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的需求、问题及改进
2020-04-17赵伯艳仲阳关
赵伯艳 仲阳关
[摘 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会展教育从无到有,目前会展教育院校已达三百多所,形成了高职高专、本科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全系列。会展产业链条自身的延展性与动态性决定了会展人才培养应具有梯度性和层次性,然而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目标却出现同质化现象。此外,还存在会展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会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应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完善会展学科体系建设。
[关键词] 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4-0020-03
会展经济具有关联性大、收益率高的特征,可以持续不断地通过带动贸易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推动商贸业、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业是中国加入WTO后最先承诺全面开放的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会议展览的成功举办,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2018年,我国会展行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中国已经晋升为国际会展大国。然而我国会展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极大的人才储备不足且结构失衡的问题,会展人才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自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截止2017年,全国29个省的57个城市累计有336所高校开会展专业,其中本科院校116所,高职院校220所,在校生约5万人,专职教师约2000人。有14所大专院校设立会展研究院、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从人才供给的角度看,我国会展专业人才供给规模已经初步显现,但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要朝着内涵优质的方向发展,以此推进中国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进程。
一 我国会展业人才需求分析
会展业自身属于一种高度综合型行业,产业链跨度很大,而且产业链上下游具有相对性,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各不相同。在会展产业链中,主办单位有政府、企业、协会等,承办单位有专业会议组织者(PCO)、专业展览组织者(PEO)、目的地管理公司(DMC)等类型。政府部门又包括商务委、会展办、旅游局等;行业组织包括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会展场馆负责场地租赁与现场运营;相关服务涉及搭建、物流、印刷、广告、礼仪、网络、食、住、行、游、购、娱等。因此,会展人才应该具有梯度性、层次性和结构性。基于会展产业链自身的延展性,并参照任国岩对会展人才所做的分类,本文将会展人才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它们构成了我国会展人才的立体化需求结构。
(一)宏观会展人才
宏观会展人才定位层级较高,主要是指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会展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不断完善中国的会展理论体系,推进中国会展业专业化与国际化进程的专业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会展政策法规研究和设计、会展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会展业高端设计和管理等创造性工作。
(二)中观会展人才
中观会展人才属于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指掌握现代会展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会展策划与设计能力、会展组织与运营能力、会展项目管理能力、会展市场营销能力、会展信息系统操作能力、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能够高效率的执行上层决策的会展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在行业协会、事业单位、会议展览公司、会展场馆公司、会展服务公司、节庆礼仪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传媒公司、活动策划与组织公司以及旅行社等会展相关单位从事会展策划、设计、运营、组织、管理、服务等工作。
(三)微观会展人才
微观会展人才是会展业从业人数最大、涉及工种领域最广的实践性人才,主要指具备较强实践操作技能,在会展活动中从事执行、服务和辅助工作。具体来说,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展品运输、会展客服、会展服务等工作,定位为“技能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执行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二 我国高等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在创新激励、供需互动、产业关联、社会整合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然而与美国、德国等会展强国相比,我国缺少一支多层次的、高质量的会展人才队伍。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校而言,面临着会展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力量短缺、会展专业社会辨识度低、学生实习成效低等问题。
(一)会展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共12所实力较强的会展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后发现,除了少数高校将会展人才培养定位在“领袖人才”“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外,大部门本科高校将会展人才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其定位基本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掌握会展策划、设计、运营、组织、管理、服务等专业技能,能从事会展经济、政策研究、会展管理、会展策划和营销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这种趋同的目标定位下,高校更重视学生应用技术与现场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工具方法的掌握,而忽视理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与国际开拓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中观、微观人才供给过剩而宏观人才短缺,在资源倚靠和需求对接上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域和高校自身的特点。忽视对具有领袖气质、国际视野、概念化和理论化能力、能够引领中国会展业发展方向宏观人才的培养,中国会展行业迈向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进程势必受到影响。此外,高职院校将会展人才培养定位为“技能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也出现了与本科院校趋同的现象。
(二)会展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
高校教育是有层次的,高职高专是定岗定方向的专业技能教育,本科研究生是重邏辑重思路的综合技能教育,教育层次越高,岗位针对性越弱。高校会展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有自身的必然性,一方面,我国高校会展专业方向定位同质化、趋同化,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策划、管理、运营等能力的培养,这一现状导致中观会展人才过剩,而宏观、微观会展人才缺乏,不利于我国会展人才结构平衡。另一方面,会展产业自身链条跨度较大,涉及政府、行业协会、会展场馆、专业会议组织者(PCO)、目的地管理公司(DMC)、搭建、设计、物流、印刷、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对会展人才能力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高校难以做到全链条定岗培养。而且作为新兴服务业的会展业,目前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种种因素导致高校会展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三)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力量短缺
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高校的会展专业设置受社会实践与市场经济需求的影响而产生。专业背景为会展方向的教授学者较少,目前我国会展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方向转行而来。而且这些从事会展专业的教师基本来自高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其中很大部分没有在会展产业中工作的经历,而会展专业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这就导致了高校教师会展基础理论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状况。
会展业链条具有动态性和业态组合性,要求教师队伍的知识体系也具有动态性和可变性。然而,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具有稳定性,教师的专业背景具有“相对固化性”,两者之间的冲突造成了课程之间重复以及课程知识的延展性与系统性不足的状况。会展项目具有长期性,一个成熟的展会包括招展、招商、宣传推广、布展、撤展以及展会服务等多个流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高校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及科研压力,没有充足的时间和顺畅的渠道参与到会展项目的全过程中,对高校师资力量的在岗和职业培训较为困难。
(四)会展专业社会辨识度低
