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4-17张婷婷乐东方
张婷婷 乐东方
(湖北省浠水县精神病医院 湖北 浠水 438200)
头痛属临床常见的病症情况,发生率较高,发生于人体各年龄段,病理表现通常体现在眉弓、耳轮、枕外隆突连线及以上部位的局部疼痛现象。头痛病症的产生因素较多,在脑血管疾病、神经痛、颅内感染以及全身急性中毒等情况下均有较高的发生率[1]。中医辨证头痛病症多与桡府和督脉相关,内伤肝、脾、肾,外感湿、热、风、寒等因素致气血失调、脉络受阻、脑窍失养。在医学临床表现中,患者多感眩晕、呕吐,常规治疗中以西药口服治疗为主,效果较好,但可能存在病症复发以及疗效不佳的情况。中医依照辨证依据,采用针灸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够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产生[2]。现通过选取60 例患有头疼病症的患者进行研究,为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有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所收录的60 例头疼病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措施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30 例,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23 ~54 岁,平均年龄(32.41±4.25)岁;观察组男性10 例,女性20 例,年龄24 ~57 岁,平均年龄(33.85±5.88)岁。患者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头部疼痛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未接受过相关病症治疗措施;③患者知情条件下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意识或交流方面障碍者;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存在恶性肿瘤者④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罗通定(国药准字H53021353),用法及用量:口服30 ~60mg/次,3次/d[3]。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法进行治疗,根据病症类型可分为以下3 种治疗方式:①内伤型头痛。患者穴位选取百会、风池、头维。若患者存在阳明头痛的病症,则另取穴位:上星、印堂、攒竹、内庭、合谷等穴;若患者存在少阳头痛病症,则另取穴位:外关、率谷、足临泣;若患者存在痰浊头痛病症,则另取穴位:丰隆、太阳、阴陵泉;若患者存在肝阳上亢病症,则另取穴位:太冲、太溪、侠溪;若患者存在癖血头痛病症,则另取穴位:内关、阿是穴、膈俞、血海等穴位。②外感头痛。患者取穴督脉经穴、足太阳经穴、手太阴经穴进行针灸,针灸主穴位为太阳、百会、风池、列缺。若患者存在内伤头痛,则另取穴位:头维;若患者存在风热头痛,则另取穴位:大椎、曲池;若患者存在厥阴头痛,则另取穴位:太冲、四神聪、行间、内关;若患者存在风寒头痛,则另取穴位:风门。③头痛虚症:患者取穴:风池、百会、足三里,若患者存在肾虚头痛病症,则另取穴位:肾俞、太溪、悬钟;若患者存在血虚头痛,则另取穴位:肝俞、脾俞、三阴交。在急性头痛类型的患者的针灸治疗中,需保持1 ~2 次/d,每次留针0.5 ~1h 方可得到治疗效果;慢性头痛类型患者的针灸治疗中,需保持1 次/d,或间隔1d 后进行1 次针灸;留针0.5~1h 方可获得疗效[4]。
所有患者治疗时长为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睡眠评分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量表(PSQI)评价,包括患者治疗后3d 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促眠药物、日功能障碍等,每项最高3 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VAS)对其进行评分,分别统计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以10 分为最高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情况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睡眠评分情况对比
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疼痛对比中,治疗前观察组为(8.82±1.04)分,对照组为(8.74±1.12)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13±0.52)分,对照组为(6.82±0.97)分,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促眠药物 日功能障碍观察组 30 0.64±0.21 0.58±0.27 0.42±0.16 0.57±0.32 0.65±0.37 0.12±0.06 0.45±0.15对照组 30 1.23±0.32 1.52±0.43 1.44±0.51 1.06±0.48 1.49±0.54 1.67±0.31 1.51±0.48 t 8.443 10.140 10.452 4.652 7.029 26.887 11.54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VAS 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VA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8.82±1.04 4.13±0.52对照组 30 8.74±1.12 6.82±0.97 t 0.287 13.387 P 0.775 0.000
3.讨论
头痛属临床常见病例表现,病症持续周期长,反复发作属该病症主要特征,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中医辩证将头痛纳入“头风”范畴,多由气血逆乱、脉络受阻所致[5]。在进行中医针灸治疗过程中,注重虚实,以分辨内伤和外感因素为主要内容,以发病部位作为治疗中心并进行分析,外感头痛多为实证,以风邪入侵为主,应以祛风通络、止痛为治疗根本;内伤头痛两证皆有,实证需通络经脉、清利头窍,虚症需滋养脑髓、疏通脉络。根据中医证型分布,在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应将循经选穴、远道、局部相结合,依症补泄。在日常的治疗中需注意气节变化,控制患者饮食[6]。另外在中医辨证分析中,外感头痛的治疗相对简单,内伤头痛根据病情具有不同的治疗难度。中医针灸往往在对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头痛等病症重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选取60 例头疼病症患者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病症的方法,能够较常规西药治疗起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同时针灸治疗能够避免服用西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进行头痛病症治疗时,可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发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应用。