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防控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儿科质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第一版)

2020-04-17张晓波王传清朱启镕黄国英洪建国蕙叶颖子翟晓文曹兰芳顾丹萍许春娣顾学范朱建幸汤静燕章依文李正秀0桂永浩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缓冲区病区负压

张晓波 王传清 朱启镕 王 艺 徐 虹 黄国英 陆 权 洪建国 俞 蕙叶颖子 翟晓文 陈 超 黄 敏 曹兰芳 王 莹 顾丹萍 蒋 慧 许春娣顾学范 朱建幸 汤静燕 章依文 江 帆 李正秀0 桂永浩△

(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 201102;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 200032;3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 200333;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 20008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 201204;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 200120;7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 200040;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 200025;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 200092;10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800)

近期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上海市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并且,随着COVID-19疫情进入高峰阶段以及病原学检测工作的广泛开展,儿童感染报告病例日益增多[1]。为进一步做好COVID-19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降低儿科诊疗工作中的感染和传播风险,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技术指南与规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市疫情实际情况及医疗机构的可操作性,上海市儿科临床质控中心特制定以下防控工作指导性意见。

工作人员的管理

成立工作组成立儿科COVID-19防控工作组,负责防控工作。由科室负责人任组长,工作组成员包括骨干医生、护士长以及感染控制人员。

人员培训对儿科所有工作人员进行防控COVID-19的知识培训。对发热门诊、隔离病区重点人员加强培训和操作演练。培训方式应遵循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则。

流行病学调查对近期从外地回沪的工作人员,需详细了解14天内有无武汉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有无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区,或来自病例报告社区(家庭)的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接触史;周边有无聚集性发病[2]。若存在以上任一情况,必须居家隔离观察或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解除隔离的规定时间点。

加强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加强所有工作人员体温管理和呼吸道症状管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每日自测体温,体温异常或出现呼吸道症状者,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干预处理。

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所有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3],详见表1和表2。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防护要求储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并足额发放给工作人员,确保医务人员对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防止感染、杜绝浪费。

儿科发热门诊、COVID-19确诊和(或)疑似病例病区 (1)半污染区: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和医用外科口罩。(2)缓冲区、诊室、病房进行一般诊疗操作:执行二级防护,穿工作服,穿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医用防护服、双层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鞋套。(3)缓冲区、诊室、病房进行容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支气管镜、鼻咽拭子采样、医疗废弃物处置、消毒):执行三级防护,穿工作服,穿戴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全防护性呼吸面罩或全防护性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医用防护服、双层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鞋套。

儿科门急诊及普通病区 (1)预检处:一级防护基础上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护目镜。(2)门急诊医生、护士:一般诊疗执行一级防护,戴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进行呼吸道操作,在一级防护基础上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护目镜。(3)静脉采血、静脉注射、治疗室:在一级防护基础上穿隔离衣、戴护目镜。(4)非隔离病区:一般诊疗,戴普通医用口罩,穿工作服;呼吸道操作,戴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穿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酌情使用面罩。

手术室 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例如需急诊手术或清创,外科医生、护士及手术室工作人员需穿戴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内)+医用外科口罩(外)、双层一次性手套、面罩、隔离衣。

辅助科室 (1)临床检验。处理非呼吸道标本(非疑似或确诊患儿):戴普通医用口罩、一次性帽子和手套,穿工作服;处理呼吸道标本(非疑似或确诊患儿):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和手套,穿工作服;处理疑似或确诊患儿呼吸道标本: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执行三级防护,穿工作服和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全防护性呼吸面罩或全防护性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双层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鞋套;处理疑似或确诊患儿非呼吸道标本:穿工作服和隔离衣,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和双层一次性手套。(2)放射科(X线摄影及CT室)。非COVID-19疑似或确诊患儿,执行一级防护,戴医用外科口罩、帽子,穿工作服;疑似或确诊患儿,执行二级防护,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医用防护服、双层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鞋套。

卫生宣教积极开展COVID-19的防控知识宣教,培训及督察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规范使用、手卫生、咳嗽礼仪、消毒及医疗废弃物处置。

一线医务人员关爱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关爱,尤其是发热门诊、隔离观察病房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

科学的排班制度合理排班,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并建立备班制度,保证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在岗。

预检分诊管理

建立合理的预检分诊流程门急诊预检单独设置,标识清楚,通风良好。预检分诊流程合理,建议进行两级分诊制度[4]。在门急诊预检时实行一级分诊,预检工作人员对患儿及陪同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流行病学史询问,如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并有可疑的流行病学史,需分诊并引导其至发热门诊;未达到疑似病例标准的患儿则进入普通就诊流程。

