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非农生计项目妇女技能培训成效分析调研报告

2020-04-17侯正明熊成俊赵生珍

青年时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对策分析

侯正明 熊成俊 赵生珍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村的主体人群,她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等处于弱势,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农村留守妇女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关爱的社会群体,加强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关注青海省六盘山片区贫困妇女,实施培训项目,由于方案可行、资金充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校着眼国际农发基金妇女技能培训妇女非农生计培训,聚焦湟源,面向青海,针对全县8个乡镇接受培训的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培训成效调研,并结合全省实际,通过采取召开培训学员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村入户与留守妇女面对面访谈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提出粗略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发展基金;非农生计;技能培训;成效分析;对策分析

一、国际农发基金青海省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青海作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5年以来,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关注我国六盘山片区贫困现状,并通过广泛调研论证,针对我省六盘山片区农户对农业和畜牧业的依赖性强,农业生产力低,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项目区农业生产布局分散,农产品附加值低,进入市场困难,并缺乏资金投入,导致与东部省区经济增速偏差加大和区域城乡差异扩大,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差距大,超过50%是农村贫困妇女,女性贫困发生率达到9.8%,比男性高0.4%,进城务工的女性农民工资只有男性的81%,农村女性和男性之间的传统分工差异导致女性増收的机会有限,贫困家庭的男性外出务工,而妇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和家务劳动,留守妇女成为一个特殊的贫困人群,她们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大多数妇女从事农业,经济回报相对低,难以取得高收入,也加重了她们的工作负担。于2015年3月编制《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青海省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设计完成报告》(中文版),决定聚焦青海西宁和海东两市的湟中、湟源、民和、乐都、互助、化隆和循化等7个县区,确定82个乡镇为项目区,在该区域的683个行政村通过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灌溉基础设施改造和综合水土资源管理,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村沼气池建设、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小微企业的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妇女、残疾人、农村青年等弱势群体开展的非农生计支持培训等三大投资模块,计划投资1.2525亿美元(实时折合人民币7.64亿元,其中政府配套资金4 248万美元,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4 247万美元、捐赠100万美元,全球环境基金会捐赠715万美元)实施该项目,用于支持非农生计的培训820万美元,自2015年至2019年共计5年时间分期分批实施该项目。

(二)项目实施目的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在贫困妇女扶贫视角下,特別关注和瞄准妇女,以帮助处于弱势、但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从事非农创收为目的,选定具有培训和増收强烈需求,项目文化的农村留守妇女为培训对象,拟通过性别主流化策略的培训,改变留守妇女大都以传统的生产型技能为主(如耕种、养畜、制作刺绣等手工艺品),增加他们提高生产生活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计,提高自我发展和缓解贫困状况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妇女的经济能力和经济赋权,使她们可以更积极的参与生产和市场活动,提高她们的家庭地位,扭转她们在收入、机遇和权利等方面被边缘化的趋势。

(三)培训成效调研的目的意义

应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办公室要求,由省妇干校以湟源县作为调研片区,开展全省国际农发基金妇女技能培训成效调研,指出技能培训项目中的不足,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做法,提出项目实施,乃至全省妇女技能培训中的合理化意见建议,为该项目实施和全省妇女技能培训应对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四)调研对象

接受过国际农发基金非农生计培训的湟源县398名妇女,以及项目管理、指导人员,教师及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参与项目的县、乡、村三级干部、项目区群众及学员家庭成员。

(五)调研方法及内容

采用问卷调研、座谈交流、群众访谈、学员个别访谈、问卷分析、入户调研、实地考察、分析培训资料、查阅资料、数据分析等方式方法,结合培训学员、群众满意度测评,培训学员选定、培训组织管理与后勤保障、培训班微信群交流、学员就业后期服务措施,以及培训妇女主要收入来源、就业状况分析、就业创业前景分析、家庭社会的反应、就业企业行业评价、社会评价,对培训对象家庭乃至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学员素质能力提升、生活品质提升、对就业创业的作用等培训预期目标达成情况开展数据分析,提出相关施策依据。

(六)培训概况

湟源县作为六盘山片区,由县妇联牵头,县扶贫局积极配合实施国际农发基金妇女非农生计培训项目,自2016年以来,连续在全县7个乡镇的34个贫困村开展培训班13期,培训贫困地区妇女398名,妇女參训率为100%。培训通过招投标形式,先后选定具有多年妇女职业技能培训资质经验的青海省妇女干部学校、湟中县八瓣莲花瓣艺术学校承担培训。项目实施中,通过湟源县妇联调查摸底,依据湟源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贫困妇女的培训需求,主要开展农家乐专业的培训培训,参训学员中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为59岁,最小的为27岁,均属于有劳动能力、有转移就业愿望的贫困妇女。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小学占36%,初中占45%,高中占17%,大专以上占2%),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程度分布图

培训结束后,通过技能鉴定为学员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121人,取得中式烹饪专业职业资格证书85人。通过培训,有16人创业,分别是农家院、小吃店、小吃摊,流动青海小吃制作与外卖,月收入最高的达到13 000元,平均为2 879元;有83位妇女实现就业,就业率为20.9%(其中稳定就业39人,稳定就业率为10%、灵活就业44人,灵活就业率为11%)

