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04-17王汉武
摘 要: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要求教师深入研读与探索传统文化教学经验;要求教师多角度挖掘传统文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价值,总结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困境,提出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价值;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的总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也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思想内容,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价值,解决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困境。
一、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传递传统文化的内容属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爱国情绪,同时也体会到传统文化之中强调的“和谐”思想,对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另外,个人的成长需要借助传统文化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之中对于人的德育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同时也传递了善良与审美的思想内容,这些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十分关键的。
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传递传统文化思想对于继承优秀文化、发展个人素质至关重要。
二、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困境
(一)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课文之中会有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教师总是将这些内容的讲解与课文分析、知识背诵等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教学方法处于单一的模式之中。长此以往,小学生就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厌烦心理,对于教师传递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置之不理。
2. 缺乏诵读示范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多数以诵读理解为主,但是教师却没有更多的诵读示范,甚至忽视了学生的诵读训练。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面对传统文化的阅读精髓总是被忽视,学生简单阅读了古诗、古代散文精髓片段等,但是却没有诵读的表现能力,自然也无法对这些文化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诵读表达能力。
3. 忽视学生体验
传统文化思想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客观感受,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去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古诗词的教学总是教师先讲解诗意,学生配合着进行朗读、分析、背诵。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体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小学,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不利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对传统文化的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传统文化教学渗透走向了失败。
(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教師对传统文化文本研读不深入
“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单一”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传统文化文本研读不深入,忽视传统文化内容的挖掘。教师没有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深入研究,自然就不知道怎样设计出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 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缺乏诵读示范”的原因就是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很多教师不是不想和学生一起进入传统文化文本的诵读活动之中,但是自身的朗读技巧有待提高,所以使得这个教学环节就被忽视了。另外,从教师心理来看,没有较高诵读能力的教师,其本身也对语文诵读的作用和意义有所忽视。
3. 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被忽视
“忽视学生体验”的原因就是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被忽视。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彻底转变,没有立足课堂角色的转变,没有从学法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流程。
三、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深入研读与探索传统文化教学经验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要求教师深入研读与探索传统文化教学经验。首先,教师要借鉴古代教育家的教学经验。中华民族以自己卓越的智慧创造了自己伟大的文明,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就是这一文明宝库中的奇葩;这些教育家所倡导的教育方法时至今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方法中重视师生对话就是值得学习的,另外古代私塾之中教师诵读,学生自己背诵理解,课堂上提出问题咨询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古代教育中非但有着今天我们仍然继承着的内容,有着我们值得借鉴的教育理论,就是那诸多教学方法,亦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以文会意,以读代讲,默读背诵,躬亲体会等等.从这个角度讲,对古代教育的扬弃,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教学内容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确如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应顺应学生的天性,在规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接受正能量的思想,需要借助文学来传递正确的行为准则,这些比学习文化知识更为重要。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借助文本内容挖掘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同时传递现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内容。例如:《守株待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请同学们理解“坐享其成”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同时,可以在课外介绍作者“韩非子”,并初步宣讲一下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强调韩非子认为:法律是一个国家内部规范,必须严格执行,不容亵渎,从两千多年前就强调了法的重要性。这些内容也是普法宣传的重要媒介,实现了语文与德育、法律意识传递的融合。另外,教学设计要符合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元素愈加丰富,对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的总体特色就是在整体规划中有机渗透“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等内容,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从这些编写内容与理念来看,语文课堂上要融入传统文化思想就应该挖掘文化的内容,将散落在各个课型之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出来,形成特有的教学设计。
(二)多角度挖掘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文化是国民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公民的个人品位教养。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千年文化底蕴的结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上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基础作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要求教师多角度挖掘传统文化教学方法。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组织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在学习了爱国的古诗词之后,组织专门的“爱国诗词竞赛”活动。学生背诵了小学语文课文之中大量的爱国诗词内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类的专项活动比之课堂上单纯地研究某一首诗更有针对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为集中。又如:组织“文墨诗书”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用书法表达传统文学内容。其次,要结合传统节日来组织活动。传统文化内容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小组学习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传说、习俗、诗歌等,然后根据传统节日的现代发展进行写作,例如:《元宵节》《春节》《中秋团圆》《清明节遐想》等都是可以选择的作文题目。同时,节日还可以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重阳节”领着学生去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回来后写出自己的活动感受等。学生在节日活动中逐步形成感恩父母、师长和身边的人的意识,也更愿意走进、关心、帮助老年人;在伙伴相处时,逐步学会赞美他人、遇事能包容、互帮助;在对节日中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了解过程中,感染触动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另外,小学语文课堂还应该重视课文知识的拓展,例如:以天工开物为主题,通过乃粒、冶铸、五金等感受古代的衣食住行展现古人智慧与文明;以古代发明为主题,通過认识了解四大发明、本草纲目、雕刻、书法等展现古代人民智慧。
(三)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要求教师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首先,可以尝试拓展识字活动,具体做法就是利用构字规律来进行识字,这些内容可以借鉴《说文解字》之中的内容,让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还可以将《说文解字》中的内容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直观理解,这些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特别有效。还可以借鉴传统游戏“猜字谜”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生字。其次,教师可以让诵读活动贯穿始终,具体的诵读形式包括:图文结合诵读、配乐诵读、男女生搭配诵读等。另外,诵读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改编,发挥想象力,提升写作能力。另外,还可以分年级设计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低年级孩子的参加“谜语大揭秘”“漫游诗词园”等体验活动,兴致高昂,津津乐道。中高年级孩子参加“成语猜猜猜”“国家宝藏”“雅韵书签”等体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开发了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小学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要,既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能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优化对策要求教师深入研读与探索传统文化教学经验;要求教师多角度挖掘传统文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任金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J].决策探索(下),2019(6).
[2]王永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19).
[3]王锦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
作者简介:
王汉武,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草滩镇任塬健络通福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