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2020-04-17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辽宁沈阳11001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本院病症通气

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辽宁 沈阳 110016)

内容提要: 目的:关于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方案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另外35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选择采用常规的疗法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以后,本文观察组患者的HR(心率)为(84.25±2.7)次/min,对照组为(98.71±3.82)次/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R(呼吸频率)为(20.41±2.23)次/min,对照组为(29.18±4.56)次/min,P<0.05;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SpO2(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LVEF(左心室功能)、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BNP(心衰定量标志物)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方案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综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对于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在重症监护病房当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症相对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甚至容易导致患者在病变过程中继发各种并发症,进一步加重了对患者身体和心灵的损害,临床增加了死亡的发生率[1]。现如今ICU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的常规治疗措施很难在根本上保证治疗的效果,本文所以针对于此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方法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当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当中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ICU重症心力衰竭35例患者作为本文观察组,患者年龄58~79岁,平均(66.8±6.9)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另外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治疗的35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年龄56~78岁,平均(67.5±7.2)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本文两组患者经临床检验诊断均被确诊为重症心力衰竭,所有患者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同时符合重症监护病房的入住条件,诊断符合该病症的标准,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干预,用药呋塞米、ARB或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常规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早发现患者的心衰诱因,并对患者的脏器受累状况进行及时评价,以便于帮助患者纠正体内环境紊乱的情况,促进患者病症的及早康复。对所有的观察组患者需在此基础上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为患者选择采用PB840机械通气呼吸机,为患者调整机械通气模式为A-C模式,并且设置通气支持的参数,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调整。潮气量设置为6~8mL/kg,设置5~15cmH2O呼气末正压。对呼吸频率设置为12~20次/min,呼吸的吸氧浓度设置为40%~100%。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改善以后,可逐渐的对呼吸机支持的参数和通气模式进行下调,并且辅助适当的镇痛镇静药物,并为患者进行脱机可能的评估,并在适当的时候为患者进行呼吸机的撤离。

1.3 观察指标

对本文所有患者经不同治疗之后的HR、R、SaO2、SpO2、LVEF、BNP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并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计量值检验采用t检验,χ2检验计数值,P<0.05说明两组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以后,本文观察组患者的HR(心率)为(84.25±2.7)次/min,对照组为(98.71±3.82)次/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R(呼吸频率)为(20.41±2.23)次/min,对照组为(29.18±4.56)次/min,P<0.05;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SpO2(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LVEF(左心室功能)、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BNP(心衰定量标志物)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见表1。

3.讨论

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是比较危重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所以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临床要重视对这种病症的治疗。有研究通过调查得出,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只能将患者的病情进行部分的缓解,但却无法改善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所以容易导致患者病症反复发作,治疗周期大大延长,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灵康复产生严重的阻碍。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临床情况比较(n=35,±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临床情况比较(n=35,±s)

项目 SpO2(%) SpO2(%) LLVEF(%)BNP(100pg/mL)观察组 95.3±4.3 97.2±3.4 58.1±1.4 86.5±5.4对照组 88.2±4.4 94.1±1.4 50.5±2.1 101.2±4.5 t 2.8145 3.0124 2.6145 2.6815 P 0.0279<0.05 0.0363<0.05 0.0285<0.05 0.0246<0.05

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主要分析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更优,因此能够说明为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性和可行性。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心肺功能的改善,可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整体提高,这是一种人工机械通气装置,它能够通过镇静和镇痛方案来帮助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运动的控制,因此能够使得到达患者肺内的气体产生交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体的损耗,促进呼吸功能的尽快恢复。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呼气末正压来增加平均气道压力,来促进患者肺泡内压力的增高,这样就能够减少肺泡的毛细血管渗出,减轻了患者的间质性水肿,也有效地减少了氧交换的弥散距离。这种治疗方案能够促进对患者氧合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所以具有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缓解组织缺氧的重大的作用。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方案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小气道的闭合症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肺内的分流,对于改善患者肺泡的萎缩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患者的通气血流比例进行改善。同时这种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因为肺内分流而导致的低氧血症。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方案,能够增加患者的胸内压,可以减少心室的跨壁压,这对于减少患者的静脉回心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也能够促进患者新的排放量增加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方案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综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对于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本院病症通气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青春期病症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