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规模化奶牛养殖中犊牛的成活率
2020-04-17刘春然
刘春然
河北省定州市号头庄农技推广服务站,河北定州 073000
犊牛是指出生0~6月龄的小牛,犊牛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牛群健康、生长速度和生产成本,同时对育种效果、利用年限和生产奶量均有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犊牛成活率、改善犊牛护理管理和犊牛健康度,成为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对提高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新生犊牛成活率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1 新生犊牛护理
新生犊牛生理器官发育不完善、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抵抗力低,极易患病,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引发死亡。因此,犊牛的护理,成为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新生犊牛护理主要包括出生护理、断脐消毒、饲喂初乳等关键环节。
首先,在犊牛出生之后,要认真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及时的将其口鼻当中的黏液清理掉,确保呼吸畅通。如果发现犊牛误吸了黏液,应通过倒立的方式,对其胸腹部进行拍打按压,以便于及时的排出所吸入的黏液及羊水,然后使用纱布擦净犊牛鼻腔及口腔。如果发现犊牛出现窒息的现象,可以通过浇注冷水的方式唤醒犊牛,避免死亡。除清理黏液,保证呼吸以外,给犊牛提供适宜的温度也是出生护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新生犊牛刚刚从母体中排出,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且犊牛体温调节能力差,如果未提供适宜的温度,会导致犊牛被冻死。
其次,要做好断脐消毒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断脐消毒,能够有效降低犊牛脐部出现感染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犊牛的脐带外部涂抹适量的碘酊,应连续涂抹2 d。2 d后需要进行称重,并将犊牛转入到保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0 ℃左右,并在保温室内铺适量的稻草,提高舒适性。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做好垫草的更换及消毒工作,同时要确保保温室内光照通风正常,为犊牛的生长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
最后,要做好初乳饲喂工作。犊牛在出生之后,要及时的饲喂初乳。母牛的初乳当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通过吸吮母乳的方式,犊牛能够获得被动免疫,进而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及成活率。饲喂完初乳之后,应让犊牛自由躺卧,以便于更好的消化。
2 饲养管理
针对初生犊牛,要高度重视饲养管理工作,严格的按照定时、定量以及定温的原则来进行饲喂,并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时是指每次哺乳时间要固定,每日饲喂3次,饮水自由,定时饲喂的主要目的是让犊牛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定量饲喂指的是要合理的控制好饲喂量,如果饲喂量不足,则无法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如果饲喂量过多,则会导致犊牛营养性腹泻的发生,因此要充分的结合犊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及实际需求来合理控制饲喂量;定温饲喂指的是要控制好乳汁的饲喂温度。由于犊牛的胃肠道消化系统性能发育不成熟,如果温度过低,极易导致犊牛出现腹泻;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影响到乳汁的质量。一般情况下,7日龄内的犊牛,其饲喂温度应控制在39 ℃左右,8日龄后的犊牛,其饲喂温度应控制在37 ℃左右。犊牛在1月龄前,应单栏饲养,生长至1月龄后,可以进行合群饲养。同时,要关注犊牛每日采食量,动态检测犊牛健康度。认真做好圈舍的卫生清洁工作,合理的控制好温、湿度及饲养密度,确保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定时定期的对圈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此外,要密切留意犊牛的一举一动,包括:排便状况、进食量、精神状态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不同培养方式对犊牛的成活率也有影响,佟桂芝等试验表明,人工培养犊牛的方式,其优势更加明显,能够更好的保障犊牛的成活率,减少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病概率,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
3 疾病防控
除饲养管理因素外,疾病因素是导致犊牛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犊牛疾病发生率,提高犊牛免疫力,做好常见疾病的防控,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重要举措。下面将对犊牛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措施进行总结。
据统计,腹泻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疾病。通过预防、治疗犊牛腹泻疾病,可以有效控制犊牛的死亡率,促进犊牛健康成长。引发腹泻的原因主要包括饲养环境温度不适宜、疾病、母牛炎症导致乳汁变质等。如发现犊牛出现轻微的腹泻,可以使用乳酸菌素片及多酶片等药物治疗。如果犊牛出现较为严重的腹泻,应及时的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具体可以使用糖盐水+碳酸氢钠+复方盐+维C等药物联合治疗,避免犊牛脱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