会展业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端服务业,理应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现实中会展业却没那么高的社会辨识度,反而经常被会展从业者自身所诟病,行业中经常听到“人人皆可干会展”的言论。会展专业教育同样面临着社会辨识度低的问题,会展专业在我国学科目录中曾被划到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等学科之下,尽管目前教育部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归入旅游管理大类,但学界对其学科归属的科学性尚未达成共识。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对会展教育的定位也各不相同,有管理学定位、旅游学定位、传播学定位、艺术学定位等等。王春雷提出目前中国的“会展学”正处于“前科学”阶段,未形成统一的范式,各学派难免会出现争执。会展学科体系尚未走向成熟,会展专业的社会辨识度低,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招生等问题带来困难。
(五)学生实习成效较低
会展专业应用性较强,会展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应为学生安排充足的实习时间。但目前会展专业学生普遍缺少实习机会,高校的教学计划具有固定性,不能轻易变动,而会展企业承办会展项目具有季节性、随机性的特点,用人也要根据档期安排,两者之间的时间冲突导致了会展专业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会展项目时间上的延展性,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和参与会展项目的全过程。而会展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挑战性不足,导致一些会展专业的学生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并不满意。一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驱动”等尝试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学校和会展企业克服双方的条件。
三 完善我国高等院校会展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打造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的会展强国建设急需大量的高质量人才进行支撑,为此我国高校应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从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会展人才实践能力、完善会展学学科体系建设等多种角度入手,培养我国会展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改进人才培养定位同质化、会展教育与企業需求脱节的情况,会展人才的培养应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宏观会展人才的培养,可根据各个高校的教育资源,在本科及以上教育中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宏观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一定要做到“高大上”,从核心价值观入手,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课程体系上,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技能训练,既有产业、金融、管理、策划、创意、国际关系等全学科知识,又有哲学、文学、美学熏陶;并结合我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重视宏观会展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观会展人才的培养,由于这类人才主要从事会展项目策划、管理、运营等工作,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策划管理能力、文案写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兼顾课堂教导与课外实践。可在本科教育中设置相关专业方向,以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等为目标,重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领域知识的教导,严格要求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过关,培养学生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科高校可根据所在地域的会展产业发展状况及自身的教学资源,专注于某一类会展专业活动的教育培训,从而避免各高校之间的同质竞争。
针对微观会展人才的培养,可在高职院校中设置相关专业方向,以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宗旨,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以通过技能目标设计、实训实习环节设计、专业学生导师制等方式不间断进行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渗透式培育。
(二)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会展专业学生普遍缺少实践经验,而短期实习又难以学到核心技能。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师资力量少、学生实习成效低、会展教育与产业脱节等问题,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借鉴德国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德国作为欧洲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独到之处。德国会展教育中的产学研互动机制已走向成熟,会展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教育,“双元”指高校和会展企业。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学生先在高校里学习基础理论,然后在会展企业中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例如,德国科隆大学和科隆国际展览公司共同建立的会展经济研究所,科隆国际展览公司为会展经济研究所提供实习基地和实践经验,研究所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为保证会展专业学生的权益,德国工商业协会和德国手工业协会对企业培训进行监管,首先审查会展实习企业的资格,企业内的实训师是否有教学能力和充足的实践经验,审查合格后才给会展企业颁发资格证书。其次,行业协会监督会展专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同签署,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工资待遇、培训时间、学习内容等,不合格的话则要重新签署。最后,为避免学生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行业协会对会展企业的培训内容进行监控,并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培训内容报告,充分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会展专业学生在培训结束之后,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合格之后颁发会展资格证书,之后才能在会展行业就业。双元制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让会展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会展行业的认知。
(三)完善会展学学科体系
为了解决会展专业辨识度低的问题,需要完善会展学学科体系、探索会展专业课程体系。会展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传播学等多学科属性。我国将会展经济与管理归于旅游管理大类,然而,会展涵盖了会议、展览、节事活动、体育赛事等各种功能目的的活动种类,上位学科“旅游管理”并不能涵盖会展经济与管理的内涵。由于缺少健康成长的体制条件,我国会展专业的专业建设、资源配置、学术研究、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建设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克服学科目录对会展专业建设的局限,探索和确定会展学科的学科体系、知识领域、逻辑构架、教学模式就更加迫切。在此基础之上,立足于会展交叉学科的特点,依托学校和地域资源和优势来凝练兼具核心共识和独特生命力的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总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欲实现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推进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种层次会展人才的培养。面对教育与产业脱节、人才定位同质化和趋同化、会展专业低辨识度等诸多问题,我国高校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目标定位、学科设置、方法途径上进行创新,为我国会展业迈向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输送充足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茜.2018年会展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EB/OL].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0118-bb709a
24.html.
[2]天津市商務委员会.天津市年度会展经济研究报告[R].天津:天津市会展行业协会,2018.
[3]任国岩.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4).
[4]刘海莹.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J].中国会展,2017(22).
[5]王春雷,杨捷,LarryYu.会展经济与管理: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领域?[J].旅游论坛,2015(2).
[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7]杨世信,钟颖.向上走vs向下走?——地方性本科院校会展人才培养的选择[J].高教论坛,2017(11).
[8]侯越.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7(10).
[9]杭宇.德国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6(35).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