(七)湟源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湟源县位于青海湖东岸,日月山东麓,湟水河上游,是青海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青藏铁路、109和315国道穿境而过,素有“海藏通衢”和“海藏咽喉”之称。全县总面积1 545平方公里,海拔在2 470~4 898米之间,辖7乡2镇,146个行政村,8个社区,常住人口136 117人(农业人口94 407人),有藏、回、蒙、土等13个少数民族。近年来,湟源县先后获“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被评为“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根据2019年《湟源县政府工作报告》,当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6亿元,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收入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2亿元,增长10%;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 401元,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049元,增长9.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83亿元。

全力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牛羊屠宰加工、有机肥厂、扶贫产业园等农畜产品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引进锂电池负极材料、风力发电等一批强基补链的新型产业项目。投资9 176万元持续打造日月山、小高陵等景区,西部首个玻璃栈道在宗家沟景区建成运营。成功入列首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2019年县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 588万元,实现755名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476户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全县所有贫困村实现水电路“三通”改造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卓有成效,累计发放互助资金贷款1.2亿元、“530”贷款4 946.5万元。依托“金穗服务惠万家”和“农担易贷通”平台,为全县农村经济组织及农户担保贷款6.32亿元。集体经济稳步发展,14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完成,58个贫困村7.2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实现部分并网发电,88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部落地。全年实施项目98项,开复工率达100%。县城南环路、交通路改扩建等30个项目建成投运,大华水库、古城二期保护开发等15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投资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2项,到位资金28.91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0.7亿元,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青洽会、城洽会签约齐心农村产业融合、唐蕃古道旅游等项目资金达34亿元,已到位资金4.4亿元。农业方面,全县完成播种32.48万亩次,流转土地15.95万亩,特色经济作物比重达到87%。培育省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建成生态牧场、家庭农牧场22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家,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农畜产品在全市整体下滑的趋势下稳中有增。投资1.35亿元实施农牧业项目73项,循环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 549万元整理土地1.7万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64.43%。建立耕地质量检测点50个,农业部及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胡萝卜、青蒜苗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培育特色农畜产品品牌12个。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实现了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

全县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成乡镇级电商网点9个,村级电商网点41个,成功入列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倍增计划,培育中小微企业195家,为27家中小微企业落实信贷资金1.78亿元,争取专项扶持资金5 100万元。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3.71亿元,增长17.16%;增加值达到9.79亿元,增长11.07%,是历年来转型成效最为明显、产值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县文化旅游融合全域拓展,全面建成北极山生态公园,日月山AAAA级景区创建有序推进,宗家沟景区雪雕冰瀑成为冬季旅游新名片,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全力推进丹噶尔古城二期保护开发,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地下综合管沟、民俗样板院落全面完工,南城门及古城墙恢复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5亿元。按照“一村一模式,一庄一特色”的思路,投资1 414万元的日月山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示范带初步成型,串珠成链成为新亮点。投资362万元新建改造村级文化服务中心2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成功举办全省农牧民歌手大奖赛、“丹噶尔杯”高原风筝挑战赛、排灯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体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96.5万人,实现综合收入4.5亿元,分别增长13.1%、24.3%,全县文化旅游品位持续提升。

二、项目实施成效分析

(一)成功经验

1.紧贴扶贫攻坚选定培训区域

笔者向湟源县妇联、扶贫局了解到,湟源县妇联和扶贫局领导班子为发挥培训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围绕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大局,多次召开由县妇联、扶贫局领导和县政府相关领导,以及贫困乡镇妇联主席参加的项目设计协调会,专题研究部署培训工作,立足湟源实际,紧扣扶贫攻坚,聚焦留守妇女,在计划贫困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紧扣贫困乡镇、村政府扶持下的扶贫项目的推进,以及贫困村扶贫产业链,选定要求培训的呼声高、村妇联战斗堡垒强,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能带动妇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日月乡克素尔村、本炕村、大石头村、若药堂村,和平乡马场台村、小高陵村,申中乡口子村,后沟村、莫布拉村,波航乡上台村、巴燕乡上胡丹村、大华镇三条沟村、东峡乡拉尔贯村等34个村开展培训。其中申中乡口子村举办的培训班整合了庙沟、俊家庄等3个村的妇女,莫布拉村由于是整村搬迁聚居区,选定了城关镇河拉台、申中乡大山根、和平乡刘家台、大华镇巴汉、巴燕乡石门尔村、巴燕、巴汉,东峡乡兰占巴村的妇女398名。

2.深入摸底调研确定培训专业

湟源县妇联和扶贫局通过召集乡镇、村妇联主席及相关领导参加的座谈会,深入贫困村妇女中间访谈调研等形式,占90%以上的50岁以下贫困村留守妇女认为,在需要照料家务的基础上都愿意通过培训掌握技能。但因湟源地理条件差,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封閉,农业歉收,当地没有工业,只能依靠小规模的种植、养殖来获取收入,经济效益极差,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模式难以突破,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在广泛调研摸底贫困妇女培训意愿的基础上,70%的妇女认为培训烹调技术是妇女最为实用,湟源里脊在省内享有盛名,省城居民在休假时慕名来湟源品尝,此外湟源县的“老八盘”、豆面搅团、酿皮、用野菜做的萱麻饼,青稞面馍馍、青稞面搓鱼、甜醅、香豆馍馍、草灰锟锅等10余种地方美食也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小高岭排骨面成为青藏公路上途经司机、游客必尝的美食,形成排骨面馆一条街。因此,当地妇女可以开发地方特色饮食,依托厨艺发展面点、小炒、面食、小吃等饭馆或当地发展农家院,尤其是本炕村、克素尔、小高岭等村完全依托扶贫开发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产业开发,打造餐饮产业链。此外,对于难以发展三产,只能留守家庭照顾老人孩子的贫困妇女而言,也是提升厨艺、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的间接措施。为此,湟源县妇联和扶贫局在进一步论证,并征得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同意的基础上确定了烹饪、农家乐专业开展培训,其中2016年培训专业为中式烹饪,培训6期178人,2017年~2018年为农家乐专业,培训7期220人(如图2所示)。

