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 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04-17冯钰玲奚庆华

关键词:胎盘白血病受体

冯钰玲,奚庆华*

(1.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苏 南通 226000; 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 南通 226000)

胎儿生长受限是指孕妇在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腹内胎儿无法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而弱化正常的生长潜能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胎儿在出生以后体重较正常胎龄儿体重低百分之十,部分胎儿会因为成长的受限出现身体的畸形、甚至部分儿童还会使脑神经的发育受到影响进而表现为智力低下[1],这类儿童在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疾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所以预防胎儿出现生长受限对改善儿童的身体素质,提升未来我国人口质量有重大意义。胎儿生长受限的的发病因素众多,但是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胎盘结构发育不良,主要病症有胎盘浅着床、子宫螺旋动脉异常以及绒毛结构发育不良等等[2];另一类则是胎盘功能的缺陷,主要有胎盘供血不足、滋养细胞表面受体蛋白表达缺陷等等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白细胞抑制因子是一种白细胞介素-6家族种属的一种糖蛋白类细胞因子,因其能够抑制小鼠M1型的白细胞而得名,可因为表达部位(细胞或组织)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生物活性差异,在与其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物激活络氨酸激酶,同时磷酸化下游信号分子发挥对靶位的抑制作用[3]。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拟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起于2017年6月,止于2019年6月,纳入此期间内就诊于我院的正常足月妊娠患者40例为对照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7.54±3.61)岁,平均孕次为(1.17±0.82)次;新生儿平均胎龄为(40.11±1.23)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38±205)g;观察组患者年龄(27.49±3.57)岁,平均孕次为(1.15±0.79)次;新生儿平均胎龄为(40.42±1.29)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11±143)g;患者的基础资料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1)患者属成年人,年龄必须大于18岁;(2)患者及家属军同期参与研究;(3)患者均无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4)患者此次人身为单胎;(5)正常足月妊娠组:患者经B超检查后,胎儿大小确与妊娠周数相同;(6)宫内生长受限组:在胎儿娩出后比较患儿体重是否低于同孕龄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进而判定患者是否出现了宫内生长受限。

1.2 研究方法

胎盘组织的获取:患者在分娩的30分钟以内,取患者胎盘中心区域部位(避开发生钙化或是梗死的区域)的组织进行切割,再用无菌的PBS液洗去胎盘上母体的血液,10%甲醛固定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待行免疫组化染色。

指标的检测:两种因子的检测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脱蜡,水化,修复,3%过氧化氢,灭活,一抗4℃过夜,PBS冲洗,二抗孵育15 min,显色,苏木素复染,封片后观察。过程中的步骤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不同组患者胎盘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运用SPSS 20.00系统处理研究数据。

2 结 果

2.1 不同组患者胎盘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对照组患者的胎盘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0%与90.0%;而观察组患者的胎盘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与16.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不同组患者胎盘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

表2 不同组患者胎盘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的表达

3 讨 论

有数据指出胎儿生长受限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左右,其中我国的发病率为6.4%左右[4],多种因素能够促成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包括母体因素、脐带因素与胎盘因素等等,鉴于胎盘在母体与胎儿营养物质交换中的重要作用,“人类胎盘计划”于2014年由美国提出想通过从胎盘入手探讨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机制。胎盘功能不全时,代偿减少肝脏的血流以供给心、脑,当胎盘功能恢复时恢复肝脏的正常供血,有研究认为胎盘的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或是胎儿生长受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白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已被认为参与了内皮细胞的损伤过程;胎盘中的滋养细胞的二次迁移受阻,纤维素沉积以使胎盘血液灌注不够或是滋养细胞与蜕膜细胞的凋亡也是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

正常妊娠的维持需要螺旋小动脉重塑自身的生理特性,即滋养细胞于蜕膜化的子宫内膜贴附,同时复合螺旋小动脉达到血管,此时滋养细胞就可以在子宫内浸润,逐渐取代内皮细胞使血流处于一种低阻力的状态从而增加血流,保证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的交换[5]。目前有研究认为白血病抑制因子也是确保正常妊娠的必备物质之一,在Golla JP等学者的研究中,在大鼠敲除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后,大鼠以内的滋养细胞生成减少;但是在向大鼠注入外源白血病抑制因子后大鼠后恢复了正常的妊娠状态。而我们的研究也显示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95.0%与16.7%,而其受体表达分别为90.0%与16.7%,这提示我们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下降或与胎儿生长受限存在关系。

猜你喜欢

胎盘白血病受体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胎盘大补靠谱吗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