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天外飞石,追星星的女孩集石成馆
2020-04-17柯玉升
柯玉升
“陨石猎人”是国际上对找寻并收集陨石的人群的统称,贵州女孩杨可欣就是其中的一员。5年来,她往返沙漠、戈壁滩数百次,穿越罗布泊腹地,行走了10万多公里,猎得陨石600多颗,总重量400多公斤。现在,她带着600多颗形状各异的陨石,成立了西南地区第一家“陨石文化科普馆”,也因此,90后的她被外界称之为“追星星的女孩”。
与陨石结缘,
成为国内首位女“陨石猎人”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童年的时光,对于杨可欣来说,最难忘的还是满天星斗的夜晚,听奶奶唱着童谣,讲着关于星星的故事。奶奶说星星是天上的孩子,夏夜的星空里那一扫而过的彗星,是玩野了的小孩,逃离父母的管束,来到了人间。“逃离了父母的孩子该多孤独啊!”小可欣托着腮冥想着。
稍大后,杨可欣才知道,那些“会掉落的星星”可能就是陨石。它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的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上的石体,是与星星最接近的东西。
上了高中,杨可欣在地理课上学到:如果沿着古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甘肃至新疆,第一站就是哈密市。这里毗邻楼兰古国,是哈密瓜的故乡,那里“住”着数量惊人的“天外来客”——陨石。
2012年,22岁的杨可欣大学毕业进入一家煤矿设备销售企业工作。当她被派驻到新疆哈密时,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作之余能和同事一起深入到沙漠和戈壁滩上“捡”石头。
新疆就像一个庞大的陨石“富矿”,那里有成千上万的陨石爱好者和收藏者,但这并不是因为陨石只掉落在新疆。陨石落在全球每个地方的概率其实是差不多的,由于很多陨石含铁类金属,掉在山区和森林之中很难被发现,且容易氧化。新疆的面积占全国六分之一,又有广袤的沙漠和戈壁滩,空气非常干燥,在这里发现的陨石比其它地方多一些!
杨可欣第一次接触到陨石,还是在一个微信群里。当时她的一个好友在群里晒出一张“黑乎乎的石头”,这并没有引起她的在意。然而当看到下面的数十条留言后,让她大为吃惊。原来,这块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是她梦寐以求的“天外来客”——陨石!杨可欣一颗紧张的心兴奋得都快要跳出来了。
“每颗陨石都有故事,它们带着不同的宇宙密码来到地球。不同的陨石携带了不同的信息,比如火星陨石就能反映火星上有没有水;有的陨石则在坠落后,携带了地球深处的矿物样本,由此可以研究地球的秘密……陨石是在太空中历经多次爆炸和燃烧剩下来的,能够抵达地球已是万幸。”
一聊起陨石,好友的话闸子就拉开了:“这个黑乎乎的石头是我的朋友在新疆罗布泊腹地寻到的。”有意思的是,她和好友再次见面时,好友特地带上了这块奇特的石头。
杨可欣被眼前这个黑乎乎的东西深深地迷住了,不时地用手去摸摸,顺着阳光体验它的光滑度。也就在这一年,在这位石友的引荐下,杨可欣加入了“猎陨”队伍,成为国内首位女“陨石猎人”。
每到节假日,她就和石友驾车从哈密往返于罗布泊陨石散落带核心区。往返一趟近千公里,有时一去就是一个星期。她每天顶着烈日在沙漠和戈壁滩中徒步几十公里,地毯式地搜寻陨石,虽然辛苦,但并不是每次都有收获。
尽管如此,杨可欣一旦踏入“追星之旅”,就有一股无穷的力量促使她坚持走下去,并乐此不疲。
“追星”之路,
有苦也有甜
“每个人都记得要在手机上下载地图,每个地方都要记得打好坐标,如果走失了,不要随便走动,我们会跟随坐标来找大家。”2013年9月30日,杨可欣又一次进入了她一直向往的戈壁沙漠。在这次中科院地化所组织的猎陨科考当中,作为主力的她不厌其烦地跟成员们说着寻找陨石的注意事项。
沙漠戈壁可不是迪士尼乐园。身处大漠之中,放眼望去,直到天际线边缘也只有一片黄色。这样的恶劣环境,就是一个男人也难以忍受那扑面而来的热浪。比起这些,杨可欣觉得更大的困难是一些潜在的危险。至今,她仍记得第一次到罗布泊寻找陨石差点走失的经历。
原来进入罗布泊腹地,就是進入了无人区。眼前一望无际的沙石,让每一个找寻陨石的人都兴奋不已。当时,杨可欣只顾埋头寻找陨石,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远离大部队。