图2 培训专业人数

3.依据需求确定培训对象

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对项目活动感兴趣”“有通过项目活动来増加收入有强烈需求”,且“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为培训对象,并“优先选择妇女为户主的家庭”妇女开展培训。为此,湟源县妇联采取县、乡、村三级妇联联动机制,先由村妇联在逐户问询和传达培训政策和目的意义的基础上,尽量选拔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培训愿望的妇女,尤其优先动员当地女带头人、发家致富能手等留守妇女开展培训,并保证全村100%宣传动员到位。例如小高岭村,在报名较多的情况下,按项目要求遴选建档立卡贫困户、女户主家庭妇女,优先动员创业就业能手、女带头人,以及有意愿参与非农生产和市场活动的妇女为培训对象,并由村妇联逐级报乡、县妇联同意后方参加培训。在培训学员中,以前从事农家乐和其他餐饮工作,并参加对口培训的学员比为72%,为从事过餐饮工作的学员比为8.3%。

由于农村妇女受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所限,在选拔阶段由于生产生活脱不开身、或缺乏信心参加培训的妇女在真正开始培训时又有了迫切的培训愿望,强烈要求参与培训并前来旁听培训。据各地村妇联主席提供的信息,在培训中旁听率在不同培训班次中达到20~80%不等,学员的出勤中,满勤的为73%,因有事请假12天占36%,3~5天的占10%,5~10天的占2%,所有培训班均表现出对该培训项目的热情参与及较高的期望值。据调研组通过多方了解,在该项目全省实施过程中,湟源县妇女群众的培训和参与项目的热情最高。

4.因地制宜制定培训方案

根据培训要求,湟源县妇联、扶贫局协同培训机构,紧密结合湟源县旅游服务扶贫产业开发和产业链打造,以开农家乐开发农家菜为目的,开发当地农家特色美食为突破,掌握技能为重点,交流经验为手段,提升素质为关键,通盘考虑,统筹谋划,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多次修订完善教学计划,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实际和学员需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各专业培训期限确定为30天,计240课。烹饪专业重点开展面点、农家菜系培训,主要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让学员熟悉中式烹调职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中式烹调职业的基本技能操作技术,达到能基本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此外还开展外出务工常识及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礼貌礼仪,消防安全常识、生态文明知识,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等每项2课时的培训。农家乐专业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学员应熟悉农家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家乐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两个专业的共同点是主要开展了农家菜制作、中式面点、农家乐经营、餐桌摆台、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尤其在烹饪教学方面,注重家庭菜、地方菜的开发,重点开发了土豆系列菜系、农家炒土鸡、农家土火锅、酸辣里脊、青海三烧等地方菜,以及糖包、韭菜盒子、寿桃、葱花饼、狗浇尿、搅团、豆面饭块、酿皮、锟锅馍馍等面点,累计为学员教授了70道左右菜系,每天达到4~6个菜的学习。通过调研问卷统计分析,对培训方案认为满意的为390人,满意率达到98%,认为课程结构合理的为366人,满意率为92%。

5.强化实操训练,提升技能水平

针对所遴选培训对象均为贫困落后地区贫困妇女,培训地山大沟深,离乡镇、县城较远,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要求培训机构送教到村,为学员在家门口系统接受技能培训提供了方便。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为每位学员免费提供《农家乐管理》《中式烹调》等教材3册,发足笔记本、中性笔等学习用具,并适当发放围裙、厨师帽、菜板、菜刀、炒锅等需要的烹饪工具,足额足量供应每天所教菜品的新鲜食材,采用“理论教学+实操训练+课后操作交流+厨艺展示与比赛+参观考察”等综合教学模式,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中要求教师尽量避免艰涩深奥的理论解说,强化技能实操环节,尤其在烹饪、面点教学中教师在演示操作的同时,讲授和解释理论,在黑板、微信群展示原料、配菜、操作过程等全部内容,让学员记好笔记,整理好学习资料的基础上,在30人左右的班中分成3~4组,每组设置1个工位开展分组实操训练,操作完成后由教师组织教师评分评价和学员互品互鉴,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在搅团、豆面饭块、酿皮、锟锅馍馍等一些地方小吃的教学中,采用做菜-品尝-交流-提升的方式,举一反三地加强技能训练,弥补不足,改造创新,不断让一些地方小吃做的更地道,并达到推陈出新的效应。在实操中,教师还让没掌握实操要领的学员手把手教学,反复训练,指导掌握整个操作要领会并在课后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在家制作当天所教菜品的制作,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图展示自己的作业,并进行全群评价交流,选出最佳菜品,点评未达到要求的菜品,并指出不足,真正达到了复习巩固和不断提升的作用。

