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破伤风的综合防制措施

2020-04-17蒲大章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平昌县平昌梭菌

王 斌,蒲大章

1.四川省平昌县驷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平昌 636400;2.四川省平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邱家中队,四川平昌 636400

1 病因

破伤风的病原体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在1884年由Nicolnier氏所发现。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长2~4 µm,宽0.4~0.6 µm,多为单个或短链的病原体。芽孢呈圆形,直径为菌体的一倍,位于细菌体的一端,恰如鼓锤状。此菌易被苯胺染料着色。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有鞭毛,能运动,接触空气时,则运动立即停止。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良好。适宜温度36~38 ℃,pH 7~8.2。破伤风梭菌在沸水中煮沸5 min即可杀死。芽孢的抵抗力更强,特别对干燥的抵抗力,如果在干燥的情况下经几十年还有活力。

2 流行病学

家畜中以马、骡、驴发病较多,牛、羊次之,猪、犬较少。本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粪便中有本菌存在,施肥的土壤、尘土、腐烂的淤泥等处也存在本菌,家养动物和人极易感染,因外伤、去势、脐带等处理不当而感染。临床上多数见不到伤口,可能是潜伏期创伤已愈合,或是由子宫、胃肠道黏膜损伤感染,破伤风是一种由创伤感染的中毒性传染病。不能从一头病猪传给另一头猪,因此,常是个别的发病,较少是散发形式。本病无季节性,一般来说,幼龄猪比成年猪病多,仔猪常因阉割引起。易感染动物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其死亡率80%左右。

3 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经外伤侵入猪组织,由于出血和肌肉组织以及适宜的温度给本菌芽孢的发芽增值和产生毒素造成良好条件。特别是芽孢侵入不久,在未发生病症之前伤口封闭愈合,在缺氧的情况下对发芽增值更有利。

4 临床病状

猪破伤风的潜伏期最短2 d,最长的可达数月,一般是1~2周,主要病状是肌肉强直,头部肌肉痉挛,牙关紧闭,眼发直,瞬膜外露,口流液体,常有“吱吱”的尖叫声,两耳直立,颈伸直,腹部卷缩,背僵硬,尾不蠕动,僵直,有时出现角弓反张。神经情况表现兴奋,体温、呼吸、脉搏常无变化。病猪多在1~3 d死亡。

5 诊断要点

依据症状结合发病原因,即可确诊。本病潜伏期1~2周,发病时肌肉僵硬,咬肌紧缩,张嘴困难,严重时,牙关紧闭,耳竖立,颈伸直,头向前伸,四肢伸直不能弯曲,对光、声和其他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可使症状加重,最后窒息死亡,病死率较高。

6 治疗方法

6.1 加强护理,精心饲喂,找出伤口,除去脓液及坏死组织,而后彻底消毒或烧烙。

6.2 用破伤风抗毒素,颈部注射,仔猪每只注射2 mL,大猪每只注射4 mL,1次/d,连用3 d。

6.3 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根据猪只体重大小,用10~20万IU,分2~3次。静脉、皮下或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d。

7 防制措施

7.1 猪舍应经常保持清洁,除去能造成外伤的铁钉、竹削等异物。

7.2 处理初生仔猪脐带、阉割所用的刀剪,缝合针线,应彻底消毒,并严格接触泥土。

7.3 经常检查猪体皮肤健康情况,发现破伤,立即涂抹浓度较大的碘酊。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平昌县平昌梭菌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平昌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青路】
2018年第23届韩国平昌冬奥会比赛主要场馆
再见平昌,相约北京
安利助力平昌冬奥会
走进平昌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对平昌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