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酒虫》的比较研究

2020-04-17龙玉玲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比较

龙玉玲

摘 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从小就爱读中国古典著作的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的憧憬非常深。《酒虫》是1916年6月,第4次《新思潮》第4号发表的芥川龙之介的初期作品之一。本本将芥川龙之介的翻案小说《酒虫》与《聊斋志异》中的原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酒虫;比较

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对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产生了影响。《聊斋志异》是一部汇集民间流传的街谈巷语、传说外史等内容的传奇小说,共8卷、491篇,约40万字。

《酒虫》是1916年6月,第4次《新思潮》第4号发表的芥川龙之介的初期作品之一。在《新思潮》同期的“校正后”中,芥川有提到该作品是取材于《聊斋志异》。其原话是:「材料を聊齋志異からとった。原の話を殆変わったところはない」(从聊斋志异那里取材,几乎没有改动原作。)

本文将《酒虫》与《聊斋志异》原作进行比较,分析芥川对原作的改编。

一、《酒虫》的梗概

《聊斋志异》原著中记载了大约257个文字的小说。芥川龙之介充分利用原著故事和人物创作了《酒虫》(1998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朱启铠主编)。芥川龙之介的环境描写、登场人物的外貌和心理描写等增加了比原著更详细的内容。芥川龙之介的《酒虫》分为4个部分,是一篇8 000多字的小说,翻案的梗概与原著基本相同。

长山出身的刘氏是个肥胖的、爱喝酒的有钱人。刘氏每次单独喝酒的时候,都会倒一缸酒,但从来没有喝醉过。刘氏在长山据说“负郭田三百亩,其一半种的玉米”,所以即使嗜酒,刘氏的家产也不会散尽。但是,有个僧人判断刘氏喜欢喝酒是因为病了,刘氏的肚子里有一种叫做“酒虫”的虫子。从那以后,那个僧人开始治疗刘氏的病。刘氏的身体被细绳缠住,横躺着暴晒在阳光下。刘氏越来越难受,在没办法忍受的时候,酒虫终于从刘氏的肚子里爬出来了,而接受僧侣治疗后的刘氏变得不能喝酒了。但是,与此同时,劉氏的身体一点点衰弱,刘氏的家产也衰落下去了。

二、《酒虫》与《聊斋志异》的不同点

(一)环境描写

原著《聊斋志异》从主人公刘氏的介绍开始写,而芥川龙之介则把环境描写作为突入口。芥川龙之介在作品的环境描写上下了很大功夫。从翻案来看,芥川龙之介设定“酒虫”的季节是夏天,设定了刘氏接受治疗的具体场所,也就是打麦场。种了麻和黍的田地,让人想起了中国北方乡下的样子。根据资料可知,名为“长山”的地方,是中国以前山东省的某县名。另外,芥川龙之介的《酒虫》还详细描写了当时的天气、周围色彩鲜艳的风景和令人窒息的气氛等。开头的火焰漂浮的大地——“炎天的打麦场”的风景让人感受到“异国情调的美丽”。通过对这样环境的描写,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了刘氏在治疗中的痛苦,也暗示了刘氏在治疗后的悲惨命运。

在这阳光明媚的天气里,3个男子特地来到了炎天的打麦场,更不可思议的是,其中一人光着身子,仰面躺在地上。通过这样的描写,为下一个故事的情节设置了悬念。

(二)主人公具体化的名字

关于原著《聊斋志异》中的“酒虫”的主人公,文中写道“长山刘氏,体肥嗜饮”,并未具体化刘氏的名字。而芥川龙之介在《酒虫》中就主人公的名字作了如下描述:“光着身子躺在烈日里的,是这个打麦场的主人,姓刘,名大成,在长山是屈指可数的代代相传的财主之一。”芥川龙之介故意给主人公刘氏取名为“刘大成”,根据《大辞林》关于“大成”有如下的解释:

①完全完成。出色的完成。(完全に成し遂げること。立派にしとげること。)

②把有关的东西收集起来整理成一个。同时,指这个东西本身。(関連あるものを集めて一つにまとめ上げること。また、そのもの。)

③在某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优秀的人物。(ある方面で優れた業績を上げること。立派な人物になること。)

根据《大辞林》的解释,“大成”具有取得一定的成果、取得巨大成功的意思。《酒虫》的主人公刘氏,从文中“在长山,他是首屈一指的代代相传的财主之一”“负郭田三百亩,一半种玉米”“因为饮酒而家财尽失的情况万万不会出现”这样的记述来看,刘先生是一个生活富裕、人生大获成功的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大成”这个名字暗示着刘氏的成功。

(三)增加的人物

原著《聊斋志异》的《酒虫》中登场的人物只有主人公刘氏和番僧二人。与此相对,芥川龙之介的《酒虫》在保存了原著中的登场人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几个人物。两个作品登场人物的比较见表1.

