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振兴之路径探索

2020-04-17郑建平

中国市场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商物流乡村振兴农村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电商发展带来新机遇,电商扶贫成脱贫攻坚新引擎。然而當前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整体短缺与质量不高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电商发展速度与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对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培养和引进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对策,以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振兴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4.00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随着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与提升,电子商务日益成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缺口仍在不断增大,传统的单一技能的物流人员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并产生了日益凸显的桎梏作用。高素质、多技能,既具有物流专业基础与操作技能,又具有创新能力与系统设计规划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电商物流人才正在成为人才需求的新趋势[1]。

1 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持续助推农村电商物流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支持和推动电子商务物流健康发展。2015年,商务部发布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规定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服务能力、服务要求和作业要求;2016年3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国家标准委6部门共同出台的《2016—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物流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运作高效和服务优质的电商物流体系。这些法律法规、意见对规范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市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进一步为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持续提升了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程度。《意见》明确指出要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意见》还提出要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鼓励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网点……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2]。从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难看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程度在持续提升。

从“三农政策”到“脱贫攻坚战”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助推农村电商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借助互联网+农业脱贫致富,农村电商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1.2 农村电商物流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农村网民也随之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9年2月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较2017年年底增加1291万,年增长率为6.2%,互联网普及率为38.4%。伴随着农村网民数量逐年递增,农村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与网购交易额不断提升,网络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3]。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淘宝村、淘宝镇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4310个淘宝村、1118个淘宝镇。淘宝村广泛分布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淘宝村在乡村振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农村网购规模的迅速扩大,催生了庞大的农村物流需求,2018年天猫“双11”当日物流订单量突破10亿件大关,我国快递迈进了1天10亿件包裹的新时代。《国家邮政局关于2019年上半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9.5%和21.1%,快递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5.7%和23.7%。2019年上半年,邮政企业采取交邮合作、定点帮扶、农品展销、打通销路等方式,惠及335个国家级贫困县4.3万户贫困家庭,平均为每户贫困户增收近2000元。全国共选育700余个精品农产品项目,配送农特产品进城19.7万吨。“快递下乡”工作持续推进。目前,全国乡镇快递覆盖率已达95.2%,快递服务网络继续向下延伸[4]。

农村电商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多的农民借助电商脱贫致富。

1.3 人才整体短缺与质量不高问题并存

电商物流人才是农村电商物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虽然国家出台各项“促提升”举措,但仍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与质量不高的问题,产生两大矛盾,一是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企业对电商物流人才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企业面临着人才难引、难招、难留的难题。

1.3.1 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整体短缺

各电商企业在布局农村电商的同时,对物流人才特别是快递运营人才需求旺盛,但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2019年4月15日,网经社旗下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赢动教育共同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明,目前85%的电商企业仍存在人才缺口。

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生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与城市存在不小差距,导致高校毕业生首选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创业,不愿意投身于农村物流。麦可思报告曾显示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离职率较高(近三年平均水平在50%),且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仓管、配送等相关岗位,针对电商物流岗位特别是快递岗位的就业比例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电商物流的人才需求。

此外,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离职现象突出。入驻农村的电商物流企业即便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招揽到一些优秀员工,大多也会因为超负荷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等问题产生流失现象。《报告》显示被调查企业中,客服、仓储等基础岗位员工平均工作年限3个月以下的占5%,3~6个月的占26%,6~12个月的占38%,12个月以上的占24%,基础岗位员工平均工作年限超过12个月的比例比2017年提高了5%,仍属于流失率较大的群体。

1.3.2 现有从业人员素质已不能满足电商物流发展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随着智慧物流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单一技能的物流人员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现有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托农村基础主体农民的大力支持。当前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不足 10%,现有物流从业人员大都对物流信息系统一无所知。再加上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对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培训方式流于形式,大都只限于教会农民简单的配送,没有组建专业的物流服务团队来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

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相对滞后。现有的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村电商物流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培养的人才难以有效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009 所,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电商物流进行人才培养,只注重学生单一技能的训练,不能满足农村电商物流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2 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振兴路径

2.1 升级人才来源渠道

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来源渠道不外乎培养和引进两种。由于广大农村缺乏吸引人才聚集的软硬件环境,当务之急政府要继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和专业技能。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大约还有2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27%,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培养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4年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70.9亿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万人,51.6%的新型职业农民销售农产品总额达到10万元以上,70%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手机进行农业生产销售。为推进农民职业教育的常态化、终身化,农业农村部还上线运行了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聚集农广校、企业等各类农业科技教育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成果速递和服务对接。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应该继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完善职业农民制度,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乡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基于当前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现状而言,政府还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打造人才引进渠道,均衡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电商物流人才投身乡村广阔天地。地方人力资源部门要深入调研,及时统计当地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搭建物流人才引进平台,打造物流人才供给通道,为农村电商物流企业提供人才数据信息,确保引进人才渠道畅通,管理合理。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引进的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实际问题,确保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同时要拓展思维,鼓励相当一部分的新农人返乡、回乡、下乡,反哺农村。

2.2 共建人才培训体系

农村电商物流企业对内要完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成长和培训管理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进行人才培训。在培训模式上,对内可以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系统和实操培训方式,实现人才素质的有效提升。对外依托职业院校,强化校企合作,共建实用的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训体系。可以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网络培训、个人自学方式,促进农村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如2016年2月福建省教育厅联合五部门下发《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闽教职成〔2016〕10号)通知,探索构建以7个“二元”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农村电商物流企业就应抓住契机,主动寻求与职业院校合作,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大力培养本土电子商务物流人才。

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要主动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力量。

首先,高校要树立工学结合的理念。工学结合是一种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课程实训环节,让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利用农村电商物流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将超越专业理论框架的实用技能传输给学生,实现理论教学与职业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其次,高校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由行业(企业)专家与高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会议,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创新课程建设理念,树立基于岗位需求的課程观,可以尝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最后,高校要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可以推行“订单班”或“2+1”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既契合企业的用人要求,降低企业储备人才的成本,又能提升学校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2+1”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进行。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系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第三学年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这种模式既能提升企业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又提高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3 结语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电子商务不仅是助推产业振兴的生力军,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农村电商物流人才是农村电商的重要支撑,引进和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搭建舞台,企业要主动参与,学校要创新培养,多举措补短板、破瓶颈、促成长,合力造就一支既熟悉农产品特性,又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物流管理实务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芳.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3): 118.119,147.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 (2019.01.03)\[2019.02.19\].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

\[3\]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2018)[EB/OL]. (2018.10.12)\[2018.12.12\].http://www.360kuai.com/pc/92ae6d46984248cb1?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4\]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2019年上半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EB/OL].[2019.07.25].http://www.gov.cn/xinwen/2019.07/25/content_5415052.htm.

[作者简介]郑建平(1967—),男,汉族,福建福安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物流工程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电商物流乡村振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探究农产品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