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
2020-04-17吴锦辉林佩玲黄锦雄
吴锦辉 林佩玲 黄锦雄
摘 要:近年来,近岸海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地高位池、室内工厂化等方式的育苗受到环境因素的严重制约,育苗成活率及苗种质量逐年下降,使养殖业陷入了困境。传统的育苗技术、育苗方式已无法满足种苗业发展的需求。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科研团队在总结分析传统苗种繁育技术及培育水环境等关键技术因素的基础上,历经2a的科研攻关,探索出一套可持续、高质量的种苗繁育模式——工厂化循环水育苗。其技术原理是利用现代循环水设备,培育苗种水体经生物过滤池及蛋白质分离器进行有害物质的分离,其间加以紫外线和臭氧的杀菌消毒,保证了苗种繁育过程中良好的水质环境。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实现了对育苗水体各项指标精准控制,解决了苗种培育过程中培育水环境不可控的问题,将成为种苗业未来发展必然选择的道路。
关键词:苗种繁育;循环水育苗;可持续;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330048
1 苗种繁育前的准备工作
将育苗池、循环系统清洗消毒,保证育苗池无寄生虫、致病菌。投放鱼花前,育苗水体按如下程序处理:自然海水→砂滤沉淀→进入育苗池→消毒→曝气→循环系统空转7~10d→育苗水体养护→投放鱼花。
2 育苗日常管理
2.1 水质监测
加强水质监测,良好水质指标是苗种培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投放鱼花前要测量水质指标是否正常;幼苗开口第4天后,必须每天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2.2 饵料管理
适口饵料的供给及投喂量的調控也是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要保证足够的适口饵料,让鱼苗保持良好的摄食状态;适当地投放浓缩藻,可以调节育苗水体的水质,又能有效维持育苗水体中生物饵料的食物链环节。具体的投喂管理见表1。
2.3 加强水质调控
育苗过程中要加强水质的调控,每隔7d可泼洒5ppm有益菌,形成有益菌种群优势,保持良好的水质;根据每天的水质指标调控循环水量,一般前7d循环量控制在育苗水体总量的20%,后期按50%、100%、200%等进行,具体参照表1。
3 工厂化循环水育苗结果
2018—2019年期间,共进行了3批次工厂化循环水育苗试验,育苗效果理想(见表2)。在杂交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育苗中,2个育苗池,投放鱼花20万尾,育苗密度1.25万/m3水体,经过36d的培育,共出苗2.08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10.4%。在黑鲷工厂化循环水育苗中,2个育苗池,投放鱼花24万尾,育苗密度1.5万/m3水体,经过38d的培育,共出苗3.01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12.55%。在斑节对虾工厂化循环水育苗中,2个育苗池,投放苗种1000万尾,育苗密度14.3万/m3水体,经过27d的培育,共出苗471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47.1%。
(责任编辑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