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研究
2020-04-17李树山周晓娅李红梅
李树山 周晓娅 李红梅
摘 要:BIM是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其关系着建设三方的利益,而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使工程建设朝着精准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基于BIM技术的特点,对BIM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应用思路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TU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5168(2020)01-0090-02
Abstract: BIM is a new technology and metho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three parties.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cost management make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develop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accuracy and rationalization.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M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outlook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im in the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Keywords: BIM;construction engineering;project cost;fine management
1 BIM技术及其特点
1.1 BIM技术简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工程建设行业一种全新的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和方法。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为工程建设各方提供一个包含各参与元素的统一模型和信息共享平台[1]。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来整合工程信息,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BIM技术引起了建筑行业的变革,也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理念。
1.2 BIM技术的特点
相对于建筑工程传统造价管理方式来说,BIM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2]。
1.2.1 面向对象的信息集成。BIM技术通过面向对象的三维模型信息集成,实现工程设计方案从传统二维图纸向三维模型的转变。传统二维设计图纸采用点、线、符号等简单元素表示构件,而BIM采用面向对象的表达方式来描述项目的每一组成部分,使模型能集成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要素,实现对工程特征的完整描述。
1.2.2 基于平台的协同作业。在BIM系统中,各参与方通过高效、实时传递要素信息,交付数字化模型,形成协同交互的工作场景。各参与方都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建立业务规范,进行业务、技能、数据等方面的分工合作,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全寿命周期BIM模型与工程造价要素进行有效集成,项目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数据能前后协调,相互作用,开展项目的价值分析、合约管理、过程控制、效应分析,进而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作业。
1.2.3 模拟可视性。BIM基于面向对象的表达形式,将传统二维图纸中的线条式设计构件转换为三维的空间实物图形。各专业图形可以汇集到统一平台,建设工程项目可以用三维图形来直观展示,而且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基于BIM模型可以在建设项目各阶段进行相应的模拟仿真。例如,在设计阶段,使用BIM可以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和方案优化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过程,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运维阶段,可以模拟项目修缮维护工作。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应用现状
量、价、费是造价管理中的三大要素。工程计量工作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重复进行,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计算难度也很高。传统手工算量方式难以满足现阶段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需求。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控制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新思维、新方法,其可以在工程项目全过程阶段进行各种造价活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3]。
2.1 造价平台与图形结合,实现自动算量计价
工程造价是由工程量和单价共同决定的,工程量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工程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投资的准确性。造价平台与图形相结合,基于数字建造和BIM的理念,改变了传统计量计价的模式。造价文件中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可视化模型,实现三维模型与造价同步变化,且可框图出价,通过条件统计和区域选择即可生成阶段性造价文件,充分利用BIM模型进行各阶段造价管理。
2.2 统一模型,实现造价管理的信息共享
BIM模型集成了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各阶段、各专业的信息。各专业可以共享BIM模型,不必重复建模,可以同时进行多专业、多人协同工作,促进了不同参与方在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协作,实现了信息共享、数据公开透明,提高了工程项目参与方对成本控制的能力。
2.3 精细化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计算
BIM信息模型建立后可以引入虚拟技术,实现在建筑中的漫游,借助动画效果实现碰撞检查、智能化管理等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可视化,从每个时间节点和空间部位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确算量,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确计算。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发展思路
2019年,“中国建造”第一次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也代表着我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中国建造”需要从工程技术和BIM技术两方面着手。从工程造价管理上来说,就是让每一个工程项目的综合价值更优,工程的建造成本更低、投资价值更优、社会效益更好。基于BIM技术特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在BIM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需要建立以BIM为核心的工程造价业务标准,可从工程分类标准、工料机分类及编码标准、工程特征分类、工程分解与描述标准、BIM数据模型标准、BIM过程交付标准等,结合定额研究及资源消耗评价,通过造价相关信息与BIM模型结合,实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全过程的应用。
第二,以BIM模型为基础,集成造价组成的各要素,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自动算量、智能组价,有效提升计量计价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以此为基础,进行工程项目的价值分析、过程控制、效应分析,实现工程造价数字化管理目标。
4 结语
随着BIM、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广泛应用,工程造价领域将会通过数字化的协同平台,实现工程造价数据结构化、实时在线化、应用智能化;通过共享的生态系统,实现工程造价专业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周小溪.BIM技术在水电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造价管理,2017(4):82-86.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咨询规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