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式语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17王敏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

王敏

[摘 要] 程式语是语言的半成品,是语法和詞汇的结合体。程式语可以增加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为提高学生汉译英能力,建议将程式语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文章以大学英语四级真题段落翻译为例,展示翻译过程,阐述翻译步骤,为课堂教学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程式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4-0094-03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能在中外文化互动过程中用英语向外国人简要讲述中国故事。为促进学生提高汉英翻译能力,自2013年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部分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然而,大学生的汉译英能力并未随考试改革而得到显著提高。由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翻译在英语考试中占比较低,教师可能忽视翻译教学。考试中学生面对段落汉译英往往章法大乱,凭破碎的语法知识和有限的词汇生搬硬套,语病、中式表达、词汇使用不当等问题层出不穷。

近年来,程式语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程式语是词汇和语法的结合体,其规约化的语义和功能有助于提高目的语产出的准确性。由若干个单词组成、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程式语,提取使用时所需的认知资源和加工时间更少,有助于提高目的语产出的流利性。因此,为提高学生限时段落汉译英的能力,教师应将程式语显性教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

二 文献回顾

程式语在本族语者的语言使用中普遍存在[1-2],可以减少加工负荷,促进语言理解和产出[3-4],保证正常的实时交流。非规约化的语言表达会加大听者和读者的负担,甚至引起误解[5]。因此,外语使用者应积累并使用程式语,促进口头和书面交流。自1993年Lewis提出词汇教学法以来,国内学者对程式语与外语教学的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早期研究主要探讨程式语使用与英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关系以及二语/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程式语使用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的程式语运用能力与英语口语、写作、口译成绩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6-7]。然而,学生口语会话中能熟练使用的程式语数目较少、长度偏短、缺乏应有变体[8],呈现出多用、少用、误用的混合型式[9]。此外,中国学生不善于识别文本中的程式语,阅读文本时倾向于用语法规则对程式语进行解构分析[10]。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学生主动、自动习得程式语,课堂上示范并训练识别、记忆、输出程式语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程式语运用能力十分重要。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外语学习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然而,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往往被忽略。学生面对四级段落翻译无从下手,翻译时语法破洞百出,词汇千奇百怪,难以传达原文的意思。程式语是语言的半成品,为语言产出提供了基本的句子框架和搭配好的单词组合。翻译时使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程式语可以大大提高译文的连贯性和准确性。于秀莲(2008)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过输入、吸收和输出程式语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应用能力[11]。该研究的问卷反馈显示,程式语教学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和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和学习投入,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成就感。曹凤龙和张晨晨(2016)用实验法研究了程式语对提高翻译能力的效用,发现学生通过辨认、巩固、积累运用程式语提高了翻译的三项基本能力,即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12]。该研究的问卷反馈显示,学生对程式语教学的过程和效果都相当满意。目前,关于程式语与翻译教学的相关研究还不多。尽管实验法初步证实了程式语对提高翻译能力的效用,但广大一线教师可能更关注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特别是针对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的教学策略。本研究以四级真题为例,阐述程式语在段落汉译英中的运用。

三 程式语的定义和分类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看待程式语,术语层出不穷。心理语言学强调程式语的整存整取,语料库语言学强调程式语的复现频率,语言习得研究强调程式语的范例输入。程式语的同义表述繁多,有语块、预制语块、词块、惯用表达等。本研究旨在讨论程式语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对术语不做过多细分,采用Wray对程式语的界定,即“一个由词或其他意义成分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序列,该序列是(或看起来是)预制的,即在使用时,它在记忆中整体存储或与提取,而不通过语言规则分析或生成”[13]。根据程式语的“整存整取”观,我们可以将与中文意思相对应的英文多词序列当成一个整体来记忆并使用。这些序列在形式上可以是连续完整的,也可以是含有空位的。例如,“私家车”的对应体就是“private cars”,“空气污染”的对应体就是“air pollution”。需填补空位的单词序列使用时一般受语法规则限制,如“……之一”的对应体就是“one of +名词复数”,“在……看来”的对应体就是“in sbs opinion”。

Lewis按照语义联系和句法功能将程式语分为四类:1)多词词汇(multi-word items),即不能拆分的单词组合,如by and large;2)搭配(collocations),即高频共现的单词组合,如pay attention to;3)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即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口语特征的句式,如how are you doing, I think;4)句子框架或引语(sentence frames or heads),即用于组句谋篇、具有书面语特征的句型,如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本研究讨论的段落翻译属于书面语,极少涉及口语表达。因此,程式语显性教学的重点是与中文对应的句子框架、多词词汇以及搭配。

