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2020-04-17詹淑华
摘 要: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课外阅读方向盲,兴趣淡,习惯差,因而,教师宜采用“科学推荐,让学生读好书;培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策略,达成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越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多读课外书,为什么?因为书是启智的,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随着课改的深入,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虽大有改观,但仍存在着不容乐观的问题。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让阅读的“热度”有效延续,是每一位老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 现状:乱花渐欲迷人眼
(一)课外阅读的方向盲
学生受年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限制,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在选择课外阅读物上,有较大的盲目性。翻看学生的阅读书目,有的“偏废失衡”:只凭兴趣遨游书海,比如偏爱漫画的就只看漫画书,其他不屑一顾;热衷童话故事的就专看童话书,其他视而不见;还有的注意力全在作文书籍上。结果不但有拔苗助长之嫌,而且给孩子造成错误的指向,这些现状与成人的陈旧阅读观念也有关。
(二)课外阅读的兴趣淡
当前,阅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由于学习压力沉重,提到阅读,教师一般要求学生阅读后写故事情节、抄詞汇、写感受,又缺乏有效指导,学生感到有难度,阅读机械,不思考,不想像,只为了应付教师而读,久而久之产生厌倦感;而家长则重视孩子的功课学习和特长培养,仅重视孩子阅读辅导类书籍,导致阅读的兴趣淡,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难上加难。
(三)课外阅读的习惯差
小学中高年级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课余时间,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从图书室抱着几本图书回来,可是,不到几天就还回去了。他们读书囫囵吞枣,不加思考,不动笔墨,随便翻翻就好,不用消化,不用吸收,读过即算数。问问有什么感想,回答起来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风马牛不相及。还有的学生喜欢“涉奇猎异”:读小说,只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纸杂志,总是对奇谈怪论感兴趣,这样的阅读习惯导致阅读低效、无效。
二、 对策: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科学推荐,让学生读好书
因受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念,在选择课外阅读物上,会有较大的盲目性。因而选择合适的书籍尤为重要,而家长和教师有责任推荐一些好书给孩子们,从而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走上阳光大道。在推荐阅读书目时,首选学生们喜欢的读物。但学生性别、性格、年龄等不同,其阅读习惯、兴趣也不同。一般来讲,男生较喜欢读科幻、历险、传记类读物;女生爱想象,较喜欢童话色彩的故事。
中高年级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更广阔的世界。适宜向中年级学生推荐革命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推荐国学、革命历史、伟人故事、中外名著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目。
(二)培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们积极主动阅读的前提,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导他们叩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榜样激励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向上的心理。教师有意讲讲像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名人名家热爱阅读的故事:也可以激励学生向班级阅读标兵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从书籍中捕获精神食粮,吸取养分,才能有良好的阅读能力。
2. 活用教材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节选或改编自某位作家的作品,这就为教师指导课外阅读搭建了桥梁。如笔者执教《少年闰土》,在品读少年闰土外貌后,引进中年闰土的外貌,设疑: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有着天差地别,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想知道原因吗,那就去读读鲁迅先生的《故乡》吧。
像这样的教学例子还有很多,老师旁征博引,将学生的目光从《祖父的园子》引向作者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从读课文《蟋蟀的住宅》到法布尔的《昆虫记》;读着《猴王出世》,走进《西游记》;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精彩片段”的形式,引领孩子们去读整本书……课外阅读是一杯神奇的奶茶,这一喝,孩子们欲罢不能,学生们迫不及待、心甘情愿地走进课外阅读的天地。
3. 开展活动
根据中高年级特点,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一是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笔者曾在班级中规定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开展阅读评选活动,形式有知识竞赛、佳作欣赏、人物评论、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示等活动。二是开展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读书有了一定收获后,开展阅读成果展示,可让学生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和成就感。当然,形式要丰富:阅读美篇、读书笔记比赛评出“阅读之星”;以课本剧的形式带领学生到“空中课堂”表演自己的童话故事;举行课外知识竞赛,评出“诚毅小博士”;开展写“读一本好书”读后感,评出“诚毅小作家”。
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尝到了读书带来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4. 把握需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喜不喜欢读书,首先得看书中的故事是否好玩、有趣;然后得有人领着他们感受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妙处。经常听见家长和老师说“读一读有益的书”,不妨问问“你喜欢读什么书?”只有学生自己需要的,自然会被书中所描绘的内容所吸引、感染。阅读才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才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每到学期初,我都会带领学生坚持每周一下午放学后到图书室借书;此外,我发动学生捐书,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1本书,成立班级图书角。设立管理员对这些书进行归类整理,分成作业辅导类,文学类和消遣类;便于学生查阅,管理员列出书目,贴在图书柜的上方。又制定一份借阅制度,登记编号,我们班的读书活动就这样拉开了帷幕。书籍互相借阅,不仅达到资源共享、营造书香氛围的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5. 抓住契机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强化生活,这其中又充满了许多推荐阅读的契机。
(1)选取重大节日进行推荐。如清明节期间,推荐学生阅读革命先辈、仁人志士的小故事;而在春节期间,要求学生读一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等。
(2)及时关注时事政治,让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我国天空二号卫星发射时,组织学生观看实况录像,激发他们对天体宇宙、大自然等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借机向他们推荐《我想去火星玩》《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书籍便顺理成章。汶川发生地震后,除了组织学生捐款捐物,同时阅读《防地震小常识》《自救小常识》等安全知识类书籍,增长安全知识。
(3)利用学校小记者站、广播站等传媒载体,创设阅读氛围,充分交流读书体会。
(三)教给方法,感受读书好
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光有兴趣,而没有掌握方法,收效肯定不大。会读书,才是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习惯、目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合理运用。
1. 精读法
一些课外文章适合精细阅读,如经典作品中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描写,有意思的片段等。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①结合平时课内阅读教学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②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做到口到、心到、眼到、手到,逐渐养成热爱读书、认真读书的好习惯。③教给他们摘笔记、做批注、办小报、绘卡片的方法,留下阅读的印迹,为班级读书会上展示做好准备。
2. 略读法
阅读习惯因人而异,拿到课外书,有的人先看开头,再读结尾,大致了解写的是什么;有的人先看作者介绍;有的人先看故事简介、看插图,这些都是略读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略读呢?而笔者则认为先从书名、作者、内容提要入手,粗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再读开头、结尾,走马观花地看全文,略知整个故事;最后根据目录节选其中的部分章节和片段进行阅读,获取阅读的兴趣点。
3. 摘录批注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过程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或篇摘抄下来,为以后的作文丰富了语言积累;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四)学用结合,让学生享读书
儿童具有爱仿效的特点,让他们在阅读一些结构上典型鲜明的文章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仿写,从而尝到阅读的甜头。如教学“描写童年趣事”的时候,教师早两个星期就布置学生去网上、图书馆查询能查到的该题材的最好作文,摘录下来,比一比谁的范文摘录的好。学生比赛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成为“范文第一”。在习作写法指导后,让学生模仿自己抄写的范文试着写一写,虽然从题材、文字上略有原作的痕迹,但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演练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倘若把质量上乘的仿写文积累起来,编印成册,则更能给学生一种成就感,这样就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开放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课外阅读的作用远不局限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孩子们一旦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等于說给了孩子一把打开知识大门、打开成功人生大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EB/OL].新浪博客,2012.
[2]陈幼霞.有效课外阅读指导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4).
[3]任祖乾.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EB/OL].百度文库,2014.
作者简介:詹淑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