如表1所示,关于与原著共同的登场人物,芥川龙之介详细地写了刘氏的名字和蛮僧的来历;原著则没有提及僧人的来历。

改编小说中,芥川龙之介通过增加描写张三的黑内障和李四病势的例子,证明了西域僧侣的医术“近乎奇迹”。因为蛮僧的医疗手艺很好,所以后来的僧人治好了刘氏的病的故事情节也变得合理了。

在这基础上,芥川龙之介还创造了3个新人物。新增的这3位人物中,对作品的展开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肯定是儒者孙先生。提及丫鬟和童仆的只有一句话,是刘氏被认为是大财主的证据。与之相反,孙先生则是花了相当大的功夫创作出来的人物。和其他两人相比,芥川龙之介给孙先生增加了外貌、表情、语言等描写,因为孙先生是那个不可思议的治疗的第三者的证人。

在刘氏还不太能对应蛮僧的提问,正在寻求孙先生的救助时,孙先生一个人,在石面上下着石头棋。孙先生是刘氏的酒友,和刘氏姑且算是朋友,但他却忽视了刘氏的求救。另外,孙先生本来对刘氏和蛮僧的对话不感兴趣,但当他听到关于酒虫的对话时,不知道自己肚子里是否也有酒虫,开始不安起来。因此之前一直缄默不言的孙先生,突然开口插话。刘氏正在接受治疗时,接受完治疗之后遭受的痛苦,孙先生一直不关心。另外,刘氏吐出酒虫后,孙先生急忙来看酒虫的样子,比起刘氏更关心酒虫。因此,可以看出,孙先生是利己主义的代表。

(四)外貌描写

关于主人公刘氏外貌的描写,原著只写作“体肥”。改编则写道:“个子矮、血色好,让人感觉迟钝,像猪一样肥胖的男人。”原著改编更详细地描写了刘氏的外貌。通过对刘氏的外貌描写,可以让人感受到刘氏确实是生活富足的大财主形象。

关于蛮僧的外貌描写,原著中没有提及。原著改编则提到:“他是个身材高挑、拥有紫石棱般眼睛的异形沙门。穿着黄色的法衣,长及肩膀的卷发,缠缠绕绕地垂下来。手持朱柄鳟尾,在悬挂室的正中央站了起来。”相对于刘氏的矮个子,蛮僧的个子更高。而且,打扮得跟普通人不一样。给蛮僧带来了一点神秘感和威严感。因此,刘氏在面对蛮僧时,有些不安和好奇。

关于作为旁观者的孙先生的外貌描写,原著改编则写道:“在下巴的前面,胡乱长着像老鼠尾巴一样的胡须,穿着可以遮住脚后跟那样长的布衫,随便系的带结,散漫地垂下的茶褐带。拿着用白鸟的羽毛制作的团扇,时不时地扇几下的样子來看,大概是位儒者没错了。”通过对孙先生的外貌描写,可以推测孙先生是位儒者且是个有学问的人物。那样的人对人和事物本应该都怀有慈悲心。但是,孙先生却无视刘氏救命的请求,对刘氏在治疗中受到的痛苦漠不关心。另外,孙先生比起刘氏更关心酒虫。这些情节都展示出了其与儒者的身份完全相反的形象。芥川龙之介通过描写孙先生这个人物,讽刺了现实中像孙先生一样,看起来很正经、诚实,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人。

三、结语

芥川龙之介在通过取材蒲松龄的《酒虫》的基础上创作了原著改编。虽说取材于《聊斋志异》,但基本没有改变原来故事的梗概。

本文对照原著和原著改编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酒虫”的梗概。然后举出具体的例子分析了两者的不同点。虽然故事的梗概是一样的,但是芥川龙之介在原著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如原著所没有提及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登场人物的外貌描写等。此外又创造了新的人物,如刘氏的酒友孙学生、能从侧面证明刘氏有钱人身份的丫鬟和童仆。

芥川龙之介在创作原著改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考、经验、心境等加入作品中,创作出了与原著相同又不同的作品。通过对这些改编作品的分析,能够分析出芥川龙之介作为小说家的短暂的一生。因此,对改编和原著的对照研究是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郭艳萍.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J].日本研究,2007(4).

[2]冯志.芥川龙之介《酒虫》新议[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3).

[3]郭艳萍.再论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J].日本学论坛,2011.

[4]卢连伟,王光福.芥川的《酒虫》与蒲松龄的《酒虫》[J].东疆学刊,2009(2).

[5]郭昱瑾.芥川龙之介《酒虫》与蒲松龄《酒虫》对比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4(12).

猜你喜欢

芥川龙之介比较
浅析芥川龙之介《阿吟》阿吟教名中的圣母意象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中南北“中国想象”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