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扈宝经聊救护“经”

2020-04-17黄朱清

铁军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务伤员新四军

黄朱清

榕城福州。

在一个军队干休所,找到了扈宝经的居所。

一见他,发如白雪,眉毛也白了。老人年已九旬,身体却好。他乐呵呵朝我笑着,指指嘴巴,“我牙齿没一颗假牙”。我说,“你的牙真好”。扈宝经说,“刷牙,我用两种以上牙膏,每天吃点硬东西,晚上8点以后不吃东西”。他还告诉说,喜欢拿小梳子梳梳头,用小锤子在身上捶捶敲敲。

自我保健,对于曾是抗战医务干部的扈宝经来说,是他自然的习惯。

扈宝经,河南省南乐县人,南乐位于豫、鲁、冀三省交会处,抗战初期这里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成为革命根据地之一。扈宝经早年参与抗日宣传活动,16岁那年参加了八路军。后来,根据抗战局势的需要,他所在部队南下,改编为新四军建制序列。1942年7月,组织上把扈宝经从涟东独立团调到新四军三师八旅休养所工作。报到时,刘胜望找他谈话。刘胜望时任八旅卫生部长兼休养所长,他是红军时期的医务干部,在跟随部队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陪伴几名掉队的伤员,艰难行走了两天两夜,终于找到部队,转危为安。和扈宝经谈话,刘胜望给扈宝经讲述当年红军的医疗条件,谈了抗战相持阶段新四军部队面临的医疗困难,鼓励扈宝经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做好休养所的医务工作。

扈宝经,被安排在旅休养所任医务室室长。

当年的休养所,设在江苏阜宁县羊寨集西北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庄比较大,离集镇有五六里路,村里人家居住分散,有三五户在一起的,有十几户连成片的,新四军伤员分住在各家各户。休养所设医务室、药房、手术室、化验室、医务班、看护班等分支。扈宝经说,医务室分成几个医疗组,划分区域开展巡诊。夜里,医务人员提着马灯,来到群众家里察看伤员伤情,及时换药。部队坚持敌后游击作战,不时会有一批伤员送来,休养所可收容六七十名伤病员。手术室选在住房宽余的民居,墙四周和房顶用白布支罩起来,门板当床,称为“手术帐篷”。手术是不分昼夜的,晚上做手术,只能用汽油灯和手电筒照明。扈宝经回忆,抗战条件下的医务工作是艰辛的。抗日根据地周边地区,日伪军据点林立,又封锁交通,药品采购困难。休养所自己想办法配制各种液剂;缺少凡士林,用动物油、植物油配成软膏;用牛皮纸做成胶纸代替胶布;棉花通过碱脱脂当药棉。一旦敌人扫荡,医务人员要跟着部队转移行军,一走就是好几十里路。部队打仗,我们要冒着生死危险抢救伤员。扈宝经挽起裤子露出腿上疤痕,“这是为了抢救一位营长负伤留下的”。

抗战时期强调有效治疗,尽最大可能让伤员早日痊愈归队。

扈宝经清晰记得,旅卫生部就战伤医治问题,明确提出过一个要求:外科手术,反对在伤口里放“药捻子”。药捻子,是把带药的纱布或纸捻,放入伤口或疮口内,以助提脓、消炎。但副作用明显,换药时候伤员痛苦,而且伤口愈合得慢,有的还形成漏管、骨髓炎,甚至会导致脓血症。脓血症又称脓毒症,主要是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是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严重时可致人死亡。一次,部队转来一个伤员,臀部贯通伤,因抢救时伤口上了药捻子,严重脓腔漏管。转到休养所之后,扈宝经果断决定实施扩创手术。通过认真护理,伤口很快愈合。伤员是位连长,归队时对扈宝经感激说,“没想到休养所这么快把我的伤口治好了,回到部队要狠狠杀敌”。