设置宣传标识门急诊入口及诊疗区域设置多种宣传标识,告知有发热或/和有疑似症状患儿预检就诊流程及相关检查部门路线指示。

患儿家属及陪同患儿及其家属或陪同人员必须戴口罩,在门急诊入口处进行体温测定。

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防护参照表1和表2。

发热门诊、疑似或确诊病例隔离观察区管理

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设置应与其他医疗区或医疗服务区有空间或物理分隔,上述诊疗区内应有明显的三区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置三通道(清洁通道、半污染区通道、污染区通道),三区、三通道之间要有物理阻隔,分别以三色(绿、黄、红)进行标识。三区、三通道之间不得交叉。

病例分类在发热门诊再次根据患儿的病情、流行病学史、快速病原学(主要季节性病毒快速筛查)决定对患者采取居家观察、收入普通病房或是收入隔离病房治疗。疑似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需送至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核酸检测。

居家观察患儿医护人员必须对患儿家属或照顾人员进行观察期间注意事项宣教,并告知随访要求。

COVID-19疑似病例疑似患儿需经专用通道进入隔离观察病房。在间隔24 h及以上时间后再次采集疑似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有无感染。疑似病例需单间隔离,确诊病例需入住负压病房,负压病房配置缓冲间,缓冲间负压不低于-10 Pa,负压病房负压不低于-15 Pa。使用中的负压病房应每天记录负压值。

COVID-19确诊病例确诊患儿必须体温正常3天,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胸部X线摄影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连续2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均阴性(2次之间间隔24 h)方可解除隔离。

病例转诊如接诊医院为非COVID-19诊治定点医院,必须联系负压120救护车将COVID-19确诊病例送至定点医院继续诊治。

标本运送COVID-19疑似及确诊病例所有标本(血液、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粪便)除贴条形码外,还需粘贴专用标签,并放置于专用生物安全转运箱内进行运送。

陪护及探视COVID-19疑似病区及确诊病区不得陪护及探视。

医疗废弃物处置发热门诊、收治疑似患儿的病区医疗废弃物及进行疑似或确诊患儿标本实验室检查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按《沪肺炎防控办便函〔2020〕1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消毒发热门诊、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病区、进行疑似或确诊患儿标本实验室终末消毒按甲类传染病疫源地消毒处置,详见文献[5]。

非一次性诊疗器械尽量一人一诊疗器械,使用后采用过氧化氢消毒备用。

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防护参照表1和表2。

表1 COVID-19不同个人防护等级Tab 1 Different levels of personal protection for COVID-19

普通儿内科病房管理

过渡病房或过渡病区设置[6]应在儿内科各病区设置过渡病房(建议预留1/4至1/2病房作为过渡病房)或开辟过渡病区用于收治普通风险或高风险患儿。

普通病区患儿安置要求普通病房医生对患儿及其密切接触者的COVID-19流行病学史和COVID-19主要症状和体征评估后(表3和表4),分为普通风险和高风险(普通风险为2项评估均提示阴性;高风险为达不到疑似病例诊断标准,提示2项评估存疑)。普通风险患儿住院至少观察24 h,如2项评估无新的阳性发现,可转入普通病房;高风险住院患儿至少观察72 h,如2项评估无新的阳性发现,可转入普通病房;如高风险住院患儿有阳性发现,评估期限至7天或转为疑似病例。

患儿陪护普通病区及过渡病房(区)每位患儿仅限一位陪护人员,并每日2次监测体温,若出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不建议继续陪护,必要时到指定的成人医院就诊。过渡病房患儿不得探视。

门急诊区域及普通病区消毒及医疗废弃物处置[5]

空气 以开窗通风或机械性通风为主,必要时可采取紫外线、过氧化氢雾化或气化消毒。

地面 以日常清洁为主。可在每日诊疗活动结束后,使用含有效氯500~1 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消毒,每天至少1次,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

环境 物体表面可使用过氧化氢湿巾擦拭消毒1 min或含有效氯500~1 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喷洒,作用不少于10 min。

诊疗用品 需重复使用的一般性诊疗用品,建议使用过氧化氢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 min。

洗手消毒液 诊疗区域内应配备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推荐对病毒有消杀作用的快速免洗手消毒液。

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防护参照表1和表2。

表2 推荐的不同岗位及操作个人COVID-19防护等级Tab 2 Recommended personal protection level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operations for COVID-19

特殊操作及辅助检查流程

支气管镜诊疗术

掌握适应证 疫情期间严格掌握支气管镜适应证。

流行病学排查 进行完善的患儿及陪护家长流行病学排查。

患儿及陪护家长的准备 测量患儿及家长体温;患儿及家长均需佩戴医用外科或医用防护口罩;为了减少患儿咳嗽,不建议在术前雾化吸入局部表面麻醉药物,推荐使用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

诊室及病房 要求具备独立的支气管镜诊疗室,并关闭中央空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或确诊患儿尽可能在特定的负压病房内进行操作。在负压病房或负压区域操作,严格按照负压病房相关流程,保证负压防护有效。

表3 住院前患儿及密切接触者COVID-19流行病学风险评估表示例Tab 3 Epidem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COVID-19 in patients and close contacts before hospitalization