夕阳徐徐落下,茫茫的戈壁滩上一片安静,当杨可欣猛地意识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时,想到沙漠里可能会遇到的可怕情景,她心里顿时觉得恐怖起来!她一边哭一边问自己该怎么办,到后面害怕得都哭不出来了,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在她心头萦绕。
而当时她的队友们分坐在两辆车上,他们都以为杨可欣在另一辆车上,谁都没想到她会掉队。由于当时没准备对讲机,而在沙漠里面,又因为没有坐标,很难定位一个人的准确位置。幸运的是,队友在中途下车休息碰头时发现杨可欣没有上车,他们立刻调转车头,及时往回走。经过五个小时的漫长煎熬,杨可欣获救了。看到队友的那一刻,这位坚强的女孩紧紧地抱着同伴,泣不成声。
不仅仅是落伍,在寻找陨石的路上,还常常会遭遇沙尘暴、车陷……在无数的惊险遭遇中,她变得更加坚定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她仅凭肉眼就能基本判断陨石的真伪。行星运行偏离轨道撞击地球的过程中,与大气发生摩擦会产生无数次爆炸和燃烧,到达地球之后迅速冷却,所以陨石外表上通常会有一层薄薄的熔壳。受到大气挤压,陨石表皮还会产生像手指印一样的气印。通过这些特点,就可以大致判断一块石头是不是陨石。
2014年,在新疆阿拉塔格山发现的目前最大的一颗陨石,重达30多公斤。而今,这块陨石已经成为镇店之宝。现在谈起来,杨可欣还是一脸的自豪。
那次,在寻找陨石的过程中,她走了不知多少路,人也困了,车内带上路的满壶水也只剩下最后一口了。如再无收获,就只好打道回府了。谁也不愿这样空着手回家,就在大伙儿一脸无望时,杨可欣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发现眼前一丈多远的地方有一块黑乎乎的大石头,凭直觉这应该是块陨石。
她的直觉很快被同伴们给否定了:“这片陨石带已经被很多人搜寻过,不可能留下这么大的一块陨石。”其实,这块黑乎乎的大石头都被他们的脚绊过许多次,但谁也拿不准它是一块陨石。但杨可欣坚信自己的判断,并把这块石头带回来请专家鉴定。
事实证明她是正确的。
“这块石头不仅大,还有明显的冲击熔融特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它是两个不同地方的星体物质发生碰撞并融合在一起,最终穿过大气层落在地球上的。从表面的氧化程度看,这块陨石已经落在那里超过100年。”听着鉴定专家的分析,杨可欣一脸得意,觉得陨石在外太空漂浮了那么长时间后,最终落在地球被自己发现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茫茫的戈壁滩上散落的各类石头,不计其数。置身其中,满眼都是石头,要想在这石堆里找到一块陨石,其难度无异于如大海捞针。有时候,就连杨可欣也这样认为:“其实我很相信缘分,我一直认为我发现的每一颗陨石都是和我有缘的,当你在茫茫戈壁上发现它的时候,就感觉好像我和它注定要相遇,它就是属于我的星星。”
虽然科考当天已经顶着烈日寻找了7个小时,但杨可欣还是乐此不疲地埋头寻找着。又走了10多公里地后,杨可欣终于发现了她当天的第一块陨石,指着脚下一块3厘米长的黑石兴奋地说:“找到了!找到了!赶紧打坐标,这里有一块的话,周边就肯定还有,赶紧找找。”
陨石坠落时,穿过大气层会燃烧、爆炸,大多数会形成陨石散落带。所以,每当发现一颗陨石时,团队都要进行拍照、定位坐标,之后把这些坐标汇集起来,进而判断陨石散落带的方向。
寻找陨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每次去一个陨石散落带,单程最少就有500公里的路程,有的甚至需要开(车)1000多公里。
无人区的生活枯燥无味,有时候一进去就得待上10来天,里面没有网络,连个动物都很难看到,而每天吃的只有大饼和面条。最难忍受的就是不能洗脸,更别说洗澡,每天鼻子和耳朵里都是沙,有时候只能用洗菜的水洗一洗。
很多女生吃不了这个苦,而杨可欣是迄今为止在猎陨过程中唯一一位坚持下来的女生。
在沙漠寻找陨石虽然辛苦,但杨可欣觉得自己“累并快乐着”。在她的微博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荡涤心灵的句子:“在戈壁,在沙漠,不经意地就会切换风景,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神秘,而一切的未知,都让我着迷。待在无人区的时光能让浮躁的心灵沉淀下来,而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办座“陨石科普馆”,
让更多人了解陨石