通过培训,每个培训班学员掌握了70余道家庭菜和面点的制作方法,切实提升了烹饪技能,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和积极性,深受各级领导和学员、村民的一致好评。培训后学员不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开展农家乐、餐饮服务创业就业都有很大帮助,使该项目的培训工作传为湟源县贫困地区妇女群众学技传艺的佳话,也使该项目成为全县家喻户晓的惠民富民工程,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六盘山地区国际农发基金贫困妇女技能培训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经过问卷分析,学员认为实操训练多,掌握技能好的为84%。

6.創建微信交流群,强化交流学习和跟踪服务,为项目实施和跟踪管理催生了不可估量的长期交流效应

在培训中,培训机构创新管理模式,创建班级微信交流群,要求所有学员加入群的同时,还拉相关县妇联、扶贫局,各乡镇、村主管领导和妇联主席、培训机构领导和负责人进入微信交流群。通过问卷调研,笔者了解到达100%的培训班创建了微信群,并力争用足、用活微信群功能效益。首先,利用群通知班级管理工作,在微信群展示每天的培训内容,还将烹饪培训中菜品原料、配菜、操作过程,以及完成操作装盘后的所做菜品等全部内容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在微信群里展示,方便了学员补记和整理笔记,并展示家庭作业,利用教师点评和学员交流。同时,相关领导也能随时通过微信平台随时看到每天的培训动态和所教菜品,为督导检查提供直接依据,并可以随时答疑释惑反馈问题,让培训搞得直观、透明、公开。通过问卷调研,达86%的学员在微信群与师生和领导交流,培训班创建了微信群,83%的学员请教师和领导指导过问题。

其次,教師利用微信群充分发挥了组织和号召学员的作用,除了培训中临时有事需要通知以外,学员之间的交流,学员家庭菜制作交流,向老师解疑释惑,请教一些菜系的制作要领,尤其培训后期能掌握学员的就业和发布就业信息,有效搭建了学员和教师,以及妇联、扶贫部门,乡镇、村干部之间更接地气的一种直接的交流通道。

再次,在培训过程中,也为地处贫乡僻壤、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村留守妇女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并逐步能用一些快手、抖音等宣传娱乐软件丰富生活,打开了相互交流和信息化发展通道,乃至为广大贫困妇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最后,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激发了留守妇女热心参与村妇联和村集体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培训创建培训班微信群后,使村妇联的工作得到广大妇女的拥护和支持,村妇联主席组织妇女的微信通知方式简洁明快,甚至一发信息一呼百应,为开展妇女活动和村集体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有开展培训达70%的村妇女自发组织广场舞、集体演出、厨艺交流比赛等活动,增强了妇女中间的正能量从而幅度提升了号召妇女、发动妇女、组织妇女、带动妇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间接为家庭家风建设、邻里团结和睦,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7.创新教学管理,激发学员兴趣

培训中选派具有多年培训经验、教学严谨,要求严格,善于组织学员、责任心强的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和专业培训。在具体班级管理中,教师加强班级管理,县妇联指定县妇联主管副主席、乡镇妇联主席为班主任,村妇联主席为班长兼联络员,具体管理考勤和班级培训日常管理,培训机构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员,加强班级管理,通过对迟到、上课期间接电话、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学员采用唱歌、跳舞、讲笑话等形式适度惩戒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严谨的教学手段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表率,激励学员用心学习。与此同时,通过分组培训和实操比赛的形式强化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不留死角的实操训练,注重思想动员,用通俗感人的道理,从学习技能提升厨艺的重要性,乃至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在家庭家风家教建设、助推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途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互学互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动员学员,尤其手把手施教,督促性格内向,不愿抛头露面的自卑性妇女敢于实操,大胆展示,并适当表扬鼓励,从而全面激发学员了学习兴趣,从培训初期的不敢实操、羞于表现,到后来的抢着实操、踊跃展示,甚至在课余和培训后家庭菜制作中互相交流互动等说明了从学员的重大转变。教师、班主任、班长的威望也得以树立,形成学员服从指挥调配,学员对老师有求必应,永葆了微信群的生命力,有效打造了坚固的培训后期的服务链,经常开展师生之间施教互动、学员之间长期交流与信息共享互通,乃至妇女与妇联之间的交流互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见证培训教师的号召力,我们在召开座谈会时,在妇联、扶贫部门不参与组织的情况下要求教师通过微信群组织学员,并将座谈会设在县城的情况下,学员克服困难,有132名培训学员自愿远道无偿参加了座谈会,并与教师话培训事、说师生情,问寒问暖,场面无不让人感动,这也侧面印证了培训收到的良好效果。

8.结合扶贫产业开发强化学员就业

湟源县妇联与扶贫局紧贴扶贫产业开发,尽力使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日月乡本炕村依托日月山管理沿线整村搬迁,整村发展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家庭宾馆,为此县妇联决定每个经营户选1名拟经营家庭宾馆的妇女参加学习,系统学习岗前培训性质的家常菜制作、农家乐服务礼仪等相关培训,接受培训的30名妇女全部在家经营家庭宾馆,仅6、7、8月份旅游旺季收入在2万元左右,成为本村经营家庭宾馆发展扶贫产业的主力军;日月乡小高岭村的旅游产品销售已成规模,当地发展各类旅游纪念品,中藏药材和中成药,以及餐饮美食一条街服务,县妇联遴选具有餐饮服务提升培训意愿的妇女和有发展餐饮业愿望的妇女开展对口培训,使当地旅游餐饮产业得到提质升级,各类小吃做得更为地道、好吃,并开发了一些青海农家菜,使青海老八盘、湟源里脊等久负盛名的菜肴得到进一步发展,学员培训后收入明显提高到6 000元/月,并有28名学员培训后开了农家乐,年收入接近10万元,培训效益明显。

