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04-17谢家祥向云霞石卫华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阳虚亚健康节气

谢家祥 程 飞 彭 麒 向云霞 石卫华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重庆万州 404000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机能失衡的一种综合状态,指的是机体机能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主要反映在躯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不适[1-2]。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健康的人群仅占总人口的5%,而大约75%的人群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3]。中医认为,平常害怕吹风、吹空调,局部或全身有怕冷表现者一般处于阳虚型亚健康状态;且以女性居多,大部分有反复就诊的经历,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4]。“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临床上,鲜见关于节气灸治疗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节气灸用于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阳虚体质亚健康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其中男12例,女42例,平均年龄(39.85±7.38)岁,平均病程(13.27±3.42)个月。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38例,平均年龄(40.17±8.46)岁,平均病程(12.98±3.66)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及辨证标准

按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5]中相关标准:患者持续三个月及以上心理、躯体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明显减退;或并发其他疾病,但对机体无明显影响,且与目前的不适状态无明显的因果关系。另根据中医体质类型分类中阳虚质的标准,患者同时具备四肢厥冷、怕冷畏寒的主症外加以下两项次症:①汗多;②面白,或唇色淡;③大便溏薄或小便清长;④饮食喜热;⑤精神萎靡,多睡;⑥舌体胖大有齿痕;⑦脉沉迟。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以及中医体质辨证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机体无器质性病变;④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脑血管、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④不适宜采用灸法或红外线治疗者;⑤瘢痕体质者。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节气灸治疗。选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神阙、涌泉、大椎、膏盲。将清艾绒制成中等大小的艾柱置于腧穴上,点燃艾柱,直至艾柱燃烧接近皮肤,患者有温热或轻微灼痛感时,用镊子将未燃尽的艾柱移去。每穴灸3~5壮,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治疗时间为每个节气前1天至节气后1天(每个节气共治疗3天),每天治疗1次,以12个节气(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红外治疗仪治疗,腧穴选用与观察组相同。适当调节红外治疗仪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以患者感觉温度适宜为度,每穴照射治疗时间为10 min,每月治疗2次,每次连续3天,连续治疗6个月。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亚健康状态简易症状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患者亚健康状态越严重[6]。计算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由此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痊愈:畏寒怕冷、四肢欠温、食少纳差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疗效指数在70%~89%之间;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疗效指数在30%~69%之间;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NXE-1型椎板黏度计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黏度以及血沉方程K指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检测指标包括IgM、IgA以及IgG。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亚健康状态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亚健康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亚健康状态评分比较(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黏度以及血沉方程K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组别n时间全血黏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黏度(mPa·s)血沉方程K指数对照组52治疗前8.30±1.782.08±0.3518.71±3.85148.38±30.21治疗后7.22±1.64*1.76±0.27*16.86±2.04*113.47±20.05*观察组54治疗前8.27±2.152.04±0.7318.95±3.28145.86±27.49治疗后6.74±1.27*△1.40±0.33*△15.12±1.83*△98.79±17.65*△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免疫球蛋白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M、IgA以及IgG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组别n时间IgMIgAIgG对照组52治疗前220.47±55.47603.32±131.42629.93±78.70治疗后371.48±71.43*764.53±105.46*767.36±90.29*观察组54治疗前212.73±65.38582.72±120.84632.84±72.17治疗后451.72±81.33*△822.76±115.83*△852.47±77.95*△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亚健康阳虚体质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体质类型,在中医9种体质中,除平和质以外其他均为亚健康状态,其中以阳虚体质最为常见,约占22%[7]。中医学认为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心理状态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综合稳定的特质[8]。体质的不同决定了机体对邪气的反应以及发病阈值的不同,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以体质为依据进行防治调控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重要原则[9]。阳虚体质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而发生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精神不振等以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节气灸具有调节机能以及预防疾病的良好作用,中医理论认为季节以及时序的变化是天地阴阳之气升降变化的结果;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内在的阴阳同时也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若机体内在自稳功能不能对自然界作出适当的反应,及时调整机体阴阳而适应节气变化,便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状态;而若在此关键时刻因时制宜,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机体阴阳,可最大限度调动机体潜能,从而抵抗疾病。节气灸指的是在特定时令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激发经络之气,温壮元阳,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顺应自然的能力。足三里、肾俞以及关元等穴位是临床常用的保健强壮要穴,具有温肾助阳、补肾固本、健脾益气的作用。此外,现代研究显示灸法可有效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有研究显示,节气灸在腹泻等脾胃疾病以及类风湿、颈肩腰腿疼痛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疗效,具有显著的扶正驱邪、助阳祛寒作用[10]。本研究探讨节气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亚健康状态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聂斌等[11]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节气灸可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此外,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会引起机体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以及代谢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亚健康状态。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其病机主要是由于肾阳亏虚,运血无力,导致寒凝气滞血瘀,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黏度以及血沉方程K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节气灸可显著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推动机体血液运行、温煦全身。另外,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引起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评价患者免疫功能的客观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IgM、IgA以及IgG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赵俐黎等[12]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节气灸可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有助于机体健康状况的调节。

综上所述,节气灸可以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其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阳虚亚健康节气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