哈米黛内心活动的转变。

“她渐渐从犹豫中解脱出来,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丝亮光,一丝耀眼的金黄色的亮光。如果说这个人不能使她满意,也不能激起他女性的温柔感情,那就让她喜欢的这一丝亮光大放光明,来满足她追求力量和虚荣的强烈欲望。”

四、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与传统等值观不同,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时首先要考虑翻译目的,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方法,而非拘泥于直译或意译,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内容对等或形式对等。在《梅达格胡同》中译本中,译者为达到预期翻译目的与效果对翻译方法进行灵活处理,离不开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纳吉布·马哈福兹(著),郅溥浩(译),《梅达格胡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注释:

[1]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10页。

[2]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140页。

[3]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10页。

作者简介:

李颖(1995-),女,汉族,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17级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