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雌激素联合孕激素 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4-17单海静程明军

关键词:戊酸月经不调出血量

单海静,程明军,奚 杰*

(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上海 20182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门诊的180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5±2.6岁,平均月经周期为18±2.5天,平均停经时间为4.12±1.02个月,平均月经量为150±31.3 ml,平均子宫内膜厚度0.75±2.3 cm。180名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停经时间、平均月经周期、平均月经量以及平均子宫内膜厚度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育龄女性,停经>2个月;血清孕酮<9.5 nmol/L;子宫内膜厚度>0.7 cm。患者具有清楚的意识和正常的行为能力,能够准确表达事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正常且稳定,能够主动配合研究调查。本研究经过本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调查和认可,且患者及其家人都对此研究拥有知情权,签署同意研究书。

排除标准: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卵巢癌或子宫内膜癌等其它妇科疾病;患有心脏、肝脏和肾脏等脏器疾病;无法正常认知;近期应用雌激素或者孕激素药物。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为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的对照组(DELPHARM Lille S.A.S,国药准字:J20171038,规格:1 mg/片),服用方法:饭后口服,1片/日。

B组患者为黄体酮胶囊治疗的对照组(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02,规格:50 mg/粒),服用方法:睡前口服,2粒/日。

C组患者为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联合应用治疗的研究组,服用方法同上,服用方法:饭后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片/日,睡前口服黄体酮胶囊2粒/日。

A、B、C组患者均服用药物周期10天。

1.3 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本研究主要对所有患者的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其中使用Higham提出的月经流血图对阴道流血量进行统计和估算,使用月经卡评分对患者的流血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并使用B超检测技术,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情况进行检测。另外,对比所有患者在服用药物10天之后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如恶心、腹痛和头晕等。

治疗效果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月经出血量正常、月经出血时间正常、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有效:月经出血量和月经出血时间稍低于正常范围,子宫内膜厚度稍高于标准值;无效:出现撤退性出血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未见明显改变。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方式用%表示。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三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停经时间、平均月经周期、平均月经量以及平均子宫内膜厚度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在对三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54/60),93.3%(56/60)和95.0%(57/60)。三组治疗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0.4432,P=0.802)。

2.3 三组患者治疗停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后,A组和B组在出血量、出血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厚度方面,C组和A组以及C组和B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4 三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A组出现腹痛患者8人,头晕6人,恶心呕吐6人,B组出现腹痛患者6人,头晕7人,恶心呕吐9人,C组出现腹痛患者2人,头晕2人。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研究表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1-2]:①情绪失调,心情波动较大,或是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亦或是常伴有多疑或烦躁等女性,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发生率较高;②吸烟和酗酒,烟酒中的部分物质可能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指出,不吸烟、不喝酒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几率较低,而每日饮酒超过100毫克、吸烟一包以上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情况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在正常女性的三倍以上;③寒冷因素,在寒冷的刺激下,例如冬天穿着单薄或者喜欢吃冷饮等,会促进卵巢血管不规律收缩,进而引发卵巢功能紊乱;④生活不规律,不正常饮食,为了减肥节食或者由于工作熬夜的女性,机体很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导致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发生;⑤其他,其他疾病以及过度劳累等。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注:*P<0.05,A组VS B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A组VS C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B组VS C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月经出血量(ml) 月经出血时间(d) 子宫内膜厚度(cm)治疗前 治疗后A组(n=60) 88.20±19.41 4.91±2.22 0.79±0.08 0.67±0.11 B组(n=60) 80.91±25.59 4.49±3.12 0.81±0.09 0.65±0.14 C组(n=60) 71.31±23.66 5.18±2.31 0.83±0.12 0.54±0.1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三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3.3%和95.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应用黄体酮胶囊组和单纯应用戊酸雌二醇片组患者治疗停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联合应用黄体酮胶囊和戊酸雌二醇片后,在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方面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同时本研究也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联合应用两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综合以上结果,联合应用黄体酮胶囊和戊酸雌二醇片可以有效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戊酸月经不调出血量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