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春回杭州!

2020-04-17韩一丹

杭州 2020年5期
关键词:杭州企业

韩一丹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防控的战役,对每座城市不啻于一场动真碰硬的大检阅、一次提升治理能力水平的大练兵。

从“健康码”到“云聘会”,从数字化公众健康评估管理措施到政府治理向深度数字化转型,将“答卷”及时转化为“章程”,将应急治理效能有效固化为常态治理机制,杭州这座互联网之都表现抢眼,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

为什么是杭州?十年积累、一朝爆发,从电子证件全覆盖、刷码乘车,到区块链发票、互联网法院,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基因让杭州成为了双创引领的智慧担当。当疫情过去,当春回大地,杭州也将迎来城市经济和社会治理的新一轮发展高潮!

●“码”上复工  精密智控

在地铁7号线3标项目部施工区域入口,钢筋工任师傅打开手机扫描了“杭州工地通”二维码,两秒后,他收到了审核通过的反馈。旁边的安全员胡唯说:“只要扫一扫‘工地通码,不用排队过闸机,就能一次完成健康码核验和实名考勤,进出工地人员排查登记速度明显加快了。”

随着复工复产脚步的加快,杭州各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恢复到繁忙的施工状态,已有超30万务工人员到岗。“杭州工地通”以杭州市智慧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和支健康码信息系统为支撑,通过一次采集信息,瞬间完成“杭州健康码”和“实名制平台”数据比对,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后台能够动态掌握当天施工人员的考勤和防疫排查。

在建筑工地全面復工的同时,带着烟火气息的餐饮业开门纳客,成了一座城市生活复苏的重要体现。中午12点,正值就餐高峰期,在外婆家延安路分店门口,顾客黄女士用手机扫了商家的“企业健康码”后,发现不但可以快速显示自己的健康码,还能查看到这家店所有员工的健康码、企业营业执照、消毒检查记录等信息,甚至可以点开“阳光厨房”,看到后厨实时场景,看看厨师是否戴好口罩、食材清洗是否到位。

“饭店开门前,每位员工都会通过智能屏人脸识别签到,量体温并输入员工信息传到后台,厨房的工作状况通过摄像头全程记录。你在店里吃的每一道菜,从制作到上桌,完整的过程都能在手机上看到‘直播。”外婆家集团食安部负责人周芳说,“信息越透明,顾客越安心,我们也希望通过餐饮企业健康码,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更好地复工复产。”

2月11日,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发运用健康码平台,建立了数字化公众健康评估管理措施,并已推广到全国200多个城市,为全省全国精密智控疫情贡献了杭州经验。截至3月10日,杭州健康码申领人数已超1300万人,每日访问量超2000万次。

后疫情时期,健康码在杭州各行业应用持续深化拓展。从2月22日开始,除了“杭州工地通”和“餐饮健康码”,健康码与网约车、乘车码、医疗健康、电子社保、景区预约、小区门禁、进校通行、养老服务等城市公共服务进行了深度融合,用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城市精准管控和精密智控,逐渐从疫情防控的“晴雨表”转变为人民健康的“防火墙”、社会治理的“新动能”。

●“亲清”一家  政企连心

“真的没想到,政府红包实时到账了,杭州够‘飒!”3月5日,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几位员工的支付宝账户上,几乎同时收到了一笔疫期“企业员工租房补贴”,惊喜之余,忍不住称赞。

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机械等行业项目工程的企业,目前有员工100余人,年产值过亿。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刘春卉说:“‘亲清在线平台上线后,我们就快速收集、核实了符合申领条件的员工情况,主要是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

“这个平台很好用,以前政府不同的部门出政策,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得到的消息都是零散的。现在登录‘亲清在线,所有政策一目了然,企业可以针对适合自己的政策申请相关补贴。”在“双职工子女看护补贴”政策出台后,刘春卉又通过“亲清在线”为20位有需要的公司员工申领了补贴。“补贴虽然不多,但政府这种送政策上门的做法着实暖心,让企业员工复工更有干劲!”

