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0-04-17师树岩
师树岩
孟州市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全市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地下害虫、苗蚜等,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缺苗断垄,影响小麦的长势和分蘖质量,最终造成小麦减产。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孟州市农技人员结合全市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从播种期入手,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防控技术。
一、小麥主要病虫害
(一)病害
1.土壤传播的病害有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全蚀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毒病。这些病害发病时间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从小麦返青期开始。
2.种子传播的病害有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秆黑粉病。带菌种子是病害传播的唯一途径,发病期伴随小麦的整个生长期。
3.种子和土壤传播的病害一是赤霉病,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空气湿度较大时发生;二是黑胚病,小麦从每年的2月中下旬开始拔节至成熟均可被侵染,以灌浆期侵染为主,小麦籽粒成熟后期,病菌开始侵染引起黑胚,随着籽粒成熟,黑胚率增加。
4.昆虫传播的病害。黄矮病是由麦蚜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病害,侵染时间为每年的2月下旬至5月上旬。
(二)虫害
1.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吸浆虫,从小麦播种期到返青期均可发生危害。
2.叶部害虫有蚜虫、麦蜘蛛、潜叶蝇、麦秆蝇,危害时间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
二、绿色防控技术
(一)土壤处理
1.深耕深翻耕地。要求耕作深度在25 cm以上,可有效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2.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玉米秸秆要充分粉碎,结合深翻,加入秸秆腐熟剂加速腐解,杀死部分虫卵。
3.清除杂草。小麦播种前,清除地边、沟边的杂草,降低蚜虫、灰飞虱的种群基数,减少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初侵染来源。
4.杀菌处理。在小麦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麦田,每667 m2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2~3 kg,加细土20 kg;或每667 m2 用50%福美双3~5 kg均匀施入播种沟中进行土壤处理。
5.杀虫处理。在地下害虫、吸浆虫发生严重的田块,除药剂拌种外,每667 m2用3%辛硫磷或5%毒死蜱颗粒剂2~3 kg,拌细干土20 kg,在犁地前均匀撒施于土表。
(二)种子处理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病虫害的发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使用杀虫剂拌种预防地下害虫的基础上加上杀菌剂拌种,达到一次性用药、病虫兼防的效果。
1.全蚀病重发区,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 mL+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 mL或 50%辛硫磷20 mL,拌10 kg麦种。全蚀病一般发生区,用2.5%咯菌腈悬浮剂20 mL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 mL+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 mL或 50%辛硫磷20 mL,拌10 kg麦种。
2.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发生区,用2%戊唑醇15~20 g或3%苯醚甲环唑30 mL+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 mL或 50%辛硫磷20 mL,拌10 kg麦种。
3.小麦种子田推广使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30 mL拌10 kg麦种,或2.5%咯菌腈20 mL+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 mL或 50%辛硫磷20 mL,拌10 kg麦种,预防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及其他病虫害。
4.孢囊线虫病严重发生田块,用含有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的小麦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每667 m2有效成分≥16 g,包衣后晾干即可播种。
5.小麦播种期病虫害混合发生的田块,提倡综合用药,将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混合一起,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三)品种筛选
通过引进,适宜在孟州市种植且抗病虫害的品种有:
1.抗纹枯病品种:矮抗58、郑麦9023、中育6号、郑麦11、周麦18。
2.抗全蚀病品种:众麦1号、豫58-998、新麦11号、高优505。
3.抗根腐病品种:郑麦9023、郑麦9962。
4.抗茎基腐病品种:周麦24、周麦27。
5.抗孢囊线虫病品种:新麦19、中育6号、豫优1号。
6.抗黄花叶病品种:新麦208、郑麦366、周麦22、豫农416、郑麦9023、豫麦70-36。
(四)适时适量播种
避免早播,适宜播种期以10月中旬为宜。每667 m2播种量控制在10~12.5 kg,不超过15 kg。
(五)生物防治
第一类是生防菌,如蜡质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寡雄腐霉菌、淡紫拟青霉、木霉菌、青霉菌等。第二类是抗生素,如申嗪霉素,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