小高岭村发展历史悠久,在几代村委班子的带领下,小高岭村穷则思变、不畏艰难、治山治水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创业史、奋斗史,凝聚成“敢为人先、实干善成”“敢叫荒坡变绿洲”的小高陵精神,引领一代代小高陵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湟源县依托这一历史建成小高岭精神教学实践基地,并开发旅游服务扶贫产业,设有小吃等摊位,为迎合产业发展,县妇联先培训具有从事餐饮服务意愿的30名妇女,再根据技能掌握情况选拔了16名优秀学员分配摊位经营小吃等,开辟了先培训、再竞岗的培训就业之路,为整体发展当地餐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事餐饮业的学员收入也明显提高,在旅游旺季达到10 000元左右。

9.培训引发贫困山村的餐桌革命,贫困妇女有了华丽转身的效应

通过培训,学员家庭颠覆了青海传统以面食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以前有“早上洋芋蛋,中午蛋洋芋,晚上还是煮洋芋”的吃法。但通过培训,洋芋菜系不断推陈出新,在原来煮洋芋、炒洋芋的基础上学会了酸辣土豆丝、干炸洋芋片、油炸土豆片、洋芋饼、洋芋泥、排骨炖洋芋、大盘鸡等近10余种菜系,引来了家里的餐桌革命。逢年过节亲友聚会和亲戚坐客,餐桌了出现了在大餐厅才能吃到的炝锅鱼等想都不敢想的高档菜,为推进湟源“五四战略”和“一优两高”、乡村振兴和乡村崛起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通过培训,很多学员对于做菜从不敢做变得敢于做,从实操时留到最后到踊跃操作,不敢发言评价到一针见血指正的大转变。家里传统的面食到炒菜更是花样翻新,丰富了家庭餐食,激发了家庭成员的味蕾,活跃了家庭气氛。通过调研问卷分析,认为本次培训后家庭生活变化大的学员占70%,有变化的占30%;认为培训后家庭成员对您的评价好的占96%,一般的占4%;认为最好的作用提升个人生活技能的占53%,改变个人生活方式的占38%。由此可见,培训提高了妇女地位,增强妇女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和经济禀赋权,很多学员从先前的怕做饭到踊跃做饭,互比互评,双学双比,厨艺展示,野炊合伙做饭,号召妇女组织妇女发动妇女激励妇女巾帼建功的新风尚,丰富了留守妇女的家庭餐食和精神文化生活。

10.开展参观考察,开阔学员视野

根据培训方案,每个班精心遴选了全省在农家乐、餐饮服务等方面有特色、效益好的互助县小庄村、湟中县八瓣莲花艺术体验中心和餐饮中心,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乡趣院、湟源县波航乡麻尼台村等地的农家院参观考察,听取企业或农家院负责人经验介绍的同时,与对方开展零距离互动交流,并公布了联系方式方便随时交流学习,为学员就业创业开阔了视野,交流了经验,奠定了人脉资源基础。

11.举办技能大赛,树立学员自信

为挖掘湟源特色美食,检验湟源县国际农发扶贫项目非农生计支持妇女(烹饪)技能培训成果。2018年7月县妇联联合省妇干校在申中乡前沟村举办了以“展巾帼风采·显精湛厨艺”为主题的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烹饪大赛,活动现场参赛学员操作热火朝天尽展厨艺水平,前来观赛的群众也络绎不绝。7个乡镇34个村的65名参赛选手大秀厨艺,参赛作品分热菜、面点、农家小吃3个系列开展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菜品制作,申中乡莫布拉村获得团体一等奖,日月乡本炕村、克素尔村获得团体二等奖,和平乡马场台村、日月乡莫多吉村、申中乡口子村获得团体三等奖。

本次大赛赛出了项目培训的成果,展示了高原古城的特色美食,对弘扬湟源美食文化,促进妇女创业再就业,带动妇女群众增收,推动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意义。国际农发中期评审检查团一行也全程参与,详细询问近几年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妇女创业就业情况,现场品尝了选手的美味佳肴,对选手们参赛菜品给予高度赞扬。在调研中谈到技能大赛,学员们记忆犹新,意气风发,表现激动,颇有成就感。通过问卷分析,培训学员参赛率为45%,69%的学员想由政府搭建平台开展厨艺展示活动,表现了参加大赛的积极性和自己厨艺的自信心。

(二)不足和需弥补之处

1.学员组织困难,选拔带有盲目性与随意性

经过调研,由于学员存在对培训的信心不足、暂时家务缠身、当时外出打工或忙于经营,家庭成员不够支持,加之由于妇女居住分散,好多家庭在县城买了房子供孩子上学,前期培训宣传不够深入,宣传渠道不畅,导致在项目实施中出现报名初期组织学员困难,主动报名参加培训的不多,为了凑数成班,村妇联在组织中很难挑选真正具有培训意愿和创业愿望的妇女参加培训。但培训开始后,由于信息互传和详细了解了培训情况,县妇联创造了培训学员创业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条件后,很多有培训意愿的学员未能参加培训,甚至有部分学技欲望强的妇女前来旁听,但不能成为学员正式参加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

