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0-04-17邱亚男
邱亚男
吉林省松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松原 138001
动物检疫工作作为食品安全保障的一道重要防线,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仅如此,动物检疫工作质量还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高低,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有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对动物检疫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动物检疫工作的每个环节,包括饲养、交通、流通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范指引。
1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
1.1 农村动物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不高
当前我国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已深入推进到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建设了检疫报检集中点,使得动物检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农村畜牧养殖的形式和种类特殊性,一般都是散养,且种类多样,分布范围较广,上山下乡都有,遍布整个村镇的每一个角落,交通不便利、畜禽出栏时间随意、养殖户对报检制度配合度不一等,使得无法集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屠宰检疫,大大增加了动物检疫工作的难度,不仅使得工作人员承担较重的劳动量,还无法真正保证动物的屠宰检疫率满足要求。
1.2 养殖户动物检疫申报意识薄弱,检疫手段落后
当前许多养殖户对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内容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虽然有较丰富的养殖经验,但积累的知识还是比较传统守旧固化的,对各类新疫病的种类及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养成检疫意识,对动物预防接种存在抵触心理,甚至部分养殖户存在疫情隐瞒不报的现象,因为参与动物检疫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成本,使得养殖利润降低,而且增加自己的工作量,耗时耗力。
1.3 违法案件查处困难,无法实现以监促检
在利益驱使下,养殖户和销售商往往忽视病死畜禽的善后处理工作,甚至还把它们流通到黑市进行交易,导致违法案件屡禁不止。试想一下,若执法部门没有第一时间对这些案件发现截获查处,这些不明原因病死的畜禽被人们食用,将会对人们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2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的有效改进措施
2.1 强化产地检疫措施的落地执行力度
为能全面提升动物检疫工作质量与效果,应强化产地检疫措施的落地执行,将产地检疫措施制定细致到位,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有制度可依,提高整体可行性与操作性。首先,立足当地实际,结合所有养殖户的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设立合理的动物检疫报检点。其次,建立规范的动物养殖登记制度,一户一档案,引入大数据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实时掌控当地养殖动物的数量、种类、分布、流通买卖等核心数据,为动物检疫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再次,构建完善的动物检疫制度,对每一次的检疫信息做好规范的登记并由养殖户签字确认,对动物检疫过程中与申报记录有关的工作内容做好归档保存至少一年以上,做到产地动物检疫可溯源、可追查。
2.2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检疫工作
结合当前动物检疫工作现状,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检疫实施方案,通过增加财政扶持力度来优化动物检疫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养殖户的配合度。另外,动物检疫工作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依赖动物检疫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应加大先进高端动物检疫设备的投入力度,建设标准更高、更具准确度的动物检疫实验室,推广新型的检疫检测技术。最后,应加大动物检疫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向养殖户普及常见的动物疫病类型、特征及危害,提高对动物检疫工作的认识,使得养殖户能积极主动配合检疫工作,切实提高动物检疫质量和效果。
2.3 严厉查处违法事件,以监促检
对于违法处理病死畜禽案件必须严厉查处,加强惩戒力度,借助媒体曝光违法事件处理手法,警醒有违法行为人员,并增强养殖户的法律意识,让人民群众树立起合法经营的意识,避免在动物养殖过程中违法屠宰、运输、售卖,将病死的畜禽按照规定处理。政府相关部门严防死守,打击各类违法事件,杜绝所有病死家畜流通源头,让老百姓更加意识到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以监促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