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比常规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2020-04-17锦州市第二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根治术食管癌食管

锦州市第二医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食管癌常规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1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抽取与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方案治疗;对照组:57例患者,采取常规三切口手术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各项指标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可有效达到肿瘤根治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

中国食管癌发病率高,根治性食管癌手术是食管癌早期治疗的金标准[1,2]。然而,常规胸廓切开术创伤大,常规三切口手术对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影响很大,主要是胸部,腹部的联合手术,创伤较大。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内镜设备的发展,胸腹腔镜手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3]。本次研究比较胸腹腔镜手术与常规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17例食管癌下段肿瘤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归为观察组(胸腹腔镜联合)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3.2±10.1)岁,体质量(60.1±8.6)kg/m2,I期24例,II期21例,III期11例,IV期4例,合并心血管疾病8例,糖尿病4例;对照组57例(常规三切口),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63.8±9.8)岁,体质量(61.2±7.9)kg/m2,I期23例,II期20例,III期11例,IV期3例,合并心血管疾病10例,糖尿病4例。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三切口(颈部3~5cm、胸部5~7cm、腹部5~6cm)手术方案治疗,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单肺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治疗。患者使用左侧卧位通过右后外侧切口完成食管胸段,清洁纵隔以及其他淋巴结,正常的腹部开口穿过中间切口以释放胃。清扫胃周围胃和胃左侧血管淋巴结。制作管状胃,打破贲门下方的胃底,切除食管肿瘤和部分胃,在胃底部缝合,延长膈肌食管裂隙。将管状胃通过纵隔食道床簇生到左颈部进行吻合,并且缝合方法是手工分层的端侧吻合。

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方案治疗,麻醉同对照组,患者先取左侧卧位,置入胸腔镜,置入手术刀和抓钳,游离胸段食管,清除纵隔淋巴结后,患者转向仰卧位,露出左侧颈部,沿左胸锁定乳突肌做切口至颈部食管,通过颈部切口切断食管,连接牵引延线。置入腹腔镜,清洗食管周围与左侧血管淋巴结,在剑形切口下拉出食道和胃,制成管状胃,食管和胃颈吻合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患者术后均行胃管持续引流36~48h,每3~4h用少量温水冲洗。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前4d输入营养液,术后第5天过渡至流食,术后2周开始进普通饮食。

1.3 观察指标

炎性因子:在两组患者中,均在术前与术后1周通过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的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各项指标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对比(±s,pg/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对比(±s,pg/mL)

注:观察组对比对照组,aP<0.05,治疗前对比治疗后,bP<0.05

组别 时间 IL-1β IL-6 IL-8观察组 治疗前 2.86±0.55 11.31±1.43 12.87±1.52治疗后 2.45±0.34ab 10.01±1.29ab 11.15±1.46ab对照组 治疗前 2.84±0.54 11.32±1.42 12.85±1.53治疗后 4.15±0.37b 17.89±2.29b 20.18±2.14b

3.讨论

微创手术是现代手术的发展方向。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微创技术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包括胸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4-6]。颈胸腹三切口食管切除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具有显露清楚、不受主动脉弓的影响,易于切除和彻底清除淋巴结的优点[7]。然而,由于恢复缓慢,手术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1]。除了防止喉部神经受到意外伤害外,气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此外,炎症因子水平与组织创伤的关系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炎症因子水平的表达情况往往与病情呈负相关。其中IL-1β在炎症因子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可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释放更多氧自由基;IL-8及IL-6是人体重要的促炎症指标,在人体存在炎症反应时可显著升高。炎症因子水平若持续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诱发血栓,还可攻击肺脏、心脏等重要脏器而引起功能受限,最终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及生命。本次研究结果证明,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各项指标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这是因为,腹腔镜食管次全切除术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缺点,如切口大,肋骨开放,胸壁和腹壁完整性受损,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了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可有效达到肿瘤根治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根治术食管癌食管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