2.培训很难达到就业创业的目标

由于农村妇女受资金短缺、地域条件和家庭条件、家庭成员不支持、自己思想观念局限、创业就业信心不足等情况的限制,即使组织培训前具有学习意愿和创业就业愿望,但培训结束后就业率只有81%。根据问卷分析,认为培训对就业创业作用大的人占98%,作用一般的占2%;认为培训最大的作用是对创业就业打基础的占49%,提升个人生活技能的占53%,改变个人生活方式的占38%;认为培训后达到就业、创业技术条件的占87%,未达到就业、创业技术条件的占13%。培训后已家开饭馆的占7%,已开农家乐的占7%,在饭馆或农家乐上班的占20%,筹划开饭馆的占13%,筹划开农家乐的占21%,准备在其他地方上班的占38%(如图3所示)。

图3 就业现状

分析就业状况,学员稳定就业的占32%,短暂就业的占36%,自主创业的占44%,继续务农的占31%。

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培训后能就业的占81%,不能就业的占19%;在条件成熟情况下愿意创业就业的占73%,不愿意创业就业的占8%,认为培训对就业的限制是无就业创业条件的占31%,无就业创业环境的占17%,家庭原因不能创业就业的占48%,今后准备创业就业的占41%,无政府推动政策措施的占7%;认为不能就业的直接原因是家务忙出不去的占61%,观念问题不想就业的占4%,身体健康状况不能就业的占26%,家庭成员不赞同的占8%。综上分析,由于诸多因素所限,培训不能成为直接推动就业的有效手段。

3.部分贫困地区妇女培训与实际需求、产业发展、地方发展脱节

由于湟源县地处脑山、农业歉收,除政府采用有效措施开发扶贫产业的日月乡本炕村、小高岭村、克素尔村以外,其他贫困村的妇女培训很难结合当地需求开展培训,具体调研当地妇女也比较茫然,很多妇女甚至不报有发展产业的希望。在调研当地应发展什么产业时,众说纷纭,有想发展畜牧养殖的、有想发展中藏药材种植的,但因当地气候条件恶劣,认为发展种养殖风险较大,致使妇女发展产业的信心不足,还有想培训刺绣、手工制作的,很难统一,尤其认为培训农家乐或烹饪后,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在贫乡僻壤开饭馆和农家院。通过调研,认为地理位置偏远,无创业、就业条件的占33%。因此贫困地区开展与产业发展对接的培训较为困难,烹饪、农家乐培训只能起到提升厨艺的作用,调研中也有82%的妇女认为厨艺培训较为合适。

4.缺少提升妇女地位与话语权、女权开发的文化、思想及自身素质提升方面的性别焦点培训

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青海省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设计完成报告》(中文版),项目的出发点是特別关注和瞄准妇女,拟通过性别主流化策略的培训,提高生产生活技能,增加就業机会,改善生计,提高自我发展和缓解贫困状况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妇女的经济能力和经济赋权,提高她们的家庭地位,扭转她们在收入、机遇和权利等方面被边缘化的趋势。但在项目实施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提升妇女地位与话语权、女权开发的文化、思想及自身素质提升方面的性别焦点培训。

5.忽视关系贫困地区留守妇女成长的综合性培训

通过调研,偏远贫困地区妇女对综合素质的提升愿望较为迫切。近年来各地扶贫攻坚力度较大,老百姓收入明显提高,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049元以上,全面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村留守妇女对个人梳妆打扮和形象素质打造有了较高的要求,但苦于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乡村振兴战略处于酝酿起步阶段,农村发展和崛起指日可待,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发展等方面亟需开展培训。通过问卷分析,认为培训还需要从妇女发展角度推进,需要形象礼仪及服饰搭配培训的占34%,需要开展文明乡风教育的占69%,家风家教的占52%,亲子教育的占51%。青海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建设,妇女群众文化生活指导的占36%,需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占42%,如图4所示。

图4 再培训方向

6.政府助推措施较少

通过问卷分析,政府部门支持就业的占96%,政府为就业创造条件的占76%,希望通过政府推动搭建平台来创业就业愿望非常迫切的占54%,应该支持的占46%。通过调研和问卷分析,调研组发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结合扶贫产业开发的村以外,政府助推措施少,并没有较好地结合产业开发、甚至专业合作社培育等有效结合。更没有全面系统规划,多方整合县委、县政府和各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有序推进项目,很难发挥项目效益最大化。