继健康码之后,3月2日,杭州又上线了一款新型政商数字协同系统——“亲清在线”。企业只要登录“亲清在线”网站,点击相应惠企政策“兑现”按钮,就轻松便捷地实现在线兑付。在“年税收50万元以下商贸服务企业补贴”和“企业员工租房补贴”两项首批上线的政策率先兑付后,目前,“1+12”兑付政策在“亲清在线”平台已经全部上线。截至3月9日20点,平台累计为11.4万家企业、37.1万员工兑付补贴3.36亿元。

“亲清在线”平台由杭州市发改委、审管办、数据资源局开发运行,前端有诉求直达、惠企政策、行政许可、服务绩效、互动交流等五大功能模块,能够实现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后端依托城市大脑中枢系统,与部门及区、县(市)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协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亲清在线不是简单的政策上线,而是端到端、一键直达的在线兑付,让企业‘最多按一次,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流程再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在与企业和员工面对面交流,深入开展调研后说:“政府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诚意和企业所表达的诚信,进行了非常好的互动,共同组成了‘亲清关系。‘在线用最少打扰企业的方式,给企业和员工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认为,这是政府服务企业数字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数字社会治理的一个优秀典范。

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推翻传统逻辑,用数字申领代替跑办,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提高治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匹配度,杭州政府在自我革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一步。

●“云”上智治  先人一步

“陈博士你好,请介绍一下你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和求职意向。”3月8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考官们通过一块大屏,对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博士,依次进行了一场非比寻常的“云面试”,从学历到阅历、从科研到临床,应聘者与院方在线做了详尽的交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进宇表示,这是医院首次利用5G进行“云面试”,节约了人力财力,打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后考虑将“云面试”纳入常态化用人机制中。

2月26日,杭州市启动高层次人才“云聘会”,1300余家上市公司、知名企业以及在杭高校、科研院所“云上”招才纳贤,共推出高层次人才岗位2.8万余个。3月8日,海康威视、吉利、每日互动、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200多家单位分别通过智联招聘、猎聘、丁香人才等平台开展了“云面试”。

丁香园是承办“云聘会”的第三方机构之一,董事长李天天表示,通过“云聘会”杭州在吸引医疗人才方面已抢占了先机,“11天内收到了近6000份简历,大多数是临床医生,按势头这次也许能吸引到全国应届医学生的1/10。”

“‘云聘会充分体现了杭州作为互联网之都的特色:简单、高效。”与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基本达成就业意向的吴先生,非常看好杭州互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

足不出户却可以招聘和就业,而且就连供地拍地这样的大宗交易都只需要点击鼠标就能完成。“读地云”的上线,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政府办事“套路”的认知。竞拍人可以通过电子读地手册,全景式预览地块各类信息,从看地、读地、选地到报名、竞价、签约,一条龙“云”上操作,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缩短了办事时间。目前,通过“读地云”平台,杭州市已经完成线上签约4宗,占地99亩,总计2153万元。

“云办公”“云融资”“云路演”“云评审”“云购物”“云相聚”等各种“云”,成为了杭州人工作和生活的新常态。在对疫情“严防死守”的同时,这朵精准周密的“云”,使得杭州的产业生态得到了一次拾遗补缺、有机更新,让人流、物流、商流顺畅起来,如动人的序曲,为城市未来吟咏了智慧的基调。

杭州是国内最早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城市之一,杭州政府“计算”数据的能力在全国一直处于领跑位置。在防控疫情的下半场,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火力全开,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从智能大数据到智能云计算,从智能物联网到人工智能,创建起一个共享共治的智慧政务生态圈,为城市“重启”赋能,为现代化大都市基层智治积蓄力量。

猜你喜欢

杭州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杭州西湖春色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杭州旧影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