表4 住院前患儿及密切接触者COVID-19临床风险评估记录表示例Tab 4 Examples of clinical risk assessment records for COVID-19 in patients and close contacts before hospitalization

支气管镜诊治流程 支气管镜诊治流程见图1。

检查结束后的防控措施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对使用后的支气管镜主机及其他相关设备、诊疗床、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检查室的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过氧化氢雾化或气化消毒。疑似或确诊病例使用后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要达到灭菌级别,清洗槽及其洗消用具使用后采用2 000 mg/L有效氯浸泡30 min。工作人员在清洗消毒疑似或确诊病例使用后支气管镜时采用二级防护(表1),外加防水围裙。疑似或确诊病例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沪肺炎防控办便函[2020]1号》执行。操作室物表及空气消毒详见文献[5]。

医务人员防护 医务人员防护参照表1和表2。

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例CT检查流程(图2)

图1 气管镜诊治流程Fig 1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tracheoscope

转运前准备 (1)隔离病区提前联系放射科做好接诊准备,并开具CT申请单。(2)放射科:CT室需清场,同时关闭中央空调。人员准备:1名技师(二级防护)在CT室接诊患儿;1名技师(一级防护+隔离衣、戴手套、护目镜)在控制室操作;1名保安(一级防护)站在CT室外维持秩序,确保患儿检查期间无无关人员进入。(3)隔离病区:人员准备需1名医生(二级防护)、1名护士(二级防护)和1名护工(二级防护)。医生需携带患儿CT预约单(姓名、住院号、床号),预约单贴于转运舱内壁,便于放射科技师进行患儿身份识别。同时镇静患儿,便于CT检查。(4)患儿进舱(负压舱放于病房外走廊):对于普通患儿,病房护士将患儿转移至负压舱,并携带监护设备,用过氧化氢喷洒负压舱外表后送至病房出口;医生(二级防护)、护士(二级防护)和护工(二级防护)在出口处接患儿(不进入病房,不与病房护士面对面交接);对于危重患儿,由1名病房医生进入病房,与护士共同准备患儿并转移患儿至病房出口处。(5)转移患儿:通过转运患儿的绿色通道将负压舱转运至CT室门口。

CT检查 (1)将CT室患儿等待区设为临时缓冲区,普通患儿转运由医生送入,危重患儿转运由医生和护士一起送入。负压舱进入缓冲区后,关上CT室大门,由保安负责维持秩序,禁止任何其他人员靠近CT检查通道。(2)患儿身份识别(缓冲区):CT室技师A(二级防护)在CT室门口核实患儿身份,同时明确患儿能否顺利进行CT检查(包括3岁以下或不配合患儿是否已完成镇静)。(3)CT检查:CT室技师B(一级防护+隔离衣、戴手套、护目镜)始终保持在操作室进行操作,关闭两扇操作门。CT室技师A与隔离病区医护带负压舱进入CT室,并关闭CT检查室门;患儿由隔离病区医生和CT室技师A移动、放置患儿并调整好位置;对于普通患儿,隔离病区医生和CT室技师A脱下外层手套至医疗垃圾投放处,快速进行手消毒,打开门禁,进入缓冲区等待,并及时关闭门禁;对于危重患儿,医生需佩戴辐射防护装备守护于检查室直至患儿完成检查。患儿完成检查后,在缓冲区等待的传染科医生和/或CT室技师A再次戴上外层手套,进入检查室,关闭门禁,并将患儿移入负压舱。CT室技师B离开操作室,在缓冲室门禁处脱除个人防护并作手消毒后,离开CT室。隔离病区医生和CT室技师A脱外层手套快速进行手消毒后打开门禁,并将负压舱移至缓冲区。关闭门禁后隔离病区医生用过氧化氢喷洒负压舱外表,2 min后把负压舱推至门口,隔离病区医生将个人防护用品脱在缓冲区的双层黄色垃圾袋的医疗废物桶内,进行手消毒后离开缓冲区,在干净区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后将患儿转运回隔离病区。

检查后防护消毒 (1)在所有人离开CT室后,CT室技师对检查室和缓冲区进行终末消毒,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 000 mg/L制剂擦拭消毒30 min。(2)空气采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雾化消毒1 min,或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机器人进行消毒。(3)完成消毒后CT技师将个人防护用品脱在缓冲区的双层黄色垃圾袋的医疗废弃物桶内。双层医疗废弃物袋用含有效氯5 000 mg/L制剂喷洒消毒。

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例X线摄片、心电图、B超检查流程(1)以上检查原则上均在负压房间内床旁完成。(2)医技人员达到隔离病区后,从清洁区进入半污染区,作好二级防护后与仪器一起进入负压病房进行床旁检查,床旁摄片应注意工作人员放射防护。(3)检查完成后仪器需作物表消毒,分别为:仪器表面用含有效氯2 000 mg/L消毒液擦拭30 min;超声探头用过氧化氢消毒纸巾擦拭1 min。

猜你喜欢

缓冲区病区负压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及其对策探析
初涉缓冲区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