7.培训后期难以有效整合小额贷款等配套措施扶助留守妇女发展生产创业就业

我们从湟源县妇联了解到,湟源县妇联2017年利用农村金融服务项目扶持9名妇女支持创业,共发放贷款59万元,贷款扶持受益率率仅为2%。

8.学员后续服务有待加强

我们在调研和座谈、访谈中了解到,学员在培训中切实提升了厨艺和自身素质,并且对后续服务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比如在座谈交流中有学员提到,既然湟源里脊、搅团、焜锅馍馍,乃至青稞面等一些湟源特产深受全省人民的认可和青睐,能否通过电商培训搭建线上线下制作销售一条龙通道;还有学员提出,偏远地方的留守妇女作为弱势群体,很有提升个人素质能力的想法,在掌握烹饪技能后,能否举办厨艺大赛、通过赛事选拔和推出湟源美食等问题;还有学员提出能否在妇女文化生活、形象礼仪、美化庭院、宜居乡村打造等方面给予培训,尽量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调研,认为培训后期服务中需要提升饭菜质量培训的占75%,提供可以大胆展示厨艺的机会的占54%,组织参观考察学习的占51%,随时提供培训服务的占55%,多次开展相关后续服务的占45%,没必要服务的只占1%,如图5所示。

图5 后期培训服务调查图

三、关于实施该项目的思考

对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青海省六盘山片区妇女非农生计技能培训项目和贫困山区留守妇女教育和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连续开展的工作,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问题。同时这个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结合政府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通盘考虑,需要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和社会各界的通力支持。如何发挥农村妇女的力量,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逐步实施,首先要以改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为抓手和突破口,为其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妇女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开展适合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服务和提升个人素质、家庭地位,有效催生妇女社会责任,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是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必须紧贴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认真实施好妇女非农生计技能培训项目,乃至留守妇女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努力培养新型的留守妇女,使广大农村留守妇女真正成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工作

为达成项目实施目标,真正惠及农村留守妇女,杜绝培训对象选定的盲目性。经过调研,由于学员存在对培训的信心不足、暂时家务缠身、当时外出打工或忙于经营,家庭成员不够支持,加之由于妇女居住分散,好多家庭在县城买了房子供孩子上学,前期培训宣传不够深入,宣传渠道不畅,导致在项目实施中出现报名初期组织学员困难,主动报名参加培训的不多。

为此,首先健全妇联牵头组织,扶贫落实政策,财政扶持资金,相关部门配合联动的项目领导机制。由妇联牵头培训工作,扶贫配套相关项目,财政合理利用和整合扶农支农资金,有效整合劳动就业、农业农村、民政、商务、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农村实施的各类项目,按比重向留守妇女倾斜,形成培训一批、扶持一批、带动一方的培训效应。

其次,针对妇女居住分散,信息传送困难的实际,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平台等宣传渠道,把非农生计培训项目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提高农村妇女对培训项目的认识,在家庭和全社会树立“技能兴农”的观念,切实提高留守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最后要加强性别焦点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充分认识留守妇女的性别弱势和心理状态,因势利导留守妇女潜能,要把开发农村留守妇女人力资源问题、男女平等的观念和主张渗透到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全社会支持帮助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行动,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二)强化思想引领,培育文明新风

强化思想教育,注重性别焦点与妇女发展的辅助培训。利用妇联组织发动、组织、培训妇女,借助培训强化女性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精神追求、文化生活等全方位的意识形态培训工作,做到思想转型与创业就业转型培训并举的双到位;强化乡风家风民风教育,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均离不开广大妇女的参与和引领带动。因此,要以培训为契机,发动妇女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继承和弘扬并带动家人和邻里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吸收城市文化乃至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新农村呈现新家风。

(三)紧贴妇女发展需求开展多方面的培训,努力提升素质树立自信

由于偏远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然禀赋差,就业率低下,农村妇女受资金短缺、地域条件和家庭条件、家庭成员不支持、自己思想观念局限、创业就业信心不足等条件的限制,即使组织培训前具有学习意愿和创业就业愿望,但甚难实现就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扶贫攻坚即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即将全面实施,城镇化建设逐步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妇女,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转变。为此,在培训中要立足当地实际,挖掘妇女潜能,紧密结合项目实施要求全面统筹考虑妇女培训。首先,在培训为发挥培训项目的效益最大化,紧密围绕要求,选定有培训必要,要求培训的呼声高、村妇联战斗堡垒强,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能带动妇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妇女开展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培训。

其次,改善留守妇女生存条件,需要依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建新时代城乡关系,以“五个振兴”为抓手,从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提升妇女就业能力和机会、提升妇女的话语权等具体途径入手,对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提出培育和增强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能力、构建有利于农村留守妇女生计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发展条件、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福利等方法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发展和家庭福利。

(四)因地制宜制定培训方案

培训必须要协助扶贫产业开发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一是紧密结合发展产业,通过培训为产业提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妇女人才,让留守妇女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妇女大量外出所带来婚姻家庭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创造条件,通过培训要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的贫困妇女回乡创业就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要在培育本地产业链和小型创业困难的地区,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通过培训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为妇女在掌握技能技术的基础上创设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大胆创业,不断促进家庭收入的增长。

(五)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果

针对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不高、理论接受能力较差等现状,在培训过程中,理论教学要言简意赅,突出要点,突破难点,避免过多过长艰涩难懂的讲解;实践教学要注重流程把握要领,切实做到举一反三、多次训练以致捻熟于心。在培训中要配足实操工位,分组开展操作,并要切实形成积极踊跃、互学互比的学风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掌握操作技能;为更好掌握技能,要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掌握技能,课后强化练习,真正做到熟练掌握;妇联、扶贫等相关部门按照培训创设技能展示、比赛平台,多举办展示赛事活动让学员直接参与,在培训妇女中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崇尚技能、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的良好风尚;在培训中,为开阔学员眼界,提升感性认识,以及交流经验,应该开展一定课时的参观考察,为妇女技能运用和创业就方面提高认识并奠定基础。