四 程式语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翻译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码转换,不仅涉及词汇和句型,还要考虑本族语使用者的表达习惯和文化环境。进行段落汉译英任务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汉英两种语言的区别并介绍程式语的概念和作用。汉语是一种高度依赖语境的语言,经常省略主语和宾语,几乎不涉及数和时的变化。英语对语境依赖度较低,成句时一般不能省略主语,并且要注意数和时的变化。例如,“要不要吃香蕉?”翻译成英语是“Would you like a banana?”。“昨天我没上班。”翻译成英语是“I didnt go to work yesterday.”。程式语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教师应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词与词之间规约化的共现关系,引导学生有意注意惯用的句子框架、多词词汇以及搭配,如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o,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 heavy rain等。在翻译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分析文本,划分各个单句的成分,并且通过加粗、高亮、颜色标记等手段突显程式语。接着,根据划分好的句子结构搭建主干框架并逐步把修饰成分填补到主干框架中。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程式语在翻译过程中的强大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积累并使用程式语的动机。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生生合作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该环节。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内化并吸收程式语的概念和功能。翻译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总结程式语在翻译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记忆中英对照的程式语,通过口头、书面翻译或听写等方式巩固程式语的形式,以便今后提取使用。下面以2018年12月四级翻译真题为例,说明具体的教学步骤。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现在的确离不开手机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包括老年人,都使用手机应用程序保持联系并拓展朋友圈。他们也用手机购物、查找信息,因为手机便于携带。此外,使用手机应用程序通信比传统电话便宜。然而,这种新趋势导致人们在社交时过度依赖手机。事实上,一些年轻人已经变得十分上瘾,以至于忽视了与家人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

该段落由6句话组成。第一步,划分各句成分,找到各句主干。教师可借助该环节指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数和时等概念时的差异。第二步,搭建主句框架。英语有五种基本句型,即“主语+不及物动词”“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主语+双宾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主语+使役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和“主语+系动词+表语”。尽管学生能熟练背诵这五个句型公式,但语言的实际使用远比这些公式复杂。套用抽象公式难以解决现实的翻译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有具体意义的中英文句子或句子框架一一配对。例如,“中国人离不开手机”对应“Chinese people cannot live without mobile phones.”,“…比…便宜”对应“...is cheaper than…”。第三步,填补修饰成分。教师可借助该环节引导学生注意多词词汇和搭配这两种程式语,如“keep in touch with”,“circle of friends”,“face-to-face communication”,等等。此外,还需提示学生注意段落翻译时句子衔接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以下对四级段落逐句解构和翻译,依次呈现:原句、句子主干、主干译文和整句译文。黑体或斜体部分为程式语,包括句子框架、多词词汇和搭配。

1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现在的确离不开手机了。

中国人离不开手机。

Chinese people cannot live withoutmobile phones.

Indeed,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now cannot live without mobile phones.

2 他們中的许多人,包括老年人,都使用手机应用程序保持联系并拓展朋友圈。

许多人使用手机应用程序。

Many people use mobile apps.

Many of them, including the elderly, use mobile apps to keep in touch with others and expand their circle of friends.

3 他们也用手机购物、查找信息,因为手机便于携带。

他们用手机。

They use mobile phones.

They also use mobile phones to shop and search for information because mobile phones are easy to carry.

4 此外,使用手机应用程序通信比传统电话便宜。

A比B便宜。

A is cheaper than B.

Besides, using mobile apps to communicate is cheaper than using traditional phones.

5 然而,这种新趋势导致人们在社交时过度依赖手机。

新趋势导致人们依赖手机。

The new trend causes people torely on mobile phones.

However, this new trend causes people to rely too much on mobile phones when they socialize.

6 事实上,一些年轻人已经变得十分上瘾,以至于忽视了与家人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

一些年轻人变得上瘾。

Some young people have become addicted.

In fact, some young people have become so addicted that they neglect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通过拆段落、找主干、搭框架、填内容四个步骤,翻译过程得以清晰呈现。黑体、标亮等印刷处理能引导学生注意程式语整存整取的特点以及快速组句成篇的功能。当然,程式语在每个人心理词库中的存储方式并非完全一致,其长度和完整性随个人记忆和使用的偏好而变化。例如,有的人把“circle of friends”当成整体存储,使用时再选择与之搭配的动词,有的人可能觉得把“expand one's circle of friends”当成整体存储,提取使用时更加省力。此外,程式语的存储可能出现重合,如 “rely on”,“too much”,“rely too much on”被重复存储,短期看来似乎加大了记忆负担,实际上重叠记忆有助于巩固程式语的形式,也可以提高程式语使用的灵活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程式语提取逐渐自动化,从而提高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五 结语

对课堂教学的探索表明,程式语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与抽象语法构式相比,包含具体意义和词汇的程式语更容易为学习者所接受。句子框架、多词词汇和搭配等程式语的记忆和使用能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规避由语法不扎实和词汇量不足产生的目的语使用问题。不过,程式语与翻译效果及翻译能力的关系还有待更多实证研究的检验。

参考文献:

[1]Biber, D. et al.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Erman, B.& Warren B. The idiom principle and the open

choice principle[J]. Text, 2000(1): 29-62.

[3]Jiang, N. &Nekrasova, T. The processing of formulaic sequences by second language speaker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7(3): 433-445.

[4]Conklin, K. & Schmitt, N. Formulaic sequences: Are they processed more quickly than nonformulaic language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8 (29): 72-89.

[5]Miller, N. The processing of malformed formulaic language[J]. Applied Linguistics, 2012(3): 299-320.

[6]丁言仁,戚焱.詞块运用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5): 49-53.

[7]王文宇,黄艳.语块使用与口译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13(4): 28-35.

[8]卫乃兴.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初始研究[J]. 现代外语, 2004(2): 140-149.

[9]邓耀臣.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中程式化序列使用型式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3): 60-65+87.

[10]左红珊.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对陌生语块的识别——一项基于计算机阅读任务的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09(2): 72-77.

[11]于秀莲.语块教学法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 2008(3): 54-61.

[12]曹凤龙, 张晨晨. 语块教学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6(8): 92-96.

[13]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责任编辑:姜海晶)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