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皮肤真菌病防治探析
2020-04-17罗妃娟
罗妃娟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贺州 542899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皮肤病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并且该类疾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其主要病症表现为皮肤瘙痒、被毛脱落等,严重者甚至会形成结痂。肉牛皮肤病涵盖年龄层比较广泛,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感染该疾病,其中比较容易感染该疾病的是幼牛以及体质较弱的肉牛,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比较差。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传播范围是世界性的,会导致肉牛的皮革质量降低,同时也会影响肉牛的生长发育。该病不仅会在肉牛中传播,也会引起人的感染。近年来我国动物皮肤真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所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 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
牛皮肤真菌病又被称为脱毛癣、钱癣或者是秃毛癣等,大多数是因为肉牛的表皮角质中含有大量的菌丝增值,因此导致肉牛的皮肤角质化快速发生,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肉牛的皮肤变得粗糙,同时伴随有脱屑、结痂等现象。该病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头部、颈部、肛门以及臀部等,病症比较严重的症状可能会蔓延全身。在发生病变部位的周边往往伴随有明显的炎症症状,病症表现为有豌豆大小的结节状隆起,并且发生病变的部位有被毛逆立,进而逐渐脱落变稀。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会发生皮肤损伤、增厚、隆起以及覆盖灰色物质等,甚至在皮肤表面出现鲜红色到暗红色等颜色深浅不一的鳞屑或者是石棉样的痂皮。伴随着时间的推进,痂皮会逐渐脱落,逐渐漏出病灶以及皮肤发生溃烂。该病在发病初期或者是在病情即将痊愈的时候或者是所造成的皮肤损伤已经深入到病牛的真皮组织中,会发生严重的瘙痒,此时病牛往往会通过磨蹭环节导致皮肤出血、糜烂等。伴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发生继发性感染,导致皮肤增厚,同时伴随有苔藓状的樱花。在病牛皮肤表面局部病灶比较平坦,当病变痂皮脱落之后长出新的被毛,该病即可痊愈。通常肉牛痊愈之后不会再感染该疾病[1]。
2 诊断分析
如果在肉牛的局部皮肤上出现明显的藓斑,并且在患病处有明显的裸秃,便可以初步确诊是真菌皮肤病。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用75%的酒精将患病处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手术刀将患病部位与健康部位交界处的鳞屑取下,放置于载玻片上,并滴加1 ~2 滴浓度为10%~20%的NaOH,将制备好的样品于室温下保存5 h,目的是保证组织输送透明,然后盖上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态菌丝。
真菌性皮肤病往往病理表现与寄生虫性皮肤病类似,所以在治疗时需要进行区分。寄生虫性皮肤病往往可以发现虫体或者是虫卵,其瘙痒的感觉也更明显。患病初期,病症表现往往是丘疹或者是发展为脓包。而真菌性皮肤病不形成癣斑[2]。
3 预防
在选择肉牛饲养地的时候首先选择地势高且干燥的沙壤土地带,并且要保证肉牛的活动场所夏季通风良好,冬季保暖,排水方便,保证牛舍全年清洁干燥。新建的牛舍在牛进场之前要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新购入的肉牛要隔离观察40 d 之后确保没有特征性的疾病方可进行混群饲养。鼠类以及部分吸血昆虫对真菌性皮肤病的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要做好消毒以及灭鼠工作。在喂食时,肉牛的饲料应该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充足,同时牛群饲养密度适中,保证牛舍的清洁干燥以及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发现有肉牛出现真菌性皮肤病,应该立即对其进行隔离饲养,并保证对已经被污染的牛舍进行及时消毒处理。如果有针对性疫苗可以进行预防接种,如果没有针对性疫苗,可以将自家灭活苗进行预防接种处理。饲养员也应该做到勤消毒,勤洗澡,避免将真菌性皮肤病传染给人[3]。
4 治疗
在进行肉牛真菌性皮肤病治疗的时候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局部涂抹治疗,另一种是口服全身治疗。局部涂抹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将10%的碘酒、3%来苏儿、2%硝酸咪康唑软膏以及2%克霉唑软膏等药物涂抹治疗,治疗频次为每天一次,连续用药7 d,通常病症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口服的药物主要有灰黄霉素、酮康唑。该类药物的服用方法为15 mg/kg,使用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服用2 周,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如果口服药物灰黄霉素没有效果,可考虑更换酮康唑,用量为4 ~8 mg/kg,使用频次与灰黄霉素相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