(六)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因事因人培训

结合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调研摸底,了解妇女需求,倾听妇女呼声,因地、因时制宜,因人施策,并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和地域,按照浅山、脑山、城镇,需创业、需就业、无需就业等不同类型妇女实现全覆盖培训,让贫困妇女得到培训实惠,通过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自身素养,教育广大贫困妇女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投身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中,听党话、跟党走,巾帼建功新时代。

一要围绕当地用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妇女择业竞争能力。二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企业用人方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就业的适应能力。三要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女农民的农业技能。四要根据妇女年齡特质开展培训,对青年农民工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对缺乏技能、年龄较大、外出务工有困难的妇女,应着重开展技术含量低、周期短的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为她们就地致富创造条件;对中青年农村妇女,应进行市场亟需的技能培训,为她们外出务工夯实基础;对初、高中毕业回乡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应从高级技能培训着手,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快速实现转移;对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力的妇女,应重点进行对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创业政策培训,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带动其尽快走上创业发展之路。

(七)激发学员兴趣,创新过程管理

汲取湟源县培训经验,培训中选派具有多年培训经验、教学严谨、要求严格、善于组织学员、责任心强的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和专业培训。严格要求学员,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培训效率。通过分组培训和实操比赛的形式提高学员兴趣,提振学员学习积极性,强化人人动手参与不留死角的实操训练,并以正面教育为主,全面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踊跃展示技能。与此同时,创建微信群,强化管理与交流,切实树立培训教师、班主任、班长的威望,形成学员服从管理,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微信群交流的效益最大化。

(八)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搭建普惠培训平台

一是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加强和规范培训资金的管理。要切实用好国家对农民工的培训扶持资金、各部门的转移培训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改善培训基础设施,配强师资力量,扩大女农民受训面,提高女农民的技术素质。同时加大中、长期培训比重,使女农村劳动力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二是培训主管部门要制定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各类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将县、乡镇两级各级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教育主渠道现有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实行校校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统一配置资源,统一筹措资金,统一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形成“理论教学——实习操作——上岗就业”服务一条龙的模式,解决多头管理,互相牵制,浪费资源的弊端;利用人口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举办培训班,及时建立各乡镇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的新机制。

三是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培训,激励留守妇女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

四是妇联部门要积极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为留守妇女搭建倾诉、交流、互助的平台,使她们共同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共同发展建立相互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图书室、阅报栏的作用,使有限的报刊进入农村妇女的视野。

(九)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妇女权益

一是充分利用微信群,加强学院的后期服务与交流,永葆微信群的生命力,有效打造坚固的培训后期的服务链,经常开展师生之间培训后期的施教互动、学员之间长期交流与信息共享互通,乃至妇女与妇联之间的经常性交流互动。二是要积极收集信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与相关部门、企业、行业联系,建立长期人才供需关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尽可能为学员搭建二次就业或灵活就业机会,强化后续服务和继续教育的一站式后续服务,切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三是注重提升培训,选拔相关学员开展二次培训。要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掌握受训人员就业和胜任工作情况,不断调整培训方式,提供后续跟踪服务,增强受训女劳动力的致富能力,同时要加强女劳动力的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生活常识、公民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受训人员综合素质,使农村女劳动力“出得去、稳得住”,与社会和谐相处。

(十)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

要适应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妇女劳务经济品牌和技能培训品牌。将妇女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就业情况,纳入相关单位年度责任目标管理,作为年终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妇女培训面和就业率的提高,防止“只开花不结果”的培训现象。县劳务培训领导小组要做好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农村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常性检查监督工作,保证培训资金及时到位,使农村妇女真正受益,共享培训的社会资源。

(十一)丰富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

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是减轻留守妇女精神负担的一剂良药。农村留守妇女在农村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她们不仅对家庭关系的和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农村的乡风文明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精神文化生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作为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是推进物质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又是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设乡风文明一直是未曾改变的目标。因此,在此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并优化,对促进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意义重大。为此,我们通过项目实施要加大投入,在村组、社区建立健身场、文化站、阅览室、活动之家等文体场所,组织留守妇女参加集体舞、健身表演队等文艺组织,编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文化生活,为留守妇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各级妇女组织要积极开展“最美家庭”等評选表彰活动,促进家庭、邻里生活和睦。与此同时,结合平安家庭、平安社区(村、组)建设,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推动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对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健康辅导、法律讲座、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有效地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形成强大的法律保护屏障,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平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湟源县政府工作报告(2017)[R/OL].(2018-07-03)[2019-12-02].http://www.ahmhxc.com/gongzuobaogao/11016.html

[2]湟源县政府工作报告(2018)[R/OL].(2018-07-03)[2019-12-02].http://www.ahmhxc.com/gongzuobaogao/11017.html

[3]湟源县政府工作报告(2019)[R/OL].(2019-07-14)[2019-12-02].http://www.ahmhxc.com/gongzuobaogao/15291.html

[4]赵昌琼.青海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5]董红梅.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培训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涟水县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6]张亚玉.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优化发展研究[J].知识经济,2018,No.472(16):17-18.

[7]全国政协社法委调研组.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妇运,2012(3):40-43.

[8]许亚南.宁波市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情况调查报告[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9(3):61-67.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对策分析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培训包”理念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