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的肾结石手术效果分析

2020-04-17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肾结石清除率出血量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 300211)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行肾结石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结石清除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且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更好的优化,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手术质量。

肾结石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范畴[1]。该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与患者自身的饮食、生活以及遗传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关系。肾结石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若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2]。并且,肾结石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负担[3]。本文旨在探究超声引导下行肾结石手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15例;年龄29~54岁,平均(41.25±3.54)岁;结石直径12~18mm,平均(15.36±2.11)mm。对照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31~57岁,平均(42.07±3.16)岁;结石直径11~19mm,平均(16.14±2.36)mm。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术前需严密检查,确定患者结石位置和大小等信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患者在全麻后取膀胱结石位。患者手术时的体位为俯卧,结石侧腹部垫高15cm左右。在超声下观察患者的结石大小、位置等信息,确定手术穿刺点,并逐层穿刺至结石处。在穿刺点处置入导丝,并沿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16-20。为患者建立取石通道,可以使用钬激光击碎较大结石。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通过负压吸引取出结石。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需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结石清除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肾结石的发病率较高,青壮年人群是其主要发病群体。该病一般均会表现出腰疼、酸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4]。而随着超声技术的广泛运用,也给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式。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石可以实现微创手术的理念,手术切口较小,操作也较为简单,不仅让手术效果得到更好的保障,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5,6]。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n=26,±s)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n=26,±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01.35±30.24 4.7±2.4对照组 398.17±51.28 9.1±1.9 t 4.14 4.26 P<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n=26,n/%)

本次研究显示,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与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术中出血量更低,给患者带来的手术创伤也更小,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并且该手术也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身体带来的损伤更小。并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结石清除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更好,对控制患者的疾病更为有效。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更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更好的优化,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手术质量。

猜你喜欢

肾结石清除率出血量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喝矿泉水不会加重肾结石
甜饮料
——肾结石
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