抗战医疗,还要有效防治地方性传染病。

黑热病,在苏北地区流行过,威胁抗日军民的健康。扈宝经说,黑热病是吸血昆虫白蛉传染的。白蛉的颜色呈黄白色或灰白色,双翅,全身密布细毛,口器为刺吸式,它们在夜间活动,吸吮人的血液后,皮肤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小结节或糜烂、水疱等损害,如果白蛉体内含有LD小体,叮咬人之后会引起黑热病,患病者出现肝脾肿大、发烧贫血等症状。为此,休养所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医学知识的传播,向部队宣传黑热病病源、如何预防,对营地、群众的畜舍、厕所喷洒药物灭杀白蛉。对已患黑热病的对症下药,运用注射锑剂的手段治疗:用酒石酸铁钾和酒石酸铁钠,配上1%的药液,当日配制,当天静脉注射。一开始注射1毫升,视病情逐步加大剂量,每周注射3次,两个月左右即可痊愈。

新四军医务工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员组成。大部分是从连队挑选年轻、文化较高的战士,经过短期、速成的培訓之后上岗,战场救护中摸爬滚打,锻炼成长。另一部分是上海等大城市的青年,他们在地方经过医学专业学习来参加新四军的。扈宝经说,部队培养的,战场救护实践多,医务理论底子薄;地方医学专业毕业来部队的,一线救护处置接触少,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针对这种现状,休养所组织学习新四军三师出版下发的《先锋医务》读物,展开“取长补短”的互助活动,全面、整体提高医务技能。部队不打仗的时候,离休养所近的建制团,派出医务干部来到休养所学习,借鉴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帮助他们提高处理大血管止血、骨折固定等战伤以及常见疾病的医治能力。

令扈宝经难忘的,抗战医疗,大靠山是人民。休养所设在村里,其实就是建在老百姓的家里。新四军伤员病员,都安排在群众家里养伤养病,人民群众似亲人,主动掩护他们的安全,细心照料他们的治疗生活,喂水、喂饭,当重伤员出现伤口出血或疼痛难忍的时候,房东火速赶到休养所医务室报信。群众自己的生活再困难,即使最后一个鸡蛋、最后一把米,也要拿出来做成蛋花汤、熬成米粥端到伤病员面前……

在艰苦的抗战医疗环境里,扈宝经有幸认识了李彬。李彬是阜宁人,她参加了新四军三师苏北卫生学校学习,成长为部队医务干部。战争救护的志同道合,两人结为伴侣。1948年,扈宝经时任解放军第十后方医院医务主任,跟随部队参加济南战役,医院陆续收治来自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战场的伤员。1952年,已是华东军区第一野战医院副院长的扈宝经,又踏上抗美援朝的战场。

1982年,扈宝经和李彬同一年离休。

上世纪50年代,扈宝经出任解放军第一○三医院第一任院长,他是在原福州军区后勤部某分部顾问位子上离休的。李彬离休前,是第一军医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主任医生。

记者感言 在1996年出版的《新四军第三师卫生史》上,可以找到扈宝经的名字。1957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原福州军区获得勋章的共有1833人,其中就有扈宝经,他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扈宝经,从参加革命开始,几乎一生把青春和生命交给了人民军队的医疗事业。在长达40多年的医务生涯中,始终坚持立足现有条件,科学施救,勇于负责,尽最大努力让伤病员们转危为安,痊愈康复。祖国和人民授予他勋章,扈宝经享之无愧。

2020年新春开始,一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各地拉开战幕,军地几十支医疗队在最短时间内从四面八方出发驰援湖北,支援武汉。医疗队员们放弃春节假期,离别亲人,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上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人民群众遭受到新型病毒威胁的重要时刻,我们想起了共产党人坚定而不变的初心,想到了像扈宝经这样老一辈白衣战士终生践行我党、我军宗旨的坚毅品格,心里充满敬仰,参战充满信心。

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磨砺铸造的英勇不屈、团结奋战、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同舟共济,全民皆兵,打赢这场人类防控新型病毒感染的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

(责任编辑 姚定范)

猜你喜欢

医务伤员新四军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惟愿共克时艰 战“疫”必胜
致逝去的医务者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新四军与新中国”征文与研讨活动参考题
军医教你战场上如何自救互救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蓝色生命线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