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
2020-04-17武一伦
武一伦
摘 要:森林资源的全面应用不仅能够实现脱贫致富,同时也能为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全面加强对森林建设的重视,除了根据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植树造林之外,还必须要全面地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关注。对原有的防治方法和经验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对本地区的树木种植种类全面的了解,充分地参考气候特点、自然因素、环境因素、地质特征等因素,对现有的防治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和优化。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监督与管控,以便于能够及时地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防治;森林;病虫害;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33002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被关注。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1 现阶段的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重要性
森林病害是指受到不良的土壤、气象,以及病原生物等的影响,树木本身的形态、组织、生理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出现产量下降、质量下降、增长不良等的现象,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生态条件恶化或树木大面积死亡。森林虫害是指会对林业产品或者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一些昆虫。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境内现有的害虫数量多达2400余种,其中记载防治方法、习性、生活史的已有450多种。较为常见的20余种包括油茶尺蠖、榆树叶甲、杨扇舟蛾、针叶树天牛、黄脊竹蝗、华山松大小蠹、松干蚧、微红梢斑螟、马尾松毛虫等。会寄生或者侵袭树木,使树木的生理、生态、组织、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森林出现大面积的树木死亡现象。
森林病虫害具有危险性、高发性、常发性的特性,即便是一些十分少见的病虫害,一旦爆发就可能引起大面积的流行和传播,且多数病虫害都具有危害严重、传播面积的大、发病速度快的特性。若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不仅会严重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对病虫害进行检测和预防,能够有效地提升树木的成活率,维护树木各阶段的生长健康,使树木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而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则可以起到良好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增加空气含氧量、改善空气环境、净化土质、防风固沙、防洪减灾等作用。森林也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够生长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医学价值的党参、人参、天麻、灵芝等植物。另外,大部分的森林树木都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不仅能够通过加工制作成基础建设材料、装饰材料、建筑材料,还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环保材料制作、化学工业生产、纸张制造等,进而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
2 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检疫预测力度
在实际的病虫害检疫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可以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预测方法。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对以往的病虫害发生几率和出现频率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科学可行的检疫预测方案。在病虫害高發期,需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检查力度。可以将检疫技术和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进行结合,构建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安全性的检疫预测系统和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来了解森林病虫害的情况。如,可利用先进系统对森林鼠害进行全面监控,在秋季安排专业的林业人员到管护区和林场进行运动调查,详细地记录自然灾害状况、森林鼠害情况、气候条件变化。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对鼠害的越冬基数进行预测,并在相应位置投放鼠不育剂,或一些低毒、高效的灭鼠药品,有效控制鼠害的发展和蔓延。当系统检测到病虫害时,可根据病虫害的特性来喷洒具有预防效果的化学药剂或者杀虫杀菌药剂,也可在冬季利用无人机或者其它方式来大规模的喷洒能够杀灭病虫害的药剂,对喷洒的周期和质量进行科学的控制,利用监测系统对防治效果和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
2.2 引进全新防治方法
在开展防治工作过程当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大力地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全面建设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基础设施,及时引入一些核心成果与先进的防治技术,全面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数字化、电子化、信息化水平。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需要充分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性和病虫害的特点,参考成功的防治案例和有效资料,结合自身的经验来选择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法。在进行昆虫防治、病毒防治、微生物防治时,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如,林区出现杨二尾舟蛾、松毛虫时,可投放赤眼蜂,使其寄生在杨二尾舟蛾、松毛虫虫卵当中,在孵化前消灭大量害虫。当出现天幕毛虫、松毛虫等害虫时,可向林区投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以大量地杀死幼虫期或化蛹后的害虫。另外,还可以利用物理防治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可在森林当中栽种一些能够吸引害虫天敌的树木,或在病虫害频发的林区放置黑光灯、高压灭虫灯诱杀害虫。当森林出现大规模病害时,利用生物防治和微生物防治的方法耗时耗力,但却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则需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来进行控制。如,根腐病高发期在每年的3—4月,5月份病情达到高峰。相关人员可以在苗木种植之前,利用杀菌药物进行拌种,将79%抗菌剂稀释成2000倍液,将苗木浸泡5h,或利用甲霜恶霉灵灌根,多菌灵或高效杀菌剂拌土。蚜虫是较为常见的森林病虫害,主要吸食树木的汁液,从而影响各阶段树木的正常生长。蚜虫活动期在每年的4月中旬—9月下旬,繁殖一代的速度为3~5d,蚜虫生长最佳湿度50%~85%,最佳温度24~28℃。针对苗圃或者有条件的林区,可利用大量的喷水冲洗来降低蚜虫的密度。保护食蚜蝇、中华草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等蚜虫天敌。选择5%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敌敌畏1000倍液、10%氧化乐果乳剂进行喷施,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防治和杀灭的效果。
2.3 完善防治管理制度
相关人员必须要对与森林病虫害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了解,结合本地区的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情况,对原有的防治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可在充分了解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之后,内部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将检疫检测工作和防治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头上,使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并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开展防治工作。也可以全面地推行病虫害检疫制度、病虫害预测制度、虫害农药使用制度、病虫害监测制度等,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劃分。还需建立与森林病虫害相匹配的绩效考评制度,将相关工作纳入到考核范围之内,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也可制定科学的森林病虫害报告制度,要求相关人员严格的对病虫害的情况进行检测、核实、检验,详细的记录病虫害的防治过程当中使用的方法及效果,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还需构建较为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或根据实际情况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对违反相关操作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批评和处罚,并根据情节轻重来追究其刑事责任。
3 结束语
森林病虫害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林业灾害,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环境中树木的健康生长及发育,进而影响到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综上所述,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遵循因情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具有较高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及时引进先进的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特性来开展相关的防治工作。或将多种有效的防治手段进行组合,全方面、多角度的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治理。此外,还可以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制度,确保后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不仅能够将森林病虫害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森林建设和林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栗妍.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01):73-74,30.
[2]孙绍文.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业,2004(07):1.
[3]袁晓庚,刘伟各.浅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
[4]李贤碧.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7(09):35-36.
[5]张小林.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13(16):70.
(责任编辑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