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路径
2020-04-17刘茹
刘茹
[摘 要] “立德树人”思想有著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时代意蕴,是新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铸教之魂。“立德树人”思想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引领青年主流价值观走向,促进其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从掌握其践行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几个方面协同努力,探究出有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新时代;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4-0062-03
一 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
(一)“立德树人”思想的历史根基
“立德树人”思想自古以来就是古代先贤所推崇的教育理念,如,孟子的“教之以伦”思想,孔子的“君子怀德”思想。“立德”和“树人”这两个词最早分别出现在《左转·襄公二十四年》和《管子·权修》中。《左转·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文中的“三不朽”思想将“立德”放在了第一位,体现了古人对德的重视。“立”是树立,培养的意思,“德”既指人内在的品行,同时还指社会行为准则及规范。《管子·权修》一书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指培养人才。“立德树人”指教育者通过以德立身,教育启迪,引导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人”是建立在“立德”的基础之上,培养受教育者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
(二)“立德树人”思想的新时代意蕴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价值追求,以其为核心的德育理论是建立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自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和重要会议中都对“立德树人”思想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了详细阐述。“树人”是以“立德”为基石和方法,“立德”的最终目标和价值追求是更好地“树人”,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德”,“树”的是具有正确的三观、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知识、有本领的“人”。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的现实追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同时,它也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理念,是素质教育加快发展的助推力。
二 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保障
在教育领域,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好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疑难杂症,满足人民对教育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期许,是教育改革不懈追求的目标。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教师以德立身,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才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教育与感染学生,达到以德施教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二)引领青年主流价值观的时代之需
青年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取向将会影响,甚至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走向。在经济全球化,网络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的一些文化观念、社会思潮、政治理念、生活方式等内容泥沙俱下,涌入国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在这种影响下,如若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西方社会的一些毒瘤势必能轻而易举地侵蚀其心灵,动摇其政治信仰,扭曲其三观,滋生自私自利、拜金、投机、享乐等不良社会之风。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先“立德”,后“树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来构筑,有才无德的人往往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功利主义色彩浓厚,通常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利用其所学知识干着损害国家、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而唯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人才的质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两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推动者,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品德”和“智慧”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必备的重要品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崇高追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所坚定的方向与目标。
“德”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是国家兴盛发达的重要基石,因此,育人之本重在“立德铸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思想的落实,并在多个重要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新思路、新措施,致力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要以立德树人作为其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把我国青年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是为实现中国梦储备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三 高校有效践行“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把握好立德树人应遵循的规律
1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的规律
人们道德意识的培养要坚持“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的规律,他律是指外在的规范、强制性力量对主体的约束,主体处于被动状态,在某种情况下,还可能会引起主体的消极抵抗情绪。自律是指主体自觉自愿的去接受社会对他的约束性要求,进而将这些要求、规范内化成自身的认识与行为习惯,主体处于主动,自愿的状态。尽管二者在含义,作用方式上有区别,但二者也有互相依赖的一面,首先,他律是自律的基础,具体来说,主体只有在外部力量的灌输和规范下,久而久之才能产生道德意识,养成道德意志,生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其次,他律只有转化为自律才能最大地发挥它的作用,人们只有以快乐、主动的心理去接纳外部力量的约束,才能有意识地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
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的规律,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严谨性、规范性建设,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但是也有教师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在课堂上传播一些抹黑党和国家的言论,对此类教师的行为要依据学校的体制规范进行严惩。同时,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既要向学生灌输作为国民应遵循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准则,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规律
社会发展程度,人们道德素养水平,以及道德标准、规范本身具有的层次性特点,决定了道德要求对人们的思想引导、行为规范有着高低的区别,即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区别。但是,二者的差别是相对的,在社会的某个阶段是先进性的较高层次道德要求,在社会的下一阶段可能降为广泛性的较低层次道德要求。同时,二者又是互相依赖的,低层次道德要求是在高層次道德要求的引导下得到发展,而高层次道德要求的发展母体是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
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正视这一客观事实,思政课的开展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要结合本学校、本专业,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规律是我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这一规律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的工作中要将党中央下发的高水平、高标准、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与本校学生特殊的道德现状相结合,既要用共产主义道德激励人,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人,引领人。同时,高校要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选拔学生身边的模范标兵,通过其先进事迹与高尚精神的示范引导,激发学生向善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3 潜隐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的规律
潜隐性强调的是环境氛围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人、影响人、塑造人,在无形中给受教育者带来精神上的启迪。德育具有渐进性特点,它是指受教育者在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一个由认知到内化,由内化到外化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青年大学生处在道德品质形成,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会对其认知事物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为人处世的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民主文明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三观雏形的塑造,父母要担起育人的父母之责,形成良好的家风,帮助孩子筑牢道德根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是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源泉,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青年学子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奋进的精神文明环境;社会相对于家庭和学校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场所,人们利益的不同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社会问题,政府要积极解决,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风气,建设正气充溢,和谐美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 构建以师德为首的教师考评机制
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2018年11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十项准则)的通知,进一步对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教师职责与行为规范,划定了师德底线和红线。随着十项准则及《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指导意见》的最新出炉,教师的底线意识和职业责任意识将进一步加强,而要保证这十项准则的真正落实,就要加快推进教师考评机制的改革,因为,教师考评机制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是更为系统全面的。
大学的功能决定了教师的职能主要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决定了教师考评机制主要以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这三大方面为主,2016年8月25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在教师考核中师德考核应位于首位,要不断健全师德考评的长效机制。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个学校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近年来,从高校教师出现的学术不端,以及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中出现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问题来看,教师个人品质败坏,作风不正,抵制诱惑的定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但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奖项”的具有急功近利色彩的教师考评体制也是致使高校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诱因。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育人队伍,就要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推动以师德为首的教师考评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不再以论文的数量,奖项的多少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将师德考评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在教师的聘用,绩效考核,以及职称评聘中增加师德考核的比重,使高校教师能够以德立身,潜心问道,专心育人。
2 提高育人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的承担者,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德育的质量和水平。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是每个教育者最高的价值追求,为此,应全面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其为共产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为了使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精神上不缺钙,就必须督促高校思政课教师学好、掌握好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使其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以保障思政课育人队伍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教书育人的正确政治方向;其次,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道德素养,作为人师,重在以德感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谨遵职业道德规范,严守师德底线,严禁跨越师德红线,要戒浮戒躁,潜心问道,专心育人;最后,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大爆炸,科技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教师不仅要不断加强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更新学习,还要广览群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储备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
(三)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是以“育人”为其本质要求,课程思政理念回归了高校“育人为本”的初衷,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論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校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也改善了高校课程“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灌输、轻道德培养”的状况,扭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存在的“孤岛困局”。
课程思政以育人为核心,以各类课程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挖掘各门课程中所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中国元素和中国理念,引导学生了解,认知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国情,使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通过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以“智慧”和“美德”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在助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让自己的青春梦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三)[M].上海:中华书局,2009.
[2]黎凤翔.管子校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4.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6]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剑.立德树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8]苗炜,刘亚男.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理论溯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8(5).
[9]李旭炎.立德树人实践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10]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邱伟光.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8(8).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