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自动除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中应用价值分析

2020-04-17新民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辽宁沈阳110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存活率成功率人工

新民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辽宁 沈阳 110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索体外自动除颤仪与人工除颤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本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的95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被归类为体外自动除颤仪组(观察组,n=51):采用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人工除颤组(对照组,n=44):采取人工除颤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除颤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①经过治疗发现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患者除颤成功率对比人工除颤方案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发现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患者存活率对比人工除颤方案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患者的效果确切,对比除颤成功率及存活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关于治疗后的长期效果该研究未进行深入探讨,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心搏骤停为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心脏障碍疾病,属于心脏障碍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对生命及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1]。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医疗水平呈持续发展状态,心脏除颤措施逐渐应用于心搏骤停患者,作用为对患者心房产生刺激以能量脉冲为基点,使心肌折返通道能够有效地被消除,同时抑制患者的心肌纤维颤动采用同步除极,再主导心脏节律利用窦房结起搏点,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本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体外自动除颤仪与人工除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本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的95例患者资料,分为体外自动除颤仪组(观察组)与人工除颤组(对照组)。观察组:51例患者,采用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男25例,女26例,年龄52~81岁,平均(68.02±8.3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衰13例;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人工除颤方案治疗,男23例,女21例,年龄53~81岁,平均(69.34±9.2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衰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人工除颤组(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人工除颤,设置能量序列为200~360J,除颤效果决定次数,对心室颤动情况采用非同步除颤,室术选择200J的能量处理复律处理室性心动过速情况。如果患者经过静脉注射可达隆、肾上腺素与心肺复苏处理3次后,再经历电击除颤3次处理均无效果,则对患者再次进行电击除颤。如患者呼吸停止则采取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来治疗。体外自动除颤仪组(观察组):对该组患者进行体外自动除颤治疗,治疗时使用Power Heart体外自动除颤仪(Cardiac Science,型号为PHYTH MX ECD),设置自动识别10s,电击心率大于180次/min,程序次数设定为8次,能量依次设置为200J、300J、300J、360J、360J、360J、360J、360J。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患者除颤成功的标准为:窦性心律常用心电图或心电监护表示,或者用心电图或心电监护表示规则的室上性节律或室性自主节律,此时可监测到患者的血压与大动脉搏动。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除颤成功情况,从而统计得到院内存活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软件临床研究体外自动除颤仪与人工除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除颤成功率及存活率对比。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除颤成功率及院内存活率对比进行统计后比较,总结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除颤成功率86.27%、院内存活率60.78%,对照组患者的除颤成功率43.18%、院内存活率36.36%,该研究的数据有差异(P<0.05),观察组除颤成功率及院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的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除颤成功率及院内存活率对比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属于一种危急重症,该病主要发生于院前,患有该病的患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体外自动除颤仪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它的作用原理为通过黏吸力的除颤心电监护电极,可以做到减少与患者直接接触,是由于操作者手持和除颤仪连接的电极板不会接触到,患者的皮肤与有黏吸力的电极紧密连接,使两者之间阻抗系数降低[3]。体外自动除颤仪还具有心律分析功能,医务人员只需设置好仪器,体外自动除颤仪可根据设定的程序独立完成检测项目,不仅减少了人力,还大大提高了除颤成功率,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体外自动除颤仪的特点是能够连续性地监护危重患者,并在必要时提供及时除颤治疗,提高了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优点是使患者快速恢复意识,降低出血、心力衰竭以及再次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为研究体外自动除颤仪与人工除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医治疗效,本篇文章针对性选取本院接收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资料加以详细阐述。该文章对体外自动除颤仪与人工除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除颤成功率及院内存活率等方面进行了仔细观察与对比。结果表明,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后患者的除颤成功率对比人工除颤方案更高;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后患者的院内存活率对比人工除颤方案更高。

综上所述,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有着较深的影响,但是关于治疗后的长期效果该研究未进行深入探讨,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处有待改进。

猜你喜欢

存活率成功率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从人工到大数据+AI:“一张网”稽核加速中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