陨石成分主要由铁、镍、硅酸盐等矿物质组成,通常分为四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而收藏价值最高的是铁陨石,含铁纯度特别高,古代很多“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兵器就是由铁陨石锻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曾于1970年在河北藁城县出土的商代兵器上取样发现,刀刃是由铁陨石锻制,这是3000多年前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陨石的价格就已经与黄金相差无几。随后,它以每年30%-50%的增幅持续升值。而今,最普通的陨石也可以卖到每克500-600美元,稀有陨石则可达到每克3000-6000美元。目前,全世界有一万多名陨石猎人,他们游走于戈壁、荒漠之中,但多数人总想在“猎陨”中一夜暴富。
陨石稀有珍贵,痴迷陨石的杨可欣,更懂得怎样去做一个有良心的“陨石猎人”。从找寻到第一块“黑乎乎的石头”起,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在萌动:越是稀有珍贵越不能据为己有……
在戈壁滩上找寻陨石,数千里的行程,光车费一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工资不够折腾时,她也舍不得卖掉手中的一颗陨石,哪怕是很小的一块。解决“钱荒”,杨可欣比任何人都有办法:将在找寻陨石途中“顺手牵羊”捡回的玉石,经加工打磨后销售出去,或是以制作陨石小视频的方式在线上销售陨石标本。对自己这样,也要求新入行的“猎陨”们“不为心动”。维吾尔族朋友阿布来提就是杨可欣在寻找陨石途中结交的一位“石友”。之前,阿布来提一直在捡玉石、蛋白石这类石头,认识杨可欣后才了解了陨石。在科普陨石时,杨可欣不忘跟他“补”上一课:“有一种东西,比陨石还珍贵,那就是良心。以后的陨石路上,如果找到了稀有品种,一定要捐给中科院做科考。”十天的结伴之行很快结束了,分别时阿布来提深有感触地说,“杨可欣就像陨石的宣传大使,带着我走向了‘追星之路,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5年时间里,她数百次穿梭于沙漠戈壁中,穿越了罗布泊,行走了10万多公里,捡到了600多颗陨石,将近400多公斤。杨可欣也由一个“仰望星星”的女孩,变身为“陨石圈”内知名的“女猎人”。
“陨石不仅具有收藏价值,在科研方面更是无价之宝。”如今已是“大咖级”女猎人的杨可欣,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开一个陨石售卖店去发陨石财,心里却在盘算着一个“疯狂”的想法:开一个陨石文化科普馆。
2017年1月,杨可欣将她埋藏心底的“疯狂”想法变成了现实——把自己捡到的300多枚“天外来客”从新疆带回了贵阳,开办了西南地区首家“陨石文化科普馆”。
馆内陈列着橄榄陨石、土牙陨石等许多种类,还有精美的陨石饰品。展馆中央设置了罗布泊陨石散落带示意沙盘,力求展示最真实的发现场景、地貌环境。哈密、罗布泊、土牙、库木塔格……这些,都是她曾经涉足过的地方。
现在,这里已成为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的陨石标本鉴定实习基地、贵州省观赏石协会陨石专业委员会所在地。馆内,还保存着欧阳自远教授从吉林陨石上切割下来赠送给她的样本。
科普馆免费对外开放,与市内的中小学展开合作,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向学生介绍陨石知识,激发他们的天文兴趣。每年还组织一次科普游,让普通人参与搜寻陨石,这样既科普陨石文化,又能体验并爱上搜寻陨石带来的快乐。
“创办陨石文化科普馆,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天文爱好者和民众近距离接触、感受宇宙的奥秘,为全民科普尽一份力量。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陨石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奥秘,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谈起建馆的初衷,杨可欣如是说。
不把找寻到的陨石开店卖掉去赚一笔钱,而是开家科普馆,供人们参观分享,杨可欣的所作所为已不是一个“陨石猎人”的称呼所包含得了的,就如网友对她的评价一样:更像是一颗挂在天际的一闪一亮的“星星”!她的“追星之旅”充滿了艰辛,但更像是在寻“心